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壁垒,促进高校专业调整升级
创始人
2025-03-02 20:44:10
0

原标题:打破壁垒,促进高校专业调整升级

日前,我国不少高校公布了本科生转专业“新政”,力图畅通专业间流动机制。与过去转专业选择范围有限、转出条件严格、转出名额管控相比,如今转专业总体遵循“转出不设限、转入有条件”的原则,为学生提供至少2次、至多7次的转专业机会。

一方面,多数高校明确取消学习成绩、学分排名、挂科门数、综合表现等学术和非学术要求,允许学生凭个人意愿,在大一至大三学年期间,于学院内部、学科大类内乃至全校范围自由申请转专业,且不再限制转出比例,真正实现转出“零门槛”。同时,鼓励各院系在满足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开放接收名额。尽管具体操作和放开程度不同,但学生普遍拥有多次重新选择专业机会已成事实。

另一方面,转出大门敞开,并不意味着转入没有门槛。囿于办学资源的有限性,供小于求的专业必然会进行选拔,从提交转入申请的学生中择优录取。根据已公布的政策看,有些高校设立统一的转入选拔考试,有些高校则完全交由学院或专业自行考核。不同学校在转入后的学分认定、学制安排等方面要求不尽相同。

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专业转出不设限,将“以生为本”和“人尽其才”的现代化办学理念落到了实处,意味着学生选择权和受教育权的扩大,意味着对全体学生自主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尊重。

许多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要么对大学专业认知不清,尚不明确自己喜欢或适合什么专业,要么由于外部压力或机会博弈放弃心仪专业。进入大学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学生对学校、专业以及个人的志趣专长都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不少学生会期望调整专业方向。

如今,高校拆除转出门槛、拓宽转入通道,转专业成功率也大为提升,有助于学生弥补当初志愿填报的缺憾或失误。而且,高校打破学科和专业转换壁垒,把专业选择权交给全体学生而非只是尖子生,兼顾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诉求。允许专业自由转出的人性化政策,不仅鼓励学生找到与个人能力、志趣适配的专业,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自我进步的内驱力和潜力,引导其在擅长的领域扎根生长,从而实现高水平个人发展。

有利于高校专业调整升级

转专业不设限政策对高校的专业建设和教育改革具有推动作用,伴随之而来的专业调整和生源竞争有望产生鲇鱼效应,带动各院系共同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努力。

其一,更加开放、灵活的转专业政策,客观上会倒逼学科专业布点动态调整、不断升级。一个专业的学生净流出率如果持续居高,很大可能是办学存在问题,需要及时干预。高校可借机追踪学生的转专业选择和需求,据此对现有专业设置进行盘点并及时优化,避免供需失衡。

其二,学生“用脚投票”的专业选择机制,客观上会给各专业带来办学压力,使其思考如何留住或吸引学生,从而无形中促进专业建设。高校可以专业调整为抓手,充分调动院系提升办学成效、增强办学吸引力的积极性主动性。转专业新政实际上给院系带来更大的办学自主权,院系应借此机会对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方案和实践进行审思和优化。

多措并举平衡专业间热度

转专业“新政”确实可能导致专业冷热界限更加分明,但并不意味着冷门专业会“更冷”甚至消失。从已有实践来看,一些大学放开转专业限制后,并未出现预想中“冷门专业无人问津、热门专业挤破脑袋”的情况,且不乏学生从所谓的热门专业转入传统认知的冷门专业的情况。况且,哪些专业属于热门、哪些专业属于冷门,本身并无定论,且处于动态变化中。

为了避免专业间热度严重失衡,高校应多措并举,既做好专业布局和发展的顶层设计,致力于使每个专业都能培养出高质量人才,又引导学生理性选择,避免盲目跟风。

高校作为具备主观能动性的办学主体,专业设置与调整固然要参考学生的专业流向,但不应一味迎合学生的选择。国家、社会和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多样的。高校须基于自身的办学使命、定位,结合国家发展战略、社会和行业发展趋势,统筹谋划学科专业设置,避免某些专业人才过度饱和或短缺。对于小众专业,应确保专业人才的稳定供给。同时,高校应该促进专业间平衡发展,缩小不同专业办学水平的差距,设法提高冷门专业的办学实力和吸引力,并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通过提供跨学科课程和项目以及辅修、双学位等通道,鼓励学生在多个感兴趣的专业领域习得知识和技能。

