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厚文化滋养,让思政课更有吸引力
创始人
2024-05-21 09:22:25
0

原标题:丰厚文化滋养,让思政课更有吸引力

“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初夏时节,林草吐翠,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小学传出朗朗诵读声。人手一本《红色文化》教材,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学生充满感情地品学,一双双清澈的眼睛被光芒映亮。

“江西是一片‘红土地’。为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省里编写出版大中小幼各学段《红色文化》系列教材,省财政每年投入3000万元购买教材免费发放给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使用。”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江西将红色文化深度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实践探索。

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涵养全民族精神力量,为复兴伟业凝心聚力。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近日,记者走进各地大中小学思政课堂,聆听一堂堂以丰厚文化为滋养、充满吸引力的思政金课,感受学子心中拔节生长的精神力量。

1.建设文化课堂,在传承中增强文明认同

走在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校园里,随处可见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橱窗里展示着图文并茂的古诗配画,墙面上张贴着学生亲手描绘的脸谱、年画……

与其相配套的,是学校充满浓浓文化味儿的特色课程:“仪式课程”通过入学礼、百日礼、入队礼、升旗礼等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节气与节日课程”通过开展二十四节气和端午、中秋、新年等传统节日的跨学科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绘画、手工、劳动中了解民俗,感受中华民族探索自然、天人合一、注重家庭等优秀传统;“阅读与演讲课程”则通过古诗诵读、手工书制作、品味经典等活动,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展现自己对传统文化中经典作品与人物角色的学习、理解与探究。

“中国之为中国,中华文明之为中华文明,很重要的就是文化认同、文明意识的凝聚。如何以贴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内容和方式,打造既有文化味、又有知识力的大思政教育课程,我们一直在探索。”该校校长吴建民告诉记者。

以丰厚文化资源赋能思政课建设,首先要从教材上正方向、在课程设置中保质量,用一堂堂充满文化韵味的精彩好课让学子们在寻根与传承中增强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自尊、自豪与自信。

福建大力推动革命文化、海洋文化、中华福文化、船政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融入课程,以“《习近平在福建》等系列采访实录”“中国共产党历史”“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遴选建设700堂大中小学思政精品课。

在大连理工大学的礼堂里,小学、初中、中职、高中、高职、本科等不同学段的老师正在探寻“雷锋精神”与六个学段思政课间的连接点、进行“同题异构”教学展示,打造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使雷锋精神在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火热实践中释放强大力量。

2.加强文化实践,在亲历中感受伟大变革

巍巍青山,苍松翠柏。

漫步于湖南韶山,处处可见历史与青春跨越时空的相逢:毛泽东广场前,学子们高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齐声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里,以“73个补丁的睡衣”“毛岸英照片”“半书床”、信件等具有代表性、感召力的文物为“课本”,一堂堂生动的实景思政课将伟人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故事深情道来;在毛泽东诗词碑林,以《让诗词与信仰相伴》等为主题的诗词思政课充分挖掘毛泽东诗词的红色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

这是将课堂搬进毛泽东同志故里韶山,湖南全省中小学生全员参与,实现红色研学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的“大思政课”——“我的韶山行”研学大思政课堂。自2023年启动以来,湖南已组织省内121批次11万余名中小学生到韶山开展思政研学,通过实情实景、真研真学,将诗词、思政、音乐、实践、科普、作文、讨论等元素融为一体,引导学生们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以丰厚文化资源赋能思政课建设,不能坐而论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骨神韵、革命文化的刚健激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兴盛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融为一体,各地各校纷纷加强文化主题实践,引领广大学子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在亲身感悟间点燃信仰火炬。

一条北京中轴线,纵贯南北、连接古今,是建筑之轴、历史之轴,更是文化之轴、精神之轴。走进千年孔庙,用心体悟孔孟之道的儒学传承;跨入巍巍太学,侧耳倾听临雍讲学的文明回响……北京用心用情打造“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大中小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广根脉中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律动。

“同学们,我身后的这座铜像就是大禹,我们将在这里学习大禹治水的精神,探源最早的中国……”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绘声绘色的讲解在回响,传承文脉的种子已埋下。近年来,河南省连续组织开展“壮丽河山说”“牢记嘱托践使命 行走中原看巨变”“豫践青春,我是主角”等主题教育实践大思政活动。在纪念馆沉浸式聆听、采访当地居民、拍摄实践活动vlog……多样的方式、鲜活的素材,丰厚文化在边走边看边听中沁润师生心田。

