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本报记者调查,进入暑假,不少家长选择花钱为孩子请个大学生陪伴学习、带领运动、参与社会实践,大学生提供的多元化陪伴服务需求旺盛,多个社交平台上相关话题如“大学生伴读”“大学生带娃”持续走热,市场供需两旺。
放假期间“神兽”出笼如何管,一直是让不少家长“头疼”的难题。特别是不少托管机构不规范、费用高,传统公益性托管或家政服务只能在看管写作业或照看起居中二选一,活动内容相对单一,难以满足家长和孩子的多层次需求,“大学生陪读”便成了高性价比的选择。
对家长来说,“大学生陪读”价格相对合理,能帮助解决学习难题,进行日常情感交流与陪伴,在寓教于乐中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是高质量的陪伴。对大学生来说,运用所学专业与知识优势,辅导孩子功课,既能将专业知识技能转化为实际价值,又可获得一定回报。这种互利共赢的劳务关系,折射出“托管真空”下,社会对弹性化教育与家政服务需求的升级。
高质量看护成了“刚需”,相关服务也不应止于“临时解渴”。首先,多数“大学生陪读”为自发形成的劳动关系,存在中介不规范、信息不对称、人员资质难界定、权责难明晰等问题,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其次,育儿不是家庭“私事”,而是全社会需要关注和参与的“大事”。前不久,湖南衡阳市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每天有将近100名无看护儿童滞留在馆,有家长点完外卖让孩子待一整天,多地图书馆也发文批评“家长甩手放娃”现象,呼吁保持安静。这要求家长管好自己孩子的同时,也指向政府、企业、社区等多元主体,共同在托管服务普惠性、覆盖面、可持续上下功夫,一同对抗假期“教育焦虑”,减轻家庭后顾之忧。最后,儿童成长陪伴等需求增多也提醒我们,在技术迭代、推进智慧教育的背景下,也该想想,如何与孩子共同参与实践和体验,以保持教育温度。
当然,无论是官方还是个人,我们乐见更多“新型带娃模式”兴起,也期望其走热之余体现出社会文明进步的应有之义。
(晋钰佳)
下一篇:工行萌娃卡 储存宝贝最可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