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电(记者孙亚慧)近日,一支专注于固废处理的科研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性成果,为废旧塑料处理开辟了新路径。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油气开发中心马望京等人与清华大学、牛津大学等高校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发表了关于利用微波处理废旧塑料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创新性地运用微波技术,团队成功实现了垃圾填埋场混杂废旧塑料的高效分解与转化,将废弃塑料转变为高附加值的化工原料和燃料,不仅大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还显著地降低了传统处理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
此外,理化所研究团队还在其他专业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关于利用微波处理回收废弃物如聚烯烃塑料、农林废弃物、聚氨酯、生物乙醇等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了微波处理技术在不同类型废弃物、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理论与实践体系。这些研究详细阐述了微波与有机分子相互作用的机理,优化了处理工艺参数,为该技术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凭借在废旧塑料处理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理化所团队已部署了系统的专利体系,涵盖了微波处理设备的设计与制造、处理工艺的优化与控制、产物分离与提纯等多个关键环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废弃物循环利用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一环。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废旧塑料的处理问题愈发紧迫,成为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重要课题。
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中国科学院理化所研究团队与相关企业就这一系列专利进行转让签约,转让金额达2000万元。此次签约不仅是对团队科研成果的认可,也标志着微波处理废旧塑料技术将正式迈向产业化推广阶段。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有望加速技术落地,推动废旧塑料处理行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废旧塑料处理作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微波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望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废旧塑料处理难题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上一篇: 甘肃建立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驿站
下一篇:中药复方可精准狙击“蜱虫病”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