工程博士调整培养模式应时应势
创始人
2025-03-05 05:03:22
0

原标题:【光明时评】工程博士调整培养模式应时应势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转发《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与申请学位实践成果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基本要求》),首次明确了通过实践成果申请学位的标准和程序。相关要求将于2025年1月开始实施。《基本要求》的制定对于我国加快推进工程博士培养模式改革,培养更多卓越工程师和优秀工程技术人才意义重大。这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务实之举,也是塑造我国未来人才竞争优势的应时应势之要。

工程博士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置旨在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完善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工程博士培养承载着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是造就卓越工程师队伍的源头活水。我国自2012年设立工程博士专业学位以来,相关部门和各试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式、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众多有益探索和实践。不过,由于我国工程博士培养起步较晚,许多高校在培养模式上仍存在按照学术学位博士培养的路径依赖,工程实践能力与实际需求脱节、工程教育中产教融合不够、培养要素和成果认定标准与学术型研究生同质化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如此,培养出来的人才难免“重论文、轻实践”,难以有效满足国家对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基本要求》切中的正是这一情况,其释放的积极意义是多方面的。首先,《基本要求》首次明确了工程博士在选题、内容、写作规范和结构、创新与贡献、评价参考要素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强调学位论文应聚焦工程实践和应用研究,着重体现学位申请人在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独立承担专业实践工作等方面的能力。其次,《基本要求》首次明确了工程博士通过实践成果申请学位的标准和程序,对于申请学位实践成果在来源与形式、内容结构、写作规范、创新与贡献和评价参考要素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范。值得注意的是,《基本要求》进一步强化了工程博士专业学位以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培养定位和标准,极具开拓意义。

《基本要求》的制定与出台,为科学管理和评价工程博士学位论文和申请学位实践成果提供了方向指引,将助力深化工程博士培养改革,不断提高工程博士培养质量。

坚持以“真需求”为牵引的目标导向。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对工程人才的培养规格、层次和质量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应坚持“需求牵引、项目驱动、精准对接”,面向前沿技术和重大工程实践问题,强化人才的理想价值塑造,聚焦国家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聚焦原始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人才需求,将“卡脖子”清单变成人才培养清单,以研发任务牵引人才联合培养,培养出真正懂工程、会工程、精工程的高层次复合型工程创新人才。

深入推进以“真研究”为特质的模式改革。实践性是工程博士的根本属性,允许以实践成果申请博士学位,体现了对工程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的深刻理解。重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以学术为基础、以实践为导向、以职业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模式。以研究解决实际的复杂工程“真问题”为逻辑起点,打破传统学科本位的知识构架和单一学科范式局限,构建先进性、工程性、交叉性的课程教材体系,将问题式学习、项目式学习、跨学科教育等教育理念和方法融入学习实践全过程。充分利用在线教育、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体验,培养跨界整合能力和全球视野。深化校企联合、产教融合、双师结合,引导学生进入导师实验室、工程师技术中心开展真实实践,进入企业全流程参与工程项目、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研究,让学生“研究做在工程里、论文写在产品上、成果转化在企业里”,“真刀真枪”开展工程实践和创新,产出真成果,实现真成长。

深入推进以成果可展示性为核心的评价改革。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工程博士的实践成果展示,不仅是对成果本身的直观呈现,也是向社会证明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应用价值的重要途径。要主动对接国际标准,加快推动形成凸显中国特色、具有世界水平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体系,加快构建有关学生、导师、学院、校企合作和区域合作的认证标准体系。同时,相关部门严格工程博士学位点授权审核,对人才培养评价指标实施动态监测,及时优化调整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各人才培养主体落实落细《基本要求》提出的评价指标规范,建立多方参与、动态追踪、反馈调整的综合评价闭环,加快制定基于真研究、真实践的分类评价细则,以评价改革促进工程博士培养提质增效。

(作者:张筠,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特约研究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教育部要求各地落实师德违规“零... 教育部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一年来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进展成效。 据介绍,教育部从严从...
当好大先生 做好引路人 □于晴 第41个教师节即将到来,这是属于人民教师的光荣节日。教师,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
法考培训中心:法律职业梦想的助... 法大法考是典型的法考培训中心,依托中国政法大学深厚的法学教育资源,拥有三十余年培训经验。该中心汇聚高...
点亮少年科创梦想 多地举行多场... 原标题:全国科普月 | 点亮少年科创梦想 多地举行多场科普活动让科学触手可及9月6日,南京科技馆内光...
教育部:大力提升育人能力 不断... 原标题:大力提升育人能力 不断改善教师待遇5日,教育部举行“教育大会一年间·教改进行时”发布会,介绍...
王鹤源:逐梦蓝天的科技少年 原标题:王鹤源:逐梦蓝天的科技少年 “每一次飞行都是新的挑战,每一次比赛都是成长的阶梯。”这是202...
福建省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 各位考生: 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将于9月13日举行。为确保广大考生顺利应考,我...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推动职... □ 周爱青 “双师型”教师是具备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参与...
以更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全国所有幼儿园学前一年约1200万儿童迎来了一个不一样的新学期。根据《关于逐步推行...
永登公安交警开展开学第一课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涉校道路交通事故,9月5日,永登公安交警...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5高三上学...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就整体性质而言,《山海经》是一部山川地理博...
更生动更全面更贴近生活 2025年秋季开学,又一批修订后的新教材走进中小学课堂。教材“焕新”后,教学内容有哪些变化?老师们的...
江西省2026届高三上学期入学... 一 、阅读(72分) (一)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与世界...
让民生温度可感可及——我市推动... 9月1日上午,开学第一天,我市广大中小学生开开心心地走进校园,开启新学期。和其他学校相比,金堤路小学...
市教育局精准施策常态化抓好校园... 9月1日,我市80余万名中小学生顺利返校。开学前,全市教育系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围绕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