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7月19日消息(记者张强)“我爱天津,我爱中国!”近日,天津职业大学多功能厅内洋溢着跨越国界的喜悦。随着15名哈萨克斯坦欧亚国立大学专业教师用新学的中文高声表达心中的感谢,第二家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首期师资培训在津圆满落下帷幕。这场为期4周的培训,不仅深化了中哈职业教育合作,更展现了上合组织框架下教育交流的蓬勃活力。
作为中哈职业教育合作的重要成果,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项目自启动以来就受到两国的高度重视。2023年,由天津职业大学承建的首个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试运营,重点培养交通运输领域的技术人才。在去年上合组织峰会期间,中哈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确定由天津职业大学与哈萨克斯坦欧亚国立大学共建哈萨克斯坦第二家鲁班工坊,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领域。
本次培训自6月23日启动以来,围绕人工智能领域设置了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在140课时的培训中,学员们学习了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工业互联网安全4门核心课程,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协作机器人技术、无人机技术3个实训模块,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深度融合。
培训期间,学员们不仅深入学习了前沿技术,更全方位感受了中国的发展成就。从黄崖关长城的雄伟壮观,到生活中移动支付的便捷高效,都让这些远道而来的教师们赞叹不已。随着培训圆满结束,这批学员将带着中国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技术回到哈萨克斯坦。天津职业大学校长吴宗保表示:“他们将成为鲁班工坊人工智能专业建设的生力军,为哈萨克斯坦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