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养娃,这些真金白银的政策值得关注(服务窗)
创始人
2025-09-02 09:02:14
0

  近年来,国家积极出台多项政策,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近期,聚焦育儿补贴、免费学前教育、托育服务等方面又有不少新举措,旨在进一步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做“加法”,这些“红包”直达个人——

  育儿补贴每孩每年3600元。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育儿补贴发放渠道为申领人或者婴幼儿的银行卡或其他金融账户,并且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中央财政设立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项目“育儿补贴补助资金”,今年初步安排预算900亿元左右。

  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生育津贴即俗称的“产假工资”,是对职业女性因生育休产假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经济支持。截至目前,20个省份(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现了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确保参保人在生育期间第一时间得到经济支持。

  做“减法”,这些负担进一步减轻——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即幼儿园大班)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适龄儿童,公办民办幼儿园均可享受,预计今年秋季学期将惠及1200万人左右。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覆盖面更广。涉及子女养育的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主要有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及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其中,前者指从婴幼儿出生的当月至满3周岁的前一个月,可按每个婴幼儿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后者则覆盖学前教育至全日制学历教育,即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乃至博士研究生教育阶段,均可享受每名子女每月2000元定额扣除。

  做“乘法”,这些配套服务更贴心——

  支持家门口上普惠托班。今年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加快构建以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为枢纽,以托育机构、社区嵌入式托育、幼儿园托班、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等为网络的“1+N”托育服务体系。随着我国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驶入快车道,越来越多的育儿家庭将享受到更加便捷、优质、可负担的托育服务。

  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各省(区、市)普遍延长产假至158天及以上,均设立15天左右的配偶陪产假、5—20天不等的父母育儿假,通过多种举措保障法律法规规定的产假、生育奖励假、陪产假、育儿假等生育假期落实到位。

  此外,提高生育医疗费用保障水平、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以及一些地方提高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等举措,也有利于进一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让政策普惠效果更加可感可及。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02日 13 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给我们代数学课的语文老师教我们... 这将是一篇毫无逻辑感的流水账,仅仅是为了把老师们按照在记忆中的排布顺序给记下来,朴朴素素或能显其美好...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发布20...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在全社会营...
2025年国家税务总局致全国税... 值此全国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国家税务总局谨向服务税收工作大局、默默奉献在税务系统教育培训岗位上的...
关于转发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关于邀请参加2025 博士生国际招生面试 交流会”的通知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及研究生同学: 由中国教...
2025年“法考”忻州考区服务... 2025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客观题考试忻州考区“服务指南” 2025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客观题考...
致敬第41个教师节|讲述10位... 新京报讯(记者杨菲菲)第41个教师节即将来临。教育部召开的2024年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部署会中,将“重...
传授技艺 传承匠心(记者手记) 黄 超 在薄宜勇身上,我们看到了“良匠之师”的模样:既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又是敢于创新的实践者。4...
为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 本报北京9月10日讯(记者 高毅哲 林焕新)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
今天如何定义好老师? 鲁网9月9日讯(记者 王玉龙)什么是“好老师”?每个人或许都有不同的看法,每个时代或许也都有不同的认...
【地评线】河声丨躬耕教坛育桃李... 据9月9日新华社报道,在第四十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全国...
我省2025年秋起逐步推进实施... (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孙思琪)日前,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联合印发《关于贯...
“五育”并举推进大学生积极心理... □ 胡明慧 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
【光明论坛】让思政教育焕发更蓬...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光明论坛】    开学第一课,从思政课启程。不少学校将英雄老兵...
守护乡村孩子的“红柳” 原标题:守护乡村孩子的“红柳”新学期开学,已近花甲的刘玉忠,一如往常,骑着自行车早早来到学校,站在校...
破解暑期托管难题 校园变身“...   新学期伊始,再次踏进校园,安徽省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的吴宇桐感觉一点也不陌生。这个暑假,他在学校的...
传授技艺 传承匠心(记者手...   在薄宜勇身上,我们看到了“良匠之师”的模样:既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又是敢于创新的实践者。4次“...
让思政教育焕发更蓬勃生机 原标题:【光明论坛】让思政教育焕发更蓬勃生机开学第一课,从思政课启程。不少学校将英雄老兵请进校园请上...
职业“上新” 发展“向新” 原标题:职业“上新” 发展“向新”“我们烤串儿师傅现在职业‘转正’了,有了洋气的新名头——烧烤料理师...
关于选派优秀研究生2026年1... 各二级培养单位、在校研究生: 根据我校与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签订的《中国政法大学与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