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立德树人新格局 培养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
创始人
2025-03-06 13:21:38
0

原标题:构建立德树人新格局 培养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面向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全面系统部署。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核心课题,以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为牵引,加快构建立德树人新格局,着力完善立德树人机制,努力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

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高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就精神之魂。

要精研深悟理论真谛,着力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的体系化建构和学理化阐释。重点研究我们党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的原理性理论成果,把握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在深学细思中感受真理伟力、筑牢信仰根基。深入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刻揭示蕴含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学生在融会贯通中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容体系。

要充分彰显真理力量,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全面提升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教育质量。一方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充分发挥高校学科和人才优势,协同相关部门力量,着力推进教学资源开发和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统筹开展统编教材、配套课件、示范讲义、集体备课、实践研修、研究阐释等工作,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由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转化。另一方面,在讲深讲透讲活上下功夫,透过马克思主义魂脉讲清楚理论的原创性贡献,透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讲清楚理论的民族性特质,找准学生的理论兴趣点、兴奋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内容转化,充分利用不同载体和形式,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论述有机融入各类宣传教育,健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路径,常态化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宣讲巡讲,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品牌,不断增进党的创新理论对青年学生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引导学生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不断增强思政引领力,推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质,以确保教育强国建设正确方向,汇聚教育强国建设磅礴伟力。

要充分发挥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关键作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构建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内容体系、话语体系,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主渠道”与“主阵地”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推动学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要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全面把握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改革创新的本质内涵和实践要求,加强对不同学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分类指导与精准施策,把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任务要求贯穿大中小学各学段,构建一体贯穿、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序高效、整体优化、协调发展。

要运用好实践育人大课堂,从课程建设、内容设置、目标分解、方法创新、考核评价等方面着手,推动思政“小课堂”与实践“大课堂”相衔接,推动价值引领、实践体验、环境营造各环节相贯通。通过落实学分认定、纳入教师工作量等方式,引导学校领导干部、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担任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推动形成师生同学、同研、同讲、同行的生动局面,与部队、企业、社区、乡村等单位结对共建,汇聚校地、校企、校校育人合力,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要大力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紧紧围绕涵养高尚师德师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着力以教育家精神铸就师魂、增强师能、建优师范,打造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为加强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

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聚焦全面发展这一关键要求,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提升立德树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要明确德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首要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铸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各环节,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

要在智育基础上,加快补齐体育、美育短板。充分发挥体育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推动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推动知识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健全完善体育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增加体育锻炼场地设施供给,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运动习惯,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充分发挥美育潜移默化、浸润人心的作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发掘优质美育资源,丰富拓展美育的维度和内容,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新趋势,聚焦新质生产力和新发展理念,拓展和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创新劳动教育方式,因地制宜加强劳动教育的整体设计与内容供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不断提升劳动能力和素养。要坚持点面结合、统筹推进,将“五育”并举有机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教育教学各环节、“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各领域,切实以立德树人新格局为学生全面发展培根铸魂、奠基赋能。

(作者:李忠军,系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京交通大学第十四届创意文化节... 人民网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郝孟佳)22日,北京交通大学第十四届创意文化节在北交大建筑与艺术学院开...
教育部召开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工作... 人民网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李依环)据教育部消息,5月21日,在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召开一周...
全国首个人参科技小院集群在吉林... 原标题:全国首个人参科技小院集群在吉林启动建设5月22日,记者从吉林农业大学获悉,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
《教育强国——土木建筑类大学行... 人民网北京5月22日电 日前,新时代土木建筑类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大会在北京建筑大学召开。会上,《教育强...
在这所学校,“生态绿”成为新潮... 原标题:在这所学校,“生态绿”成为新潮流   初夏时节,湖南理工学院的一场特殊的党员教育活动在长江边...
大规模人群非接触式高精度房颤诊... 原标题:大规模人群非接触式高精度房颤诊断实现  记者22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陈彦教授研究团...
西北工业大学与西安工业大学签署... 人民网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李昉)为进一步探索“双一流”建设高校与省属高校对口帮扶机制,近日,西北...
全面推进数智技术赋能教育变革 原标题:【光明论坛】全面推进数智技术赋能教育变革通过水下机器人作业虚仿实践平台,船舶工程专业的学生可...
武汉大学举办於可训小说创作研...   本报电(记者张鹏禹)近日,“於可训小说创作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办。活动由武汉大学文学院主办,武汉...
氯硅烷精馏提纯工艺点“石”成“... 原标题:氯硅烷精馏提纯工艺点“石”成“金”记者日前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化工学院科研团队将矿石中的硅元...
新职业涌现 新赛道开辟(四...   搭配服装、布置场景,旅游的乐趣和明媚的心情,在清脆的快门声中被相机记录下来,化作朋友圈的九宫格…...
林业院校校长齐聚北林大 共话林... 人民网北京5月19日电 日前,以“践行教育强国战略 林业教育的创新与突破”为主题的第六届全国林业院校...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人民网北京5月21日电 日前,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研讨会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举行。来自北...
最新观测数据揭示银河系古老天体... 原标题:最新观测数据揭示银河系古老天体“秘密”  近日,清华大学李菂团队联合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等...
新型基因编辑工具精准嵌入完整基... 原标题:新型基因编辑工具精准嵌入完整基因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博德研究所刘如谦团队联合哥伦比...
全球首例人类膀胱移植手术成功 原标题:全球首例人类膀胱移植手术成功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健康中心和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的外科医...
人形机器人能否走进千家万户 原标题:人形机器人能否走进千家万户 从泰山上执行垃圾清运任务的“机器狗”,到春晚舞台上扭秧歌的人形机...
科学家成功解析全球雪豹遗传结构 原标题:科学家成功解析全球雪豹遗传结构  记者5月19日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胡义波...
大连理工大学:年轻双手传承古老... 原标题:大连理工大学:年轻双手传承古老技艺“满族刺绣实用性很强,在日常生活用品和服饰上随处可见,其中...
探秘细胞再生,“生物界孙悟空”... 原标题:探秘细胞再生,“生物界孙悟空”飞入太空前段时间成功发射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有一些“神秘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