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碰撞出灵感与智慧的火花
创始人
2025-03-03 04:22:24
0

原标题:如何碰撞出灵感与智慧的火花

7月25日至29日,7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与科技辅导员齐聚天津,在第3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碰撞灵感与智慧的火花。

如今,新技术不断涌现,青少年可“触碰”的新科技越来越多。如何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感知力与探索欲?创新路上,青少年还应该具备哪些能力?或许,这些“科技少年”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

小课堂成为科学教育“大舞台”

走进天津市汇文中学,一个舞狮机器人已在科技长廊内等候多时。它扑闪着大眼睛,不时地翻转、跃扑,动作灵活、惟妙惟肖。令人惊讶的是,这个机器人完全出自一群中学生之手。“眨眼功能是我制作的。”高二学生张祐玮蹲下身,比画着说,“如何让电机带动机器完成多种动作指令,还要做得和人一样,是制作过程最大的难点。”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科学综合素养、提升科学实践能力,2018年初,汇文中学成立了奇点科技项目社团,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近距离接触新科技的平台。“孩子们自己上手参与科学实践,他们的专注度、耐挫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也不断提升。”学校科学教育发展中心负责人宁照鸿告诉记者。

牡蛎的生活方式是什么?真菌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在天津市平山道小学,孩子们亲手制作的“科普讲解台”成为校园中的一抹亮色。“这些都是孩子们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自然现象、科学原理,好奇心让大家尝试去探究问题,家长和老师们会尽力帮助他们找到答案。”平山道小学科学教师刘燕说,“不少孩子将自己的创新成果带到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

2011年,平山道小学建立了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并依据学校的课程特点开展了多种科普研学活动。刘燕告诉记者,全学科科普的理念已在平山道小学落地生根,各科老师在授课时将科普内容有机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每一门课程都可以成为孩子们了解科学知识的渠道。学校还鼓励孩子们亲自实践,展示自己的探索过程,让小课堂成为科学教育的“大舞台”。

点亮灵感,解决问题

在第3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现场的412项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中,大部分作品来自孩子们自己对生活的聚焦。

新疆小伙子组拜日·买斯力木心疼爸爸寒冬时在室外工作辛苦,因此把物联网接入皮衣,通过手机控制外套迅速升温;重庆女孩赵艺锦设计出能“吐硬币”的智能空瓶回收垃圾桶,尝试解决垃圾分类的难题;广东小朋友饶锦航做出的立体晾晒网在雨天可以主动“回家”,让奶奶在晾腊肠时省去了不少麻烦……

来自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在现场专注地与选手对话,并针对作品提问,引导他们展开详述。在他们看来,孩子们的创造潜质尤为可贵。

“孩子和成人的思维大不同,他们往往在生活中产生‘奇思妙想’。”一位评审感触颇多,“科技创新的起点就是兴趣,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实践来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收获很多。”

为“好奇心”注入多种养分

为什么由来自全国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上百位专家学者来担任评审?会不会“大材小用”?会场内,每位评审都给出了相同的答案——“不会。”

“经过严格学术训练的思维和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是不同的,这种面对面交谈的过程,是一个让孩子们感受思维差异的好时机。”一位评审解释道,“如何在思考问题时更有逻辑?如何让自己的研究过程更规范?这种专业化角度可能会对孩子们有一定启发。”

在培育和引导学生科学素养的路上,科学教师的作用非常关键。会场内,各个科技辅导员带来趣味性十足的教学方案与模具,尽情分享着教学理念。

在评审专家看来,社会信息对孩子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们的能力也更多元了。来自校内的正规教育是让孩子们产生科学兴趣、激发自身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各地科技馆、博物馆等场所也给予了孩子们求知的便利。

除了针对作品本身,记者发现,有不少评审专家在对话中注重了解孩子们的知识面,考察他们对“知识产权保护”“节能减排”等社会热点话题的关注程度。

“现在,一些科创企业建设了多种科普研学基地,我们也可以尝试引入社会力量,对孩子们的成长也是一种有益补充。”一位评审表示,“科研成果最终要落地。未来,可以尝试让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让孩子们‘跟踪’一项技术落地的过程,了解社会需求的紧迫感,或许可以让他们对科技创新有更深刻的认识与感悟。”

(记者 李春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西南大学将举行建校120周年系... 人民网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孙竞)今天,西南大学正式发布120周年校庆公告(第一号)。2026年4...
点亮小听众的科学梦想 原标题:点亮小听众的科学梦想   4月15日至16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昆明...
我国首个林草行业大模型研发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智慧林草创新团队近日以DeepSeek大模型为底座,成功研发出我...
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成立 原标题: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成立记者4月15日获悉,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日前在广东阳江技师学院挂牌成...
葛道凯:扎根中国大地 全面汇聚... 2025年是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人民网教育频道联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共同开展策划,推出...
赵险峰:高校要坚持特色发展、各... “教育强国,‘强’的使命任务在高等教育。高校如何做到自强卓越?在我看来,一定要坚持特色发展、各展所强...
教育部:将加快建设国家数字大学 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李依环)教育部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 原标题: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开赛16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在湖南省长沙...
人工智能:如何握好这把“双刃剑... 原标题:人工智能:如何握好这把“双刃剑” 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世界。但它如一把“双刃剑”,既带来巨大机...
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 原标题: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
百余名博士扎根老城区   “感受到了满满诚意!”毕业于厦门大学的博士潘思同,搬进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提供的人才房,看着宽敞明...
“小胖墩”为何越来越多   “我家孩子才9岁,这半年体重增加了20斤”“孩子胖了,非常不喜欢动”……近期,首都儿科研究所成立...
把科技人才“送”到企业创新一...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企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更多创新型科技...
以人工智能服务教育变革   本报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丁雅诵)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为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发展新优势,全...
为青年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   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
大连理工大学:塑造扎根基础学科... 原标题:大连理工大学:塑造扎根基础学科的名师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开展了“数艺交融,创想未来”系列活动。...
小麦基因组完整图谱绘制成功 原标题:小麦基因组完整图谱绘制成功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小麦育种全国重点...
湖南:政策“雨露”浇灌大学生创... 原标题:湖南:政策“雨露”浇灌大学生创业梦想“当全国首支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达5.05亿元的...
吉首大学:“四大行动”促学生全... 原标题:“四大行动”促学生全面发展“原来,制作一斤绿茶竟要56000多颗芽头,茶农要在枝头上采摘56...
人勤春来早 科特派助农忙 原标题:人勤春来早 科特派助农忙“我们刚从洛川调研回来,在那里的苹果树干上发现了一种新病害。”4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