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长分享科技成果转化实践经验
创始人
2025-03-05 23:02:56
0

原标题:高校校长分享科技成果转化实践经验

技术、产业、人才,仿佛三条大江奔流不息,形成一个“川”字。如何在川字中间加上一横,将三者形成整体,凝聚成创新的磅礴力量?

12月26日,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工作会和2024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在江苏南京举行。多位高校校长在会上分享了他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都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科技成果转化的“东风”从哪里来?校长们坦言,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艰难而伟大的事业,需要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智慧,还要进一步加强制度机制建设,为“融合”铺平道路。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而融合的基础,就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指出,做好科技成果转化,要有“从0到1”的创新和改革,要让师生投身原始创新,产出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特别是有价值的成果。“没有‘从0到1’的创新,科技创新的动能就难以为继。”丁奎岭强调。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张立群和丁奎岭想法一样。他强调,高校必须勇担基础研究主力军角色。西安交通大学建设高水平科研基地,聚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实施基础学科专项科技计划,持续支持前沿领域的探索性研究。学校还强化教育部前沿科学技术学科交叉中心建设,建立多学科间的强交叉、广交叉与深交叉,在战略必争领域建设学科交叉科创平台。

高校还要给出好政策,真正鼓励科研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

丁奎岭表示,要破除高校科研和创业的“零和博弈”认知。在他看来,创业和科研,是“1+1>2”的效果。“我们要做好价值引领,让师生把‘做影响和改变世界的事’作为追求。同时,也要建立新的评价机制,让产业界来支持高校培养一批优秀的师生,形成价值闭环,最终实现创业与科研的双循环、双丰收。”丁奎岭呼吁。

为了更好释放科技成果转化动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设立成果转化职称评审序列,单独投放指标;支持科研人员保留3年人事关系离岗创业,赋予科技成果使用权,创办科技型企业及产生的成果可作为岗位聘任、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张新亮说,近两年,有110人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可选业绩条件并晋升职称,其中4人晋升正高职称。

高校自身做足准备后,还要和企业“双向奔赴”。

西安交通大学鼓励校企联合设立基础研究基金,联合开展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学校与企业共同设立基础研究专项,让企业也从事探索性、原创性、前沿性基础研究。也就是说,企业和高校一块出题,一块答题。

张立群还特别呼吁,可以设立校企融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激发企业应用基础研究活力,凝聚服务国家战略合力。

但校企合作,确实不简单。

双方考核评价导向不同、核心诉求不同;高校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不畅,还需进一步破除传统的“甲乙双方、一纸合同、一个项目、一笔经费”合作模式;校企融合的管理运行机制还需健全……

“企业主导什么,怎么主导;校企融合什么,在哪融合,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张立群说。

校地合作,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一环。

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杜江峰说,地方产业发展重大需求驱动的转化,是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中的重要一种。他认为,校地研究机构必然是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四链融合”最紧密的机构,必然采用从基础研究到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再到产业孵化的“一体化”创新模式。浙江大学的校地法人研究院已经协助政府引进企业176家,产值达到45.32亿元。

在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港校区,还有一支特别的办公队伍——政府派出的由25人组成的工作专班。“他们在校办公,牵头深化校企联系,挖掘投资意向,推动产业落地,强化人才服务。”张立群说,这种深度合作在全国高校中都属少见。(记者 张盖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兰州文理学院旅游学院以课程群建...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高等教育正成为激活乡村内生动能的关键引擎。兰州文理学院旅游学院立足西...
重庆举办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双... 本报重庆4月10日电(记者刘新吾)2025年“千校万岗·启航青春”重庆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双选会...
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剧文... 据新华社澳门电(记者齐菲、郭雨祺)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剧文化节近日在澳门开幕,内地及港澳表演艺术...
为西部发展注入人才活水(评论... 从“东南飞”,到“西北栖”,这是西部地区人才工作结出的硕果,更照见广大青年赤诚的家国情怀今天的西部地...
让中华文化在华裔青少年心中生... 近日,英国剑桥大学沃尔森学院李成智礼堂内,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典在庄重的礼乐声中拉开帷幕。乙巳年黄帝...
教育部部署做好2025年高校... 本报北京4月10日电 (记者丁雅诵)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各高校加大征兵宣传进校园工作力度,...
侏罗纪化石揭示棘头动物门起源 原标题:侏罗纪化石揭示棘头动物门起源 动物界包含30余个门级分类单元,它们共同构建了动物演化的基本框...
心电采集有了新方式 原标题:心电采集有了新方式只需佩戴一条精致“吊坠”,就可以在日常活动中进行持续的、不受运动限制的心电...
职业教育:从“热起来”到“香起... 原标题:职业教育:从“热起来”到“香起来”还要几步近日,杨艺杰、曹佳豪、赵智俊三位技师学院的教师因在...
“一根纱线”连起五位院士 原标题:“一根纱线”连起五位院士一根细细的纱线,一头连着福建首个规模超万亿元的纺织鞋服产业;另一头牵...
新型纳米凝胶喷雾 提升水蒸发... 原标题:新型纳米凝胶喷雾 提升水蒸发速率近3倍  记者4月7日从海南大学获悉,该校海洋科学与工程学...
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研发成... 原标题: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研发成功 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
电化学新工艺提取铁更清洁 原标题:电化学新工艺提取铁更清洁  美国俄勒冈大学化学家在9日的《ACS能源快报》上发表论文称,他们...
新研究优化硫族热电材料性能 原标题:新研究优化硫族热电材料性能  当下,能源问题日益严峻,探寻高效、环保的能源转换技术,成为迫切...
细胞能量代谢研究有了新工具 原标题:细胞能量代谢研究有了新工具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席鹏教授团队联合河北大学高保祥教授课题组,成功...
负载型催化剂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 原标题:负载型催化剂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现代化工中,90%以上的生产过程需要催化剂的参与。催化剂的应...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用AI赋能“... 原标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用AI赋能“一站式”学生社区学习疑问、入党入团、参军入伍、勤工助学、简历诊...
中药复方可精准狙击“蜱虫病”病... 原标题:中药复方可精准狙击“蜱虫病”病毒记者8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王涛教授团队发现,由...
甘肃建立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服...   据新华社兰州电(记者白丽萍)2024年春招以来,甘肃人社部门就组织百名专业就业创业指导师走进高校...
实现废旧塑料高效分解转化   本报北京电(记者孙亚慧)近日,一支专注于固废处理的科研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性成果,为废旧塑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