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林焕新)7月25日,2025第三届内蒙古现代教育装备技术展示会在呼和浩特开幕,同期举办人工智能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交流展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围绕人工智能技术与基础教育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展开研讨。
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授吴龙凯分享了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玉顺通过案例展示了AI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与跨学科学习的实践。
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智能教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韩萌展示了星火大模型在包头市青山区“三阶六环”靶向教学模式、康巴什第二中学智慧批阅等案例。
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组成员王雨蒙以北京市海淀区实践为例作介绍。他表示,要让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平台成为助力人工智能教育落地的重要抓手,并构建区域特色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平台。
江苏无锡经济开发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徐卫忠介绍了经开区如何通过建设“立体型”数字化教育底座,探索“纵横式”数字化创新机制,打造“全方位”数字化教育场景。
杭州外国语学校校长吴锋刃表示,要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依托数字基座与智慧教育应用中台,实现校家社协同,赋能教学、管理、运动、心理四维融合,助力学生成长。
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副校长李晓波通过试题资源融合化实现精准命题、数据分析多维化实现有效讲评、个性训练定制化实现精准辅导等案例,展示了人工智能如何重构教学流程。
作者:林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