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盛世清北十余年专注清北硕博辅导的经验来看,考研真题是备考过程中极具价值的资料,它犹如一面镜子,能清晰映照出考试的重点、难点以及命题趋势。对于报考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相关专业的考生而言,深入剖析过往真题,从中汲取备考经验与方向,是提升复习效率、增加考试胜算的关键所在。下面将结合 2019 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考研真题,为大家详细解读考点并分享针对性备考策略。
2019 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解析与备考策略
简答题
-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科学的?(可结合恩格斯“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的角度。)
- 考点分析:此题考查对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其科学性的论证,涉及马克思主义的定义、本质特征以及与工人利益的关系等核心要点。
- 备考策略:复习时要精准记忆马克思主义的定义,深入理解其阶级性、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等本质特征。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需从其理论来源、研究方法、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等多方面进行掌握,并学会结合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观点进行论证。
真理与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
- 考点分析:本题聚焦于哲学领域中两组重要概念的辩证关系,要求考生理解真理与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各自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 备考策略:梳理真理与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基本概念,通过举例分析它们在不同领域(如科学研究、社会发展、个人生活等)中的体现。重点掌握它们辩证统一的具体表现,如真理是价值实现的前提,价值引导真理的发展等,并学会运用辩证思维进行分析和阐述。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关系
- 考点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与客观世界关系的重要原理,考查考生对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内涵的理解,以及二者辩证统一关系的把握。
- 备考策略:深入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概念,明确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通过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如科技创新、社会发展等),加深对二者辩证统一关系的认识,并学会运用这一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
从社会基本矛盾的角度,分析我国的改革
- 考点分析:此题将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与我国的现实改革相结合,考查考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掌握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内涵及其运动规律,并理解改革与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
- 备考策略:系统复习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了解其在不同社会形态中的表现和作用。关注我国改革的历史背景、进程和成就,分析改革是如何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通过对比不同阶段的改革措施,总结改革的规律和经验,提高运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解,要求考生掌握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 备考策略:深入学习实践的概念、形式和特点,理解实践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是社会关系的形成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通过分析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如经济活动、政治斗争、文化交流等),说明它们都是实践活动的具体表现,从而加深对社会生活实践本质的认识。
科学技术对社会进程的作用
- 考点分析:此题考查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求考生了解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变革、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 备考策略:梳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脉络,分析不同时期科学技术对社会进程的影响。关注当代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如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思考它们对社会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同时,要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双重性,学会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的作用。
论述题
-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内容和意义
- 考点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考查考生对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基本概念、理论内容和历史意义的全面掌握,要求考生能够准确阐述这两个理论的核心观点,并分析它们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本质和推动社会变革方面的重要作用。
- 备考策略:系统复习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相关知识,包括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价值量决定、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等核心概念和原理。深入理解这两个理论如何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如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等。结合历史和现实案例,分析这两个理论对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20 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的影响
-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 20 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要求考生从多个角度分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 备考策略:了解 20 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包括俄国十月革命、中国革命等重要事件。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在政治上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榜样;在经济上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探索了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在文化上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关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对当代世界格局的影响,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019 年北京大学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考研真题解析与备考策略
简答题
-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 考点分析:考查对毛泽东思想这一重要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的掌握,要求考生能够准确概括毛泽东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党的建设等方面的主要观点和理论贡献。
- 备考策略:系统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各个组成部分,梳理其主要内容和逻辑框架。通过阅读毛泽东的经典著作和相关历史文献,加深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和认识。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践,分析毛泽东思想在实际中的应用和指导作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纲领和三大法宝
- 考点分析:本题聚焦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键理论要点,考查考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任务、领导力量、依靠力量以及实现革命胜利的战略策略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 备考策略:准确记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纲领和三大法宝的具体内容。理解总路线与基本纲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历史案例,说明三大法宝是如何相互配合、共同推动革命胜利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相互关系
- 考点分析:考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继承与发展关系的理解,要求考生能够从理论渊源、历史背景、核心内容等方面分析二者的内在联系。
- 备考策略: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分析两大理论成果在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上的一致性,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通过对比分析,把握两大理论成果的异同点,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进程的认识。
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进程
-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一国两制”这一重要理论和实践模式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了解“一国两制”的提出背景、内涵、在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实践以及对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意义。
- 备考策略:梳理“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掌握其基本内容和核心要点。关注香港和澳门回归后的实践情况,分析“一国两制”在维护国家主权、促进港澳繁荣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结合台湾问题的现状,思考“一国两制”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主要“左”右倾主义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 考点分析:考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出现的错误思想倾向的认识,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左”倾和右倾主义思想的主要表现、危害以及代表人物,从中吸取历史教训。
- 备考策略:学习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中“左”倾和右倾主义思想的具体案例,分析其产生的根源、主要观点和错误表现。了解不同时期“左”倾和右倾主义思想对革命和建设事业造成的危害,如大革命时期的右倾投降主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左”倾冒险主义等。记住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相关事件,通过反思历史,提高对正确思想路线的认识和坚持。
材料分析题
题目材料:1958 年 11 月 7 日。这一天,湖北当阳县跑马乡党委书记召开全村乡民大会。在会上,党委书记神采奕奕地宣布:“今天,也就是 11 月 7 日,是我们全乡社会主义结束之日。明天,也就是 11 月 8 日,是我们乡大喜日子。从此,我们乡进入了伟大的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就是财产不分你我,一切按公有制的需要重新分配。” 乡领导还没说散会,乡民们已一哄而散,直奔乡镇小店。在小店里,见什么拿什么。小店货物被洗劫一空后,那些没得到财物的人就联合起来,直冲当地比较富裕的家。把别人家的东西全部掏空,胆子小的就偷邻家的鸡狗,当场活杀吃掉。邻家见之也不动怒,大步跑到田间割乡里的农作物。财产共有,小孩子也不分你的我的了,只保留一条:老婆还是自己的。这位乡党委书记说:不过这一条还得请示上级。
题目: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谈谈你的认识和看法。
- 考点分析:本题要求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对材料中反映的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考查考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理解和运用水平。
- 备考策略:首先,要准确识别材料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出现的“共产风”错误倾向。然后,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原理,分析这种错误倾向产生的根源、危害和教训。结合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正确理论和政策,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政策等,说明如何避免类似错误,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健康发展。在分析过程中,要注重逻辑清晰、观点明确,运用具体史实进行论证。
论述题
-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
- 考点分析:考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要概念的理解和把握,要求考生能够准确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内涵、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培育和践行。
- 备考策略: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层面)的具体内容,理解每个层面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相互关系。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内在联系,认识其在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风尚、促进国家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结合实际生活,思考如何在个人行为、社会活动和国家政策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内容?这些制度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认识和理解,要求考生能够全面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内容,并从理论依据、历史背景、现实需求等方面分析这些制度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 备考策略:系统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各个方面,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的体制机制等。深入研究这些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如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制度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分析这些制度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它们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结合当代中国的发展实际和国际比较,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和强大生命力。
结语
通过对 2019 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考研真题的详细解析和备考策略分享,希望能为备考北京大学的考生提供有益的参考。在备考过程中,考生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和理解,把握重点和难点内容,同时关注时事热点,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多做真题、模拟题,不断总结答题技巧和方法,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盛世清北相信只要考生坚持不懈地努力,掌握科学的备考方法,就一定能够在考研中取得优异成绩,实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