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黍稷遗传转化平台建立
创始人
2024-05-10 09:22:00
0

原标题:首个黍稷遗传转化平台建立

 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作物基因编辑技术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合作,建立了首个黍稷遗传转化体系与基因组编辑系统,并发布了目前最高质量的黍稷参考基因组,为未来黍稷的分子育种和培育突破性品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相关成果在学术期刊《植物学报》上发表。

黍稷又叫黍子、糜子、大黄米,起源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也是我国最早驯化栽培的农作物之一,早在8000年前的河北磁山地区就有先民大量种植和储藏。如今,这一作物已广泛栽培于亚洲和欧洲的半干旱地区,其营养丰富、成分均衡。不仅如此,作为高光效作物,与水稻、小麦、玉米等传统主粮作物相比,黍稷生长周期短,具有耐旱、耐盐碱、耐贫瘠性强等特性,是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的禾本科作物,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开发边际土地的抗逆先锋作物和应对自然灾害的救灾作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黍稷功能基因组学与生物育种研究却一直缺乏有效的遗传转化体系和基因组编辑系统。

研究团队通过对13份黍稷种质资源的愈伤组织诱导效率和芽再生能力进行评估,从中筛选出一个在离体培养中能高效产生胚性愈伤组织并具有高效芽再生能力的种质“红糜”。研究人员以该材料为基础,构建了由黍稷农杆菌作为转化载体的遗传转化体系,并利用以上技术,获得了抗除草剂的转基因黍稷新种质,并组装了一个近乎完整的黍稷参考基因组。

据悉,该研究成果为未来的黍稷功能基因研究和品种遗传改良提供了从基因组到遗传转化平台的一整套研究资源与工具,也为其他主粮作物的育种创新提供了可选择的抗性基因资源。(记者杨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开学第一课”的意义丨新民快评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秋季新学期“开学第一课”,具...
【教育时评】上好“开学第一课”... 上好“开学第一课”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王石川 核心观点: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成绩差只配住得差?此言差矣!|... 白木 最近开学,一些送孩子报到的家长被糟糕的学生宿舍条件弄得道心破碎。 据大象新闻近日报道,广西北海...
全市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市教...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
全国首所,“新大学”,正式成立... 9月1日,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揭牌仪式举行。这标志着陕西首所全日制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正式成立。同时...
好的家庭教育,离不开这7句话!... 01 陪伴在先,教育在后 生活中,不少父母往往把时间安排得很满,却没有留给孩子的专属时间。 其实,陪...
姚润英:扎根边疆三十余年 用爱... 9月2日,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第一中学的初中物理课堂上,物理老师姚润英提出了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让...
汉江师范学院本科生在国际知名期...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程墨 通讯员 石琰鑫)近日,汉江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传来喜...
一场跨越时空的课堂问答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中工网) 9月1日,“红色”成为不少学校迎接新学期的主色调。 今年是中国人民...
中学三年,遇见的英语“引路人” ■ 马霁雯 王柯懿 夏彦潇 韩逸星 初识:启蒙之光 记得刚踏入中学校门时,英语对我来说就像是一座遥...
实施“免费”政策后幼儿园质量如... 国新办8月7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政策有关情况。很多家长都关心实施“免...
黑龙江全力推进“校园餐”专项整...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曹曦)近日,黑龙江省教育厅组织召开全省“校园餐”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学会以下几点,帮孩子轻松迈出小... 孩子进入小学,是成长中的重要一步。对许多家庭来说,如何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是个现实问题。其实,只要方法...
通知 | 图书馆关于2025级... 图书馆关于2025级 新生入馆教育的通知 2025年新生入馆教育 2025级新同学: 热烈欢迎大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