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需注意些什么
创始人
2025-03-02 10:21:23
0

原标题:高考志愿填报,需注意些什么

高考结束后,报志愿成了考生和家长的头等大事。填报志愿需要注意什么?与往年相比,今年有何不同之处?学校、家庭怎样才能形成合力,帮助考生做好这件大事?为此,本报记者特邀专家学者为考生及家长出谋划策,提供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志愿填报指导服务。

1.根据分数和位次合理安排“冲、稳、保”

考生提问:填报志愿的总体原则是什么?与往年相比,今年有哪些不同?

南开大学教务部常务副部长、招生办公室主任金柏江:志愿填报过程中,高考分数及其对应位次,以及往年高校相应录取位次是最重要的参考依据。考生在选择志愿时,要根据自己的分数和位次范围,采取“冲、稳、保”的策略,合理安排志愿顺序,在自身分数上下不超过10~20分的对应位次内选择高校,这样既可以为自己争取更多机会,也能较大限度地确保录取成功率。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1个省区市采用了新高考模式。高考改革带来了很多变化,尤其是选考科目和报考模式方面的调整,在今年高考志愿填报时必须留意。选考科目的变化,意味着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需根据选考科目选择能够填报的学校和专业。面对这种情况,一是建议考生扩大关注范围,争取更大录取机会。比如,对于选择“物理+化学”组合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也应关注和了解“物理+不限”或“不限选考科目”的专业(组),以增加被心仪高校录取的机会。二是建议考生多关注相关高校的培养政策,如二次选拔、转专业、辅双修、大类分流等政策,尽可能选择有更多调整专业和复合交叉机会的学校。

要特别提醒的是,在新高考改革模式下,考生和家长还需注意部分省份报考模式的变化。不管是“院校+专业组”,还是“专业+院校”志愿填报方式,在增加考生自主选择权的同时,也增加了报考复杂性——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是连续填报还是交叉填报?因此,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充分了解所在省份的具体报考模式和规则,确保填报志愿时不出现遗漏或错误。

此外,考生和家长还需注意一个关键点,即填报志愿不只是简单按位次对照的机械选择过程,更是一个在分数限定范围内,尽可能寻求学校、专业和城市,以及未来可能从事行业等诸多因素之间平衡的过程。我建议,考生应当将个人志趣、国家需要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未来发展,打牢基础,复合提升,而不能被当下专业的“冷与热”所束缚。

2.建议考生勾选“服从专业调剂”

考生提问:填报志愿,到底该不该勾选“服从专业调剂”?

武汉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兼招生工作处处长吴奕:我建议考生勾选“服从专业调剂”。在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下,考生一旦出档,后续所有志愿无效。这时,如果考生“踩线”出档、分数不够高,且填报的专业分数均较高,则很可能出现所报专业志愿无法满足而被退档的情况。一旦被退档,考生只能“捡漏”等待公开征集志愿。从往年情况看,退档后再征集志愿的考生,录取结果往往都不理想。目前,绝大多数省份均已采取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因此,我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勾选“服从专业调剂”。

从往年情况看,有些考生和家长对服从专业调剂的认识存在误区。他们认为,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如果能填报45个院校专业组,那么前44个都可以不服从专业调剂,只要最后一个服从专业调剂就可以“兜底”。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因为在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下,考生只要出档,后续所有志愿无效!假设考生被投档到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中的某一个专业组,那么排在该专业志愿组后的所有志愿全部无效,不存在“被退档后还能投档到后续院校专业志愿组”的情况。因此,在45个院校专业志愿组的最后一个选择服从专业调剂的做法并不合理。

我还想提醒广大考生,满足专业志愿的机会有很多,高考招生时满足专业志愿当然最好,但万一没被录取到理想专业,进大学后还有很多满足专业志愿的机会。以武汉大学为例,学校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引导学生找到与自身能力和兴趣相匹配的专业方向。在高考录取时,武大专业志愿满足率超过98%,这意味着绝大多数新生都能被心仪专业录取。此外,武大自2024年开始,明确“学院内转专业无限制,同一学部内尽量满足,不同学部间适度满足”原则——学院内转专业100%满足,大类分流和专业调整充分尊重学生兴趣和意愿,原则上不得设置限制条件。时间延长到大三下学期结束前,院内专业调整工作原则上每学年一次,学生从大一到大三均可申请;可转专业转出学院100%不受限,学院不得限制学生转出学院的申请,学校不控制申请转出人数,仅在跨学部转学院时采取保护性限制,避免因学科差异过大而影响学生学业发展。

3.家校合力做好学生发展规划

学生提问:在考后规划方面,家长和学校能为我们提供什么帮助?

