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文理学院旅游学院以课程群建设赋能文旅人才培养
创始人
2025-04-11 09:43:35
0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高等教育正成为激活乡村内生动能的关键引擎。兰州文理学院旅游学院立足西部文旅资源禀赋,以课程链对接产业链、人才链服务振兴链为核心理念,通过构建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课程群,探索出一条教育赋能、产教共生、双向奔赴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新路径。

课程筑基:锻造乡村振兴“金课群”

紧扣建设西部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学院以国家级一流专业旅游管理为支点,打造“一核四柱”课程体系——以《乡村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创新》为核心,构建规划、运营、营销、文化四大支撑模块,形成理论教学、社会实践、数字资源“三位一体”的金课矩阵。

教学团队深挖陇原大地特色资源,开发《乡村旅游产品设计与业态创新》等8门特色课程,其中1门入选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同时,出版《乡村旅游开发与运营管理》等教材2部,开发《乡村旅游操盘手》慕课资源20节,形成“课堂+田野+云端”立体化教学资源库。

课程群建设成果直接转化为产业服务能力,学院师生联合编制的《甘肃省“十四五”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被纳入省级战略,开发的23门培训课程成为甘肃省文旅厅官方推荐资源,组建的省级乡村旅游讲师团,累计服务全省乡村旅游从业者超2万人次。

产教共生:构建协同育人“生态圈”

如何破解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两张皮的难题?学院以“两个贯通”给出答案——

一是贯通课堂与田野——以“合作+自主”双轮驱动,建成1个主体型和3个拓展型教学实践基地,与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兰州市榆中县小康营乡浪街村共建“移动课堂”,实施旺季驻点实训与淡季专题研习相结合的弹性教学机制,近三年累计派出326名学生开展沉浸式实践。

二是贯通师生与行业——组建“课程教师、实践老师、行业导师”构成的综合师资教学团队,行业导师深度参与课程设计、毕业答辩等环节,企业真实项目覆盖85%专业方向课程。

这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培养模式成效明显,学生学科竞赛省级以上获奖数量三年增长120%,毕业生在甘就业率达64%,成为甘肃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生代主力军。

振兴赋能:构建产教融合“服务链”

学院将课堂延伸至乡村振兴主战场,以“真题真做、实岗实战”为原则,构建起“项目孵化-成果转化-产业反哺”的闭环服务体系。三年来,师生团队交出亮眼成绩单:

项目制教学结硕果。对接榆中浪街村、东乡唐蕃云舍等实践基地需求,学生团队完成的《浪街村乡村研学路线设计》《唐蕃云舍沉浸式体验营销宣传》等38份作品被直接采纳,带动合作基地客流量增长超30%。2022届学生设计的乡村土特产品品牌及包装,助力合作农户年销售额突破100万元。

以研促学强本领。教师带领学生完成的14个市州乡村旅游示范村、样板村评估报告获地方政府采纳,师生联合开发的《甘肃乡村民宿数据平台》在9家甲级民宿投入应用,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实战经验,反哺了乡村旅游特色课程群。

教研赋能树标杆。在甘肃定西九居谷地质文化村,师生历时8个月打造的“地质+农耕”研学体系,推动该村入选全国首批地质文化村;指导的白银西峡口获批国家级地质文化村、永靖小茨村获批国家级地学研学路线。三年来,这样的“教学成果转化样本”已培育出8个,其中2家民宿跻身国家甲级,3个村庄成为省级乡村旅游样板。

兰州文理学院的探索证明: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需要打破“教室围墙”,构建“产业链-教育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体系。这种以课程群建设为牵引、以产教融合为抓手、以服务实效为检验的改革模式,不仅重塑了文旅教育形态,更探索出高校深度参与乡村振兴的甘肃方案。未来,随着《乡村旅游课程群2.0》建设的启动,学院将持续为西部乡村振兴培养更多“懂农业、爱农村、善经营”的文旅英才。

(来源:兰州文理学院 文/何瑛)

上一篇: 重庆举办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双选会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兰州文理学院旅游学院以课程群建...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高等教育正成为激活乡村内生动能的关键引擎。兰州文理学院旅游学院立足西...
重庆举办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双... 本报重庆4月10日电(记者刘新吾)2025年“千校万岗·启航青春”重庆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双选会...
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剧文... 据新华社澳门电(记者齐菲、郭雨祺)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剧文化节近日在澳门开幕,内地及港澳表演艺术...
为西部发展注入人才活水(评论... 从“东南飞”,到“西北栖”,这是西部地区人才工作结出的硕果,更照见广大青年赤诚的家国情怀今天的西部地...
让中华文化在华裔青少年心中生... 近日,英国剑桥大学沃尔森学院李成智礼堂内,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典在庄重的礼乐声中拉开帷幕。乙巳年黄帝...
教育部部署做好2025年高校... 本报北京4月10日电 (记者丁雅诵)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各高校加大征兵宣传进校园工作力度,...
侏罗纪化石揭示棘头动物门起源 原标题:侏罗纪化石揭示棘头动物门起源 动物界包含30余个门级分类单元,它们共同构建了动物演化的基本框...
心电采集有了新方式 原标题:心电采集有了新方式只需佩戴一条精致“吊坠”,就可以在日常活动中进行持续的、不受运动限制的心电...
职业教育:从“热起来”到“香起... 原标题:职业教育:从“热起来”到“香起来”还要几步近日,杨艺杰、曹佳豪、赵智俊三位技师学院的教师因在...
“一根纱线”连起五位院士 原标题:“一根纱线”连起五位院士一根细细的纱线,一头连着福建首个规模超万亿元的纺织鞋服产业;另一头牵...
新型纳米凝胶喷雾 提升水蒸发... 原标题:新型纳米凝胶喷雾 提升水蒸发速率近3倍  记者4月7日从海南大学获悉,该校海洋科学与工程学...
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研发成... 原标题: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研发成功 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
电化学新工艺提取铁更清洁 原标题:电化学新工艺提取铁更清洁  美国俄勒冈大学化学家在9日的《ACS能源快报》上发表论文称,他们...
新研究优化硫族热电材料性能 原标题:新研究优化硫族热电材料性能  当下,能源问题日益严峻,探寻高效、环保的能源转换技术,成为迫切...
细胞能量代谢研究有了新工具 原标题:细胞能量代谢研究有了新工具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席鹏教授团队联合河北大学高保祥教授课题组,成功...
负载型催化剂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 原标题:负载型催化剂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现代化工中,90%以上的生产过程需要催化剂的参与。催化剂的应...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用AI赋能“... 原标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用AI赋能“一站式”学生社区学习疑问、入党入团、参军入伍、勤工助学、简历诊...
中药复方可精准狙击“蜱虫病”病... 原标题:中药复方可精准狙击“蜱虫病”病毒记者8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王涛教授团队发现,由...
甘肃建立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服...   据新华社兰州电(记者白丽萍)2024年春招以来,甘肃人社部门就组织百名专业就业创业指导师走进高校...
实现废旧塑料高效分解转化   本报北京电(记者孙亚慧)近日,一支专注于固废处理的科研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性成果,为废旧塑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