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教育热忱扎根基层
创始人
2025-03-03 00:23:36
0

原标题:怀揣教育热忱扎根基层

操场上,跑步的孩子们将目光转向缓缓驶进学校的大巴车,向里面的人们挥手。他们知道,大巴车里的人就是今年秋季即将来学校任教的老师。

隔着车窗,年轻的大学生们有些害羞,但更多的是自信。

日前,即将在四川省凉山州越西中学任教的“志远计划”师范生来到越西中学开展岗前交流活动。

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首设“志远计划”,面向当时尚未摘帽的52个国家级贫困县所在省份定向培养高素质师资。今年,这一批师范生中有10名优秀毕业生选择入职越西中学。

一下子来了10位北师大学子,在越西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严亮看来,这如同渴盼已久的甘露。“更高兴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强师工程服务站’落户越西,将助力越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和这10位毕业生一样,还有一批志愿从教的“志远计划”毕业生,即将奔赴基础教育一线任教。记者看到了这样一组数据:12名学生签约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第一中学、11名学生签约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9名学生签约甘肃通渭县第一中学、6名学生签约贵州紫云县民族中学……

当然,有人会产生疑问:在基层,他们会习惯吗?遇到现实问题,他们将如何面对?他们在那里能留得下吗?

高校:

培养一批、输送一批、提升一批

6月28日,在北京师范大学2024年“志远计划”毕业生出征仪式上,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向“志远计划”毕业生代表授予出征旗,期许“志远青年”能在祖国需要的地方为教育作贡献。

远方,有渴望知识的孩子,有等待启迪的心灵;基层的工作,是辛苦的,也是充满意义的。

作为一名从县中毕业的学子,北师大“志远计划”师范生王佳深知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困境:优质生源流失、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同时也深刻感受到县域中学对优秀教育人才的迫切需求。

“正如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的黄文秀师姐所言,很多人从农村走出去就不想再回来了,但总是要有人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王佳把这句话烙在心底,也落实到行动中。

在岗前交流活动中,包括王佳在内的北师大“志远计划”师范生来到职后导师的课堂听课,与越西中学学生交流,了解高中课堂、思考课堂教学、走进学生群体。

包括“优师计划(志远计划)”“启航计划”“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和诊断计划”“‘四有’好老师奖励计划”“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六个计划在内的“强师工程”是北京师范大学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重点聚焦832个脱贫县。

“‘强师工程’以‘培养一批、输送一批、提升一批’为总体思路,形成一套从师范生招生、培养、输送到教师职后支持、教育监测诊断的全流程、闭环式、系统性的组合拳。”北京师范大学“强师工程”办公室主任隋璐璐介绍。

隋璐璐告诉记者,对于履约的“优师计划(志远计划)”毕业生,学校自筹经费给予每人10万元的奖励金。依托“强师工程服务站”,成立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室,定期组织从教校友及当地教师的职后培训,定期组织当地校友开展经验交流等活动。

让教育之光照亮更多孩子的未来,让教育之梦在大凉山的土地上绽放光彩。在这条共同探索振兴乡村教育的实践路径上,有母校、有老师守护在每一位学生身后,是支持,也是支撑。

政府:

研讨优质师范生如何留得下、干得好

生源流失,是越西现在的教育困境。“生源流失对高中教育有很大的影响,现在我们也在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新增教师编制,新建中学、加大学校投入。”越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曲木尔足坦言。

“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在研讨如何把优质的师范生留下来,并且在工作中干得好。”四川省凉山州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马泽郎告诉记者。

2021年,基于北师大的探索,教育部等九部门启动实施“优师计划”,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与地方师范院校采取定向方式,每年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定向培养师范生,从源头上改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质量。“我们准备近期下发一个文件,是凉山州关于加强国家‘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基地的10条措施,包括入职即入编、工资福利待遇有保障、‘一对一’帮带培养、住房保障、医疗保障、配偶就业和子女入学保障、州内旅游出行保障等方面。”马泽郎介绍。

四川省凉山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成武毅表示,未来,凉山州地方政府会继续注重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教师人才发展,为各位教师的成长配备优质条件,搭建良好平台,提供多元机会。

