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行星质量天体形成新机制被揭示
创始人
2025-03-06 20:42:35
0

原标题:流浪行星质量天体形成新机制被揭示

在宇宙中,有一类神秘天体——流浪行星。它们是如何形成的?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邓洪平研究员领导的国际合作科研团队提出了形成流浪行星质量天体(以下简称“PMOs”)的全新机制——这些质量介于恒星与行星之间的神秘天体,既非传统恒星形成过程的产物,也非被驱逐的巨行星,而是通过年轻恒星的星周盘发生潮汐相互作用直接形成。

该研究由香港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苏黎世大学等国内外研究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完成,相关成果27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上。有评论认为,这一发现对理解星团对行星形成的影响,探索恒星形成和行星形成的边界有重要意义。

2000年首次被探测到时,PMOs是质量低于氘燃烧极限(约13倍木星质量)的天体,质量接近巨行星,却不被任何恒星所束缚。近5年来,PMOs的观测样本陡增,并被证实广泛存在于年轻星团中。过去20多年,科学家们认为它们可能是分子云坍缩形成的极低质量恒星,或是从母恒星系统中被抛射出来的巨行星。然而,这两种理论均无法解释PMOs的丰度之多、多体系统(如双星或三星)之繁,以及其与恒星运动特征之间的一致性。

“PMOs难以被现有的恒星或行星形成理论解释,促使我们提出了早期星周盘相互作用形成PMOs的全新理论。”邓洪平介绍,研究团队通过高精度流体动力学模拟发现,当两颗年轻恒星的星周盘以特定角度和速度近距离相遇时,潮汐力会拉伸并形成细长的“潮汐桥”。这些桥状结构在引力作用下进一步收缩为致密的线状分子云,最终断裂并坍缩成PMOs。模拟显示,这一过程在密集星团中产生的效率极高,同时周围还保留了延展的气体盘。邓洪平说:“这与观测结果高度吻合,进一步验证了该理论的可靠性。”

这一机制还暗示PMOs可能代表了一类全新的天体,为理解宇宙中流浪行星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邓洪平说:“PMOs或许构成了宇宙中既非恒星也非行星的一类天体,将帮助我们理解恒星形成和行星形成的边界。”

目前,PMOs的观测样本正在迅速增长,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领导的系外地球巡天计划能通过微引力透镜法高效地搜寻流浪行星。邓洪平说:“我们将针对不同星团中PMO发生率和性质进行研究,可能会进一步揭示这一机制在宇宙中的普适性。”(记者齐芳、颜维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学院党委致教职员工的教师节贺信 学院党委致教职员工的教师节贺信 全体教职员工: 玉宇秋澄,丹桂初芬。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谨向长...
多地推行义务教育“阳光分班” ... (来源:中国改革报) 转自:中国改革报 本报讯 记者荆文娜报道 新学期开始,全国多地推行义务教育“阳...
12项举措加强教师待遇保障 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省教育厅等七部门日前印发《进一步加强尊师惠师工作的若干措施》,围绕医...
9月12日报名!下半年教资认定... 2025年临沂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第三批次通告 (公告节选) 一、对象范围 (一)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
【福运榕城】参加2025年法律... 2025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将于9月13日-14日(9:00-12:00、14:30...
人民论坛网评 | 大力弘扬尊师... 2025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
科学规划是缓解开学焦虑良方 科学规划的核心在于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 新学期伊始,家长们的“开学焦虑”又成了热点话题。从反复核对开学...
2026届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 2026届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返校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大学新生开家长会,真会带来大学... 日前,高校新生家长会成为网上热议的焦点,不少网民直言大学新生家长会让大学成为高中的延续,更有人谈到这...
法治进校园 “走心”更“入心” 9月1日上午 市映湖小学的多媒体教室里欢呼与掌声阵阵,由铜官区长江路司法所带来的“法治知识打卡闯关”...
小学数学解方程口诀,附两套练习... 解方程一直是小学数学的重难点,类型多且容易混淆,如何快速有效的让学生掌解方程,通过总结分析,小编汇总...
新学期,三科统编教材有新变化!... 今年秋季学期,三科统编教材有了一些新变化。比如,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新增“爱科学 学...
法考教材怎么用?有什么高效使用... 备战法考时,选对教材并掌握正确用法至关重要。法考官方唯一指定教材是《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
山东省德州市2025-2026...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关键挑战与精准... 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是深化中国特色学徒制、支撑新型工业化战略的重要举措。该计划自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