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程科普”,走进自然和生活
创始人
2025-03-02 18:42:30
0

原标题:立足“课程科普”,走进自然和生活

在现代社会,要想让高质量科创人才不断涌现,须构建起“接力培育共同体”。在校内,要树立“人人都是科学教育工作者”的理念;在校外,要营造“处处都是科学教育资源”的氛围;在此基础上,同步建立校内外协同衔接的科学教育机制。

人人都是科学教育工作者

一个优秀的科创人才,仅仅拥有科学知识与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培养科创人才的关键在于锻造思维方法、思维品质和个性化的兴趣与人格。人的大脑学会知识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通过每天、每节课细水长流的方式完成。大脑中形成的一个个脑神经回路,到某一阶段才会呈现出整体的学习效果,实现这个效果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努力。

所有学科都有一套长期积累形成的符号和概念系统。孩子在学校里经过长时间的符号和概念学习训练,才能形成较强的思维能力。学科教育最大的优势是结构化,这种结构化是知识、概念、原理、理论一层层叠加关联的过程。一旦这些结构化的学科事实被人掌握,就会上升到学科观念层面,使学科思维能力提升为普遍的问题解决能力,这是人脑适应学科教育的非常有趣的事实。

任何学科都包含着丰富的科学教育机会,我们应该提倡“课程科普”的教育理念。语文课中有许多经典名作,比如郁达夫《故都的秋》里,北国的槐树有“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我们是不是可以让孩子们走上街头去看一看槐树;当讲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我们是不是可以让孩子们走进自然,去听一听蝉鸣?音乐课程中,我们在教学生弹奏乐曲时,是不是可以让他们了解一下钢琴的历史、研究一下吉他的原理?美术课程中,我们在用水彩或油画颜料作画时,是不是可以谈谈颜色的奥秘、议议人对色彩的感知差异……多样化的学习,本质上是在创造我们大脑多样性的新连接,并为未来的创新奠定基础。

处处都是科学教育资源

学校教育在形成学科思维和抽象概括能力方面存在优势,但若方式方法不够科学,只是教学生记忆大量学科事实、事无巨细地训练学科技能,反而易使学生思维模式固化,创新能力受限。而校外教育的内容、方式、评价更加灵活多样,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可更好满足人的个性发展所需要的宽松环境。

由于学校教育的严肃性,其课程标准制定、教材编写、完成教师培训等往往需要数年时间。但现代社会科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导致校内课程的滞后性越来越明显。博物馆、科技馆等非正式科学教育场所,可以及时展示最新科技成果,从而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当然,科学教育并不等于高科技教育。科学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们学会发现现象、产生问题、形成志趣。万物皆可研究,比如在农村地区,每一块泥土、每一朵鲜花、每一片夜空,都是科学教育的重要资源。在校外,我们拥有无数的科学教育资源,关键是如何把这些资源有效组织起来,成为可及有效的学习资源。

建立校内外协同衔接的科学教育机制

要实现校内外科学教育的真正协同,首要是让孩子们有闲暇时间。笔者认为,可减少共同学习的内容要求,减少重复训练和过多的考试,让孩子有时间走出校园。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已普遍开展课后托管服务,然而,校内资源有限,不少学校无法为孩子提供充足而丰富的课外活动。最好的做法是增加校外资源供给和服务能力,比如,各类博物馆、科技馆可推迟下午闭馆时间,让孩子们放学后能进入场馆参观学习。

整合校外非正式科学教育资源也十分重要。事实上,校外科学教育场所绝不限于公共科技、文体场馆,大量的社区、企业都拥有许多可供开展科学教育的资源。以学校周边的面包店、咖啡店为例,我们可以带领孩子研究“面包是如何发酵的”“咖啡是如何拉花的”等问题。要想让校外非正式科学教育资源成为学校科学教育的有效补充,关键是要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与教师教学能力,通过培训,让学校各方了解应用校外资源开展科学教育的基本路径和方法;同时,依靠第三方机构形成枢纽来提高校外资源的统合力度,形成更加明晰的协作流程,从而降低学校和学生获取校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机会成本。

校内外科学教育的协同是一门大学问,也是时代给全社会出的一道共答题。只有当科学教育的空间被打开,全社会都能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资源,孩子们能够在“玩中学,做中学,创中学”,拥有引以为傲的个性化特长和兴趣爱好,我们的科学教育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倪闽景,系上海科技馆馆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让学校“好玩”,让学生“好学”... 【人物】校长杨昌盛 【故事】2012年,杨昌盛来到贵州省黄平县新州镇第二小学(以下简称“新州二小”)...
慎终如始 公平公正 全力做好新... 本报讯(记者 樊雪婧)7月21日,我省普通高校招生本科批录取正式开档。当天上午,副省长宋争辉来到录取...
教育部:开展全国中小学班主任、...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第三届 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和思政课教师 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的通知 教...
第二家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首期师... 央广网天津7月19日消息(记者张强)“我爱天津,我爱中国!”近日,天津职业大学多功能厅内洋溢着跨越国...
十日谈 | 焦雨溪:孩子会穿过... 在这个盛夏之前,我从没想过会请自己的学生吃饭。兼职当舞蹈老师的第五年,面对这份收入不错的副业,我严格...
构建全民学习环境 让知识触手可... 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全力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街道,推进全民终身学习中心教育体...
2025年导游资格考试时间定了... 今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定于11月22日举行,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2025年全国导游资格...
翟崑、邵志成:推进学用相生,助...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随着我国在新时代持续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门以服务国家对外战略为宗...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方娇莉:勇立... 方娇莉,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2024年全国模范教师获得者。 她躬耕教学教研一线三十...
华中千万级本草多组学成分库发布 原标题:华中千万级本草多组学成分库发布记者7月21日获悉,由湖北时珍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学术委员会委员...
把毕业论文“写”在实践成果中...   不用写论文,也能拿学位。2022年起,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9部门启动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
粉瘤菌属又添10个新物种 原标题:粉瘤菌属又添10个新物种记者7月21日获悉,江西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高扬课题组与...
河北涿州: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原标题:河北涿州:全民阅读蔚然成风7月19日下午,河北涿州市图书馆的阅览区座无虚席。市民刘景景正带着...
张照楠:让大豆上演“七十二变” 原标题:让大豆上演“七十二变”“您再尝尝这块午餐肉,有没有发现什么特别之处?”盛夏七月,东北农业大学...
新大学杀疯了!福耀科技大学超过... 首届招生就受到高分考生青睐!今年,福建福耀科技大学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和大湾区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在多地...
通识教育赛道迎来破局者 知屿寻... 随着全民学习需求升级,知识服务行业迎来产品形态迭代的关键节点。新锐平台知屿寻光APP近日携六大课程模...
数据出炉!郑州大学2025河南... 少分能上郑州大学?7月21日,郑州大学公布2025年河南本科批、国家专项、地方专项、中外合作办学录取...
佛山实施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融合... 近期,市教育局、市科技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融合发展2025年工作计划及重点项目清单...
教育部发文:坚决杜绝要求家长检...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牛洁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的通知》(以下...
高招录取不产生附加费用 收取保... 每年高校招生录取季,是诈骗分子伺机作案的“高发期”。近期,部分考生反映有高校电话联系,询问是否愿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