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效果,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形势所求、事业所需。
准确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第一,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就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总体国家安全观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安全工作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方针原则。实现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教育的出发点、落脚点。第二,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丰富。总体国家安全观,不仅包括政权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还包括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生物安全、太空安全、极地安全、深海安全等,就其内涵来说,是指全部意义上的全视角、全方位、全领域的国家安全。第三,全民教育是实现国家总体安全的基础,是提高人们对国家安全认识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使全社会、全国各族人民树立强烈的国家安全意识,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共识,养成维护国家安全的行动自觉。只有人人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基础,才能有人人维护国家安全的自觉行动,才能筑起维护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
把握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对象是“全民”,包括各行业、各类人员,不能有遗漏、有死角。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在强调广泛性、全覆盖的同时,也应强调对不同人员教育的针对性。一是大中小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学生阶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底塑形的时期,正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时期。对于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更多应着眼于培养树立强烈的国家安全意识,打牢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基础。二是特殊领域、重要岗位人员的国家安全教育。由于工作职业、工作岗位的重要性,对这类人员教育应从战略层面、国家安全、忠于祖国和人民的维度去考量,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把握时代方位,着力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把维护国家安全教育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融入工作具体环节、流程的明确规定与要求中,通过持续不间断的教育引领,提升人们维护国家安全的自觉意识。三是一般行业和群众的国家安全教育。应着眼于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实践与生活,着眼于高度的警惕与自觉性,树牢维护国家安全与防护自身安全的意识,避免和杜绝因自己的麻痹大意或松懈侥幸而损害国家利益。
创新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形式。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这需要我们在多方面努力:一是建立合作机制。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主动作为,积极组织和参与机关、部队、企业、学校等单位的国家安全教育各项活动,筹措建立合作机制,定期开展活动。如定期参观、定期交流、定期联谊,合作机制内的各单位应相互提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资源、智力支持等。二是坚持创新发展。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坚持创新发展,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立足各行业的特色,充分开发新技术并运用于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充分调动人们参与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积极性、创造性,拓展以“行业里的国家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各种实践活动。比如,开展以自觉维护国家安全为主题的故事会、演讲比赛等。通过活动,提升人们维护国家安全的自觉意识、忧患危机意识、职业责任意识等。三是打造特色品牌。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发展,可以建设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基地作用,广泛开展群众性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活动,着力打造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系列活动品牌。活动要立足实际、便于组织、突出主题、注重实效。充分利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全民国防教育日等契机,把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全民国防教育等教育内容结合起来,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数字化,推出具有地区性、行业性、单位特色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AI+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数字化教育。
(作者:孔炜良,系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副教授)
上一篇:人工智能:如何握好这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