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如何开展综合高中班试点?一起来了解……
创始人
2025-07-22 01:37:49
0

2022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探索发展综合高中。2023年8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要“增加普高学位供给、扩大优质普高教育资源总量”“积极发展综合高中,推进职普融通”。我市开展综合高中班试点情况如何?一起来了解:

一、开设综合高中班试点目的与意义。综合高中班试点是实现高中阶段职普教育融通的重要载体,有助于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给学生和家长提供更多选择和路径。按照陕西省教育厅的整体部署,2024年,我市首批3所中职学校纳入综合高中班试点,今年我市综合高中班试点范围有序扩大,选报综合高中班试点的考生,可以填报本招生单元所有下达招生计划的综合高中班志愿。

二、综合高中班试点的模式。开设综合高中班的中职学校需与我市范围内普通高中学校联合开设,以签署联合办班协议的方式,明确培养目标、教学模式、管理方式、运行机制、考核标准等,并纳入全市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统一管理。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要求,开足开齐普通高中相关课程,原则上普通高中课程使用普通高中教材,选用版本与同区域普通高中保持一致;同时须开设1门职业教育课程,并提前向社会公布新生入学后可注册普通高中学籍(联办的普通高中),在综合高中班试点的中职学校就读完成高中阶段学习。学生可在高二前自愿申请转换学籍(仅限1次),转换在高二学年开始前完成转换后注销原学籍;综合高中班的学生不得转入普通高中学生按注册学籍类型享受对应国家资助,学籍转换后按新类型享受,不得重复领取

三、综合高中试点班学生就学通道。注册普通高中学籍的学生完成普通高中必修课程与相关职业技能课程,由综合高中学校发给普通高中毕业证书,注册中职学籍发给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符合我省高考报名条件的综合高中毕业生可参加统一高考和陕西省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分类招生考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李子坤:用一束微光照亮援疆教坛 2023年2月,河北教师李子坤怀揣着教书育人、奉献边疆的梦想,从古城保定出发,踏上了援疆之路。如今,...
优质灵动的教室空间怎样打造 一间布置科学、充满温度与创意的教室,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然...
幼小衔接怎么做?师生家长一起看 新学期的大门已经打开,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是一次校园环境的改变,更是一次心灵的蜕变与成长的飞跃。幼小...
世纪天鸿新版“小鸿助教”重磅发... 9月5日,世纪天鸿推出教育科技领域重磅产品“小鸿助教”最新版本,凭借AI个性化出题、个人知识库与AI...
“清单式”帮扶让就业服务不断线 “清单式”帮扶是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再完善的重要起点 高校毕业生就业近年来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重点议题。最近...
做好师资调配,科学应对人口波动 近期,江西、湖南、安徽等地以学科调剂、进城选调、跨系统安置等方式推行教师转岗分流,应对生源锐减导致的...
广东省名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42亿元!“十四五”时期中央财... 9月5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一年来教师队伍建设进展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十...
复旦、交大教授推荐的「上海心理... 一、心理问题已成青少年与家庭的“隐形压力” 近年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多位心理学与医学教授在公开...
自贡高新区“开学第一课”:赓续... 9月4日,自贡高新区走进绿盛实验学校,精心组织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开学第一课”。本次活动作为高新区纪念...
小学一年级语文《选词填空》专项... 选词填空练习1 ,查看大图 选词填空练习2 1、 和 禾 ( )气 ( )苗 ( )田 ( )好 2...
安徽省阜阳市部分学校2025-...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新版英语教材真有那么难?“越用... 才刚开学,就有机构又开始在网上制造新一波焦虑,发布如“高考英语配音员吐槽教材难”“三升四的家长崩了,...
全国多地推行义务教育“阳光分班... 全国多地推行义务教育“阳光分班” 均衡分配学生和师资 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记者齐琪)记者4日从教...
加强专业自然教育营地建设 (来源:团结报) 转自:团结报 自然教育营地作为素质教育的载体,为培养青少年对环境的关注和责任感、推...
吴中“开学第一课”法治种子播心... 本报讯(通讯员 孟璐珺)新学期伊始,苏州市吴中区司法局在全区范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开学第一课”法治...
把人工智能教育办成愉快的教育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作者:熊璋 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中小学信息科技教材研究) 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