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毕业生齐同学:我平时成绩属于中等偏上,竟然进了自己想都不敢想的梦校!我害怕跟不上节奏、成绩垫底,怎么办?
答:老师特别能理解你的这种既兴奋又忐忑的心情。这是面对新环境时很自然的“成长性焦虑”。不妨换个角度看:把“我害怕跟不上”转化为“我正在主动适应新挑战”,这样的积极暗示能帮你更好地调整心态。
中考的出色发挥恰恰证明了你拥有优秀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学习能力,这些都是高中阶段非常宝贵的品质。建议你利用暑假做个简单的职业兴趣测评;整理初中各科学习心得,明确自己的优势学科;联系学长学姐了解真实的校园生活。
初三毕业生许同学:我中考失利,这几天都觉得自己很差、很失望,怎么能重建自信?
答:理解你当下的失落与不甘,面对这样的结果,产生自我怀疑和失望情绪是很自然的反应。
首先,理性看待中考。中考本质上只是一次阶段性检测,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其结果并不能全面定义你的能力,更无法决定你未来的人生。其次,用有序的行动缓解情绪内耗。当情绪难以平复时,让自己“忙起来”是走出负面情绪的有效方式:制订暑假计划,比如每天安排固定的运动时间(跑步、游泳等);承担一些家务,晚饭后和家人散步交流,在与生活的连接中获得踏实感;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预习高中课程,为新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尝试培养一个新爱好,在探索和实践中重新感受自己的能力,逐步重建对自我的认知。
初三毕业生李同学:我中考滑档了,到了一个民办高中,我家的经济条件一般,我觉得很内疚。
答:老师能感受你心里的沉甸甸——心疼爸妈的不易,又怪自己没发挥好,这种滋味肯定不好受吧?为学费辗转难眠的你,已经悄悄长大了。爸妈是打心底信你不会辜负这份滚烫的爱,信你换个起点也能跑出自己的精彩。他们没说出口的是:“孩子,别怕,我们陪你闯。”
老师见过太多后来居上的故事,幸运不过是努力的伏笔。早读多记个单词,晚自习多解道题,周末多整理份笔记。这些看似细碎的努力,终会让你发现:起点的差距,早已被你跑成惊艳的距离;咬牙坚持的瞬间,都成了托你向上的力量。
家长田女士:我对女儿的中考成绩很不满意,失眠了好几天,都不知道每天怎么面对孩子了,该怎么办?
答:您如何面对挫折,孩子都看在眼里。首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关键的第一步)。给自己时间和空间去消化,区分“对结果的失望”和“对孩子的爱”。要时刻提醒自己,你对成绩不满意,但绝不是不爱孩子或否定孩子整个人。你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而成绩只是一次考试的结果。
其次,选择合适的时机和环境,主动破冰,坦诚沟通。建议以“我”的感受开头表达共情,让孩子知道情绪被看见了。也别忘记倾听孩子的心声,即使她说得不多或者有抱怨。最后把对话焦点从“过去的结果”转向“未来的规划”,基于孩子的实际情况,重新设定更现实、更具建设性的期望。
家长陈先生:孩子录取结果出了后一下子松懈了,该怎么调整状态?
答:孩子经历初三冲刺后进入“目标真空期”,这种既松懈又焦虑的状态很常见。您敏锐的观察是帮助孩子的第一步,但也要避免过度关注和唠叨。让孩子从高压中恢复元气,在相对自由中发现内在动力和兴趣,为高中蓄积心理能量。
允许“慢下来”,但不陷入“停滞”。与孩子坐下来平等沟通,制订“小目标+大自由”计划。每天安排完成1到2件轻松但有意义的小事,如阅读、运动等。其余时间,允许孩子自由安排,鼓励孩子捡起因备考搁置的爱好,或尝试新鲜事物。若孩子不抵触,可以少量、轻松地接触高中知识(如看相关纪录片等),重点是激发好奇,消除陌生感。
家长方女士:孩子的两个好朋友原来成绩不如他,中考发挥很好超过孩子很多分。孩子现在的情绪很复杂,该怎么帮助孩子?
答:您应认识到这是一次教会孩子如何面对不如意、如何管理复杂情绪、如何认识真正的自我价值、如何在逆境中奋起的机会。
先创造安全私密的环境,专注倾听孩子表达难过、不甘甚至嫉妒的情绪,不打断、不评判,可以用“这很正常,说明你在意自己”等话语共情,接纳孩子。然后用温和的语气,引导孩子。帮助孩子理解中考有偶然性,人生是长跑,未来取决于自身努力;强调他的独特优点和价值,将注意力从“和别人比”转向“如何提升自己”,引导他在思考心态和方法等方面可改进之处。
杭州市钱江新城实验学校老师
甘少杏、晏春宇、楼春莹、缪文玲、沈懿程、孙英才
上一篇:抚州一高校严正声明!
下一篇:关于校外培训消费安全的温馨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