除了在供给侧发力,高校还应加强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帮助学生深化对不同专业和个人适应性的认知,学会理性决策。推行转专业“零门槛”的初衷,在于引导学生学其所爱、学其所长,是否转专业需要综合考虑成本与收益,尤其是在大二、大三阶段。转专业往往面临课程补修甚至降级,需要付出更多时间成本。现实中就有转至新专业后无法融入,最后不得不转回来的例子。因此,学生应该结合自身志趣慎重考虑,不管转专业是否成功,利用好所在平台提升自己才最重要。

(作者:万圆,系华东政法大学教育法研究院副教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航巴西创新研究院、孔子学院在... 人民网北京7月15日电 近日,“中巴携手,共创未来——中巴科技创新与文明交流互鉴合作启动仪式”在北京...
确保广大师生度过平安健康快乐的... 本报北京7月16日讯(记者 林焕新)为使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暑假,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
农民工笔下的母亲,为何打动人心... 李祉瑶 这提醒着专业的创作者们,扎根生活,创作才有源头活水;也提醒着更多的人,生活不仅有柴米油盐,还...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效能... ◎摘 要人工智能给教育领域带来深刻变革,高校教师的角色与定位正经历根本性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教师...
促进非遗与高校音乐教育的融合发... □ 吴 珊 非遗是指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以口头、表演、手工艺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遗产,...
去爱尔兰留学,这些信息要知道(... 本报记者 周姝芸 位于欧洲西部的爱尔兰风景如画,因其蜿蜒的海岸、静谧的湖泊和大范围的植被而被称为“翡...
构建网络育人新生态 照亮青春学... 近年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师团队创建的小泥鳅辅导员工作室依托“一站式”平台,以“三个坚持”“五个故事...
全面关怀学生学习的多维路径 山东省东营市清风小学正在进行的这项理念先进、富有成效的课改探索,其核心追求就是“全面关怀学生学习”。...
严控暑期作业总量,坚决杜绝用手... 记者7月16日从教育部获悉,暑假期间,汛期、假期交织叠加,安全风险加大,各类安全事件易发高发,教育部...
实控人被判刑,“世界规模最大驾... 作者:无冕财经 杨一轩 进入7月以来,“驾校第一股”的坏消息,接踵而至。 去年被ST的东方时尚(6...
深耕人工智能教育沃土 聚焦下一... 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将“促进人工智能助力...
文成县国企招人啦!2025年县... 必 上 岸岸 课程报名已开启 展鸿各班次|左侧扫码咨询~ 回复【群聊】加入浙江/温州公考交流群 回复...
丰南二中录取分数线公布! 一、普通生 录取1300人,录取分数线为531/197/48分。 二、特长生 (一)录取规则 按照《...
刚刚!教育部最新通知 记者7月16日从教育部获悉,暑假期间,汛期、假期交织叠加,安全风险加大,各类安全事件易发高发,教育部...
教育部:严控暑期作业总量! 为使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暑假,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
长治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关于2... 根据省教育厅通知要求和近期工作安排,拟定于2025年8月上旬发放2025年第二批高中、中职教师资格证...
研究生党建“双百”“先锋之声”... 人民网北京7月17日电 15日,研究生党建“双百”“先锋之声”宣讲团成立暨首场示范宣讲活动在中国人民...
应用型高校要培养“适销对路”的... 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加快培...
河南专升本高数备考指南:理清思... 在河南专升本的备考路上,高等数学常常成为许多同学的 “拦路虎”。不少同学一翻开教材,看到满页的公式和...
将“纸面专利技术”转化为市场竞... 原标题:将“纸面专利技术”转化为市场竞争力近日,河南理工大学鄂尔多斯煤炭清洁开发利用研究院研发的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