华东政法大学教育法研究院副教授万圆: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复杂决策过程,填报什么学校和专业,需要同时考虑高考成绩、高校录取要求、社会发展趋势等多方面因素。家长和学校是学生成长中最重要的两大支持主体,应主动、积极协助学生选择最适合的学校及专业,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家长和学校能提供的支持有很多,可以各有侧重、形成合力。

家长作为孩子最亲密的依靠,除帮忙收集信息外,可以和孩子深入探讨个人兴趣、特长和职业倾向,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为选择院校专业打好基础。同时,家长应该保持良好的沟通姿态,不将家庭期望凌驾于子女意愿之上,不代办、包办,而是予以尊重和信任,并提供利弊分析等合理建议,在讨论和协商中发展孩子的自主思考和选择能力。另外,填报志愿期间,孩子可能会感到压力和焦虑。家长需密切关注并适时疏导,做孩子坚实而温暖的后盾。

学校作为学生志愿填报咨询服务主阵地,提供的支持应更为体系化和制度化。应至少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及时关注并传达政策动向和相关资讯,使学生最大程度避免因信息闭塞而填报失误。第二,组织系列讲座和咨询会,邀请高校招生代表、教育专家和校友等进校分享,为学生提供第一手的招生信息、学校专业和不同培养项目介绍、志愿填报心得等。第三,及时回应个性化指导需求,班主任、辅导员、学科教师等应知晓并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与其兴趣、抱负、专长相符的定制化建议。第四,开展志愿填报培训,使学生通过模拟实操,提前熟悉填报规则、技巧和流程。第五,建立家校沟通合作机制,共同助力学生填报志愿。

当然,除高考后的志愿填报咨询服务,学校还应做好贯穿高中三年的升学生涯规划教育,从入学伊始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做好准备。随着新高考改革全面推行,升学选择复杂性增加,中学应普遍设置专门的咨询教师岗位,通过提供优质的升学规划咨询服务,既帮助学生做好生涯发展规划,也促进高校和国家选才的科学性公平性进一步提升。

(记者 晋浩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西南大学将举行建校120周年系... 人民网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孙竞)今天,西南大学正式发布120周年校庆公告(第一号)。2026年4...
点亮小听众的科学梦想 原标题:点亮小听众的科学梦想   4月15日至16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昆明...
我国首个林草行业大模型研发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智慧林草创新团队近日以DeepSeek大模型为底座,成功研发出我...
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成立 原标题: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成立记者4月15日获悉,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日前在广东阳江技师学院挂牌成...
葛道凯:扎根中国大地 全面汇聚... 2025年是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人民网教育频道联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共同开展策划,推出...
赵险峰:高校要坚持特色发展、各... “教育强国,‘强’的使命任务在高等教育。高校如何做到自强卓越?在我看来,一定要坚持特色发展、各展所强...
教育部:将加快建设国家数字大学 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李依环)教育部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 原标题: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开赛16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在湖南省长沙...
人工智能:如何握好这把“双刃剑... 原标题:人工智能:如何握好这把“双刃剑” 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世界。但它如一把“双刃剑”,既带来巨大机...
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 原标题: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
百余名博士扎根老城区   “感受到了满满诚意!”毕业于厦门大学的博士潘思同,搬进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提供的人才房,看着宽敞明...
“小胖墩”为何越来越多   “我家孩子才9岁,这半年体重增加了20斤”“孩子胖了,非常不喜欢动”……近期,首都儿科研究所成立...
把科技人才“送”到企业创新一...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企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更多创新型科技...
以人工智能服务教育变革   本报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丁雅诵)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为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发展新优势,全...
为青年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   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
大连理工大学:塑造扎根基础学科... 原标题:大连理工大学:塑造扎根基础学科的名师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开展了“数艺交融,创想未来”系列活动。...
小麦基因组完整图谱绘制成功 原标题:小麦基因组完整图谱绘制成功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小麦育种全国重点...
湖南:政策“雨露”浇灌大学生创... 原标题:湖南:政策“雨露”浇灌大学生创业梦想“当全国首支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达5.05亿元的...
吉首大学:“四大行动”促学生全... 原标题:“四大行动”促学生全面发展“原来,制作一斤绿茶竟要56000多颗芽头,茶农要在枝头上采摘56...
人勤春来早 科特派助农忙 原标题:人勤春来早 科特派助农忙“我们刚从洛川调研回来,在那里的苹果树干上发现了一种新病害。”4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