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大434国际商务考研真题以及答案
名词解释:
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购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它涵盖了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当前全球价值链呈现出多维度的发展特征,比如从产业分布来看,不同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程度和位置有所不同,制造业中的电子信息产业等往往具有高度的全球价值链整合度,从研发设计到零部件生产、组装等环节分布在全球多个地区。在参与主体方面,不仅有大型跨国企业主导,中小企业也通过专业化分工等方式嵌入其中。对于国家和企业而言,嵌入全球价值链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能够促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企业可以利用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挑战,如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技术溢出效应的不确定性等。同时,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也较为复杂,包括市场型、模块型、关系型、俘获型和层级型等多种治理方式,不同的治理方式影响着价值链上各主体的权力关系和利益分配。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签订协议或条约,逐步消除贸易壁垒和要素流动障碍,实现商品、服务、生产要素等的自由流动,进而协调产业、财政、货币等政策,形成一个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多种形式,按照一体化程度从低到高依次为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和完全经济一体化。优惠贸易安排是较低级和松散的形式,对全部或部分商品实行关税优惠;自由贸易区则是在区内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但各成员保持独立的对区外关税;关税同盟比自由贸易区更进一步,除内部取消关税外,还统一对区外的关税;共同市场在关税同盟基础上,允许生产要素在成员间自由流动;经济同盟则要求成员在经济政策上进行协调,如财政、货币等政策;完全经济一体化是最高形式,实现区域内经济、政治等全方位的统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促进了区域内贸易和投资的增长,加强了成员间的经济合作与依存,同时也对区外国家和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机遇。
一价定律是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是指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且不考虑交易成本等因素,同一种可贸易商品在不同地区的价格经过汇率调整后应该是相等的。其核心思想是,由于商品的可贸易性,套利行为会使得商品价格在不同市场间趋于一致。例如,假设有一种商品在 A 国的价格为 P_A,在 B 国的价格为 P_B,两国货币汇率为 e(直接标价法,1 单位 B 国货币兑换 e 单位 A 国货币),根据一价定律,P_A = e×P_B。如果出现 P_A ≠ e×P_B 的情况,就会存在套利机会,投资者会在价格低的市场买入商品,在价格高的市场卖出,从而使价格差异逐渐消除,最终回归到一价定律所描述的状态。然而,在现实经济中,一价定律的成立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如贸易壁垒的存在,包括关税、配额等,会阻碍商品的自由流动;交易成本的存在,如运输成本、信息成本等,会影响套利行为的发生;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如垄断企业的定价策略等,也会导致价格偏离一价定律。尽管如此,一价定律仍然是理解汇率与商品价格关系的重要基础,对汇率决定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等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出口管制是指国家通过法律法规等手段,对本国出口的商品、技术、服务等进行管理和限制的制度。出口管制的目的主要包括维护国家安全,防止敏感技术和武器装备等出口到对本国安全构成威胁的国家或地区;保护国内稀缺资源,避免过度出口导致国内资源枯竭;保障国内市场供应,防止某些重要商品大量出口影响国内市场价格和供应稳定;履行国际义务,如根据国际公约或双边协议,对特定商品或技术进行出口限制等。出口管制的对象通常包括战略物资及相关的尖端技术和先进技术资料,如军事装备、核技术等;国内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及国内市场供应不足的某些必需品;为了限制进口国的某些行为而实行的出口管制,如对实行种族歧视政策的国家的出口管制等。出口管制的措施主要有出口许可证制度,即出口商必须获得政府颁发的许可证才能出口特定商品;出口配额制,对某些商品的出口数量进行限制;出口禁运,完全禁止某些商品的出口等。出口管制对国际贸易格局和相关国家的经济政治关系有着重要影响,一方面,它可以维护出口国的国家利益和安全,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引发贸易摩擦和纠纷,影响国际贸易的自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