“文化主题实践不仅让书本中的历史鲜活起来,更让学生切身实地地感受到新时代的伟大变革,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学历史、悟真知、长才干。”新乡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李文翠说。

3.创作文化精品,在点滴间培育报国之志

前不久,10.3万名观众为我国电影史上首部思政课教师题材轻喜剧故事片《我要当老师》给出这样一份观影报告:欢笑率87.0%,65.7%的观众“看哭了”或者“想哭”。在剧组收到的近5万条留言里,除了“老师”“学生”等与电影主题高度相关的词语,“思政”“加油”“希望”“期待”等也高频出现。

作为奋斗在教育战线三十多年的思政课教师,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郭宝既激动,又欣慰:“通过电影这种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全社会了解思政课打开了一个新的视窗,也必将激发更多思政课教师投身这一光荣而神圣事业的热情。”

以丰厚文化资源赋能思政课建设,更要创新话语表达、借助丰富载体,将教学重点、理论难点、社会热点、学生特点有机结合起来,把文化资源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如盐在水地融入思政课,在润物无声中引导师生立报国之志。

中南大学结合当代大学生特点打造“红色电台”原创音频专栏,每周推送一期节目,每期节目3到5分钟,着重讲述从湖湘大地走出的优秀共产党员的革命故事,用声音传递红色正能量。

立足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的“六地”特点,辽宁将艺术实践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接连推出《光荣·梦想》《砺器·铸丰碑》《恰在青春时》《雷锋》《故事里的红色辽宁》等舞台思政剧。

探索不断。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如何更好地在思政课堂上厚植文化根基?广大教师也有着新的思考: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思政课,不能简单移植,而是要根据思政课的讲授内容和主题,针对不同学段,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重新解读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成分。”

“要立足于数字化时代,充分运用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数字化新技术让红色资源‘活’起来,进而推动思政课的文化教学资源‘多’起来。”

…………

在传承中汲取养分,在发展中注入活力。一堂堂以文化人、以理服人的大思政课,必将为青年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

(记者 邓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给我们代数学课的语文老师教我们... 这将是一篇毫无逻辑感的流水账,仅仅是为了把老师们按照在记忆中的排布顺序给记下来,朴朴素素或能显其美好...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发布20...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在全社会营...
2025年国家税务总局致全国税... 值此全国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国家税务总局谨向服务税收工作大局、默默奉献在税务系统教育培训岗位上的...
关于转发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关于邀请参加2025 博士生国际招生面试 交流会”的通知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及研究生同学: 由中国教...
2025年“法考”忻州考区服务... 2025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客观题考试忻州考区“服务指南” 2025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客观题考...
致敬第41个教师节|讲述10位... 新京报讯(记者杨菲菲)第41个教师节即将来临。教育部召开的2024年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部署会中,将“重...
传授技艺 传承匠心(记者手记) 黄 超 在薄宜勇身上,我们看到了“良匠之师”的模样:既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又是敢于创新的实践者。4...
为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 本报北京9月10日讯(记者 高毅哲 林焕新)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
今天如何定义好老师? 鲁网9月9日讯(记者 王玉龙)什么是“好老师”?每个人或许都有不同的看法,每个时代或许也都有不同的认...
【地评线】河声丨躬耕教坛育桃李... 据9月9日新华社报道,在第四十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全国...
我省2025年秋起逐步推进实施... (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孙思琪)日前,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联合印发《关于贯...
“五育”并举推进大学生积极心理... □ 胡明慧 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
【光明论坛】让思政教育焕发更蓬...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光明论坛】    开学第一课,从思政课启程。不少学校将英雄老兵...
守护乡村孩子的“红柳” 原标题:守护乡村孩子的“红柳”新学期开学,已近花甲的刘玉忠,一如往常,骑着自行车早早来到学校,站在校...
破解暑期托管难题 校园变身“...   新学期伊始,再次踏进校园,安徽省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的吴宇桐感觉一点也不陌生。这个暑假,他在学校的...
传授技艺 传承匠心(记者手...   在薄宜勇身上,我们看到了“良匠之师”的模样:既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又是敢于创新的实践者。4次“...
让思政教育焕发更蓬勃生机 原标题:【光明论坛】让思政教育焕发更蓬勃生机开学第一课,从思政课启程。不少学校将英雄老兵请进校园请上...
职业“上新” 发展“向新” 原标题:职业“上新” 发展“向新”“我们烤串儿师傅现在职业‘转正’了,有了洋气的新名头——烧烤料理师...
关于选派优秀研究生2026年1... 各二级培养单位、在校研究生: 根据我校与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签订的《中国政法大学与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