作为“强师工程服务站”越西站站长,严亮用“服务员”“联络员”“宣传员”来形容自己的工作。“定期组织召开座谈会,充分听取教师的意见建议,有效解决教师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使教师舒心工作、潜心育人、安心生活。”

毕业生:

用所学所识扎根基层

北师大“志远计划”师范生文晓文刚入学时内心是迷茫的,她忧虑自己内向的性格是否能在讲台上站稳,是否能胜任教学任务。

但大二在山西省武乡县武乡中学参与支教实践,让她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了做一名教师的意义和成就感。“真心换真心,两周时间,师生情谊已然建立。临走之前学生们联名写信给我,他们用真挚的笔触表达了对我的喜爱和对我教学能力的认可。”

文晓文不再畏惧站上讲台,不再害怕与学生交流,坚定了毕业后扎根基层的决心。“比起越西中学需要我,我更需要越西中学,它将是我未来发展和教育实践的平台。”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成长,对于刚入职的老师来说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学习。因此,我们要放低姿态,以一颗求知好学之心,向身边的所有教师请教。”黄晓是北京师范大学2018届公费师范生。他放弃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到四川省布拖中学任教,已在大凉山工作6年。

黄晓的另一个身份是“强师工程服务站”校友站长,他以自己的经历告诉学弟学妹,“要提高自己的主动性,与学生打成一片,通过自身的努力,做负责任的教育”。

“因为‘志远计划’,我能够怀揣教育热忱到理想学府求学;因为学校、书院的殷切关怀,我能够自信且阳光地成长;因为走进832个脱贫县参与教育实践,我不断坚定了自己的从教信念。”王佳说。

(记者 靳晓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西南大学将举行建校120周年系... 人民网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孙竞)今天,西南大学正式发布120周年校庆公告(第一号)。2026年4...
点亮小听众的科学梦想 原标题:点亮小听众的科学梦想   4月15日至16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昆明...
我国首个林草行业大模型研发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智慧林草创新团队近日以DeepSeek大模型为底座,成功研发出我...
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成立 原标题: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成立记者4月15日获悉,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日前在广东阳江技师学院挂牌成...
葛道凯:扎根中国大地 全面汇聚... 2025年是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人民网教育频道联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共同开展策划,推出...
赵险峰:高校要坚持特色发展、各... “教育强国,‘强’的使命任务在高等教育。高校如何做到自强卓越?在我看来,一定要坚持特色发展、各展所强...
教育部:将加快建设国家数字大学 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李依环)教育部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 原标题: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开赛16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在湖南省长沙...
人工智能:如何握好这把“双刃剑... 原标题:人工智能:如何握好这把“双刃剑” 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世界。但它如一把“双刃剑”,既带来巨大机...
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 原标题: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
百余名博士扎根老城区   “感受到了满满诚意!”毕业于厦门大学的博士潘思同,搬进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提供的人才房,看着宽敞明...
“小胖墩”为何越来越多   “我家孩子才9岁,这半年体重增加了20斤”“孩子胖了,非常不喜欢动”……近期,首都儿科研究所成立...
把科技人才“送”到企业创新一...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企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更多创新型科技...
以人工智能服务教育变革   本报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丁雅诵)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为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发展新优势,全...
为青年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   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
大连理工大学:塑造扎根基础学科... 原标题:大连理工大学:塑造扎根基础学科的名师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开展了“数艺交融,创想未来”系列活动。...
小麦基因组完整图谱绘制成功 原标题:小麦基因组完整图谱绘制成功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小麦育种全国重点...
湖南:政策“雨露”浇灌大学生创... 原标题:湖南:政策“雨露”浇灌大学生创业梦想“当全国首支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达5.05亿元的...
吉首大学:“四大行动”促学生全... 原标题:“四大行动”促学生全面发展“原来,制作一斤绿茶竟要56000多颗芽头,茶农要在枝头上采摘56...
人勤春来早 科特派助农忙 原标题:人勤春来早 科特派助农忙“我们刚从洛川调研回来,在那里的苹果树干上发现了一种新病害。”4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