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高校师生遭遇AI换脸诈骗
创始人
2025-10-19 15:47:32
0

滥用AI技术制作色情低俗内容或假冒他人实施诈骗等违法行为层出不穷,大学师生也遇到了AI换脸诈骗。

据《每日经济新闻》10月14日报道,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专业研究生校外导师高某收到一条诈骗短信,内容是一段借助AI换脸技术合成的酒店房间不雅视频,视频中被换脸的正是他本人,因而突然陷入诈骗危机……

浙江财经大学安全保卫部发布的案例通报显示,此前高校研究生小张接到自称好友的视频通话,画面里对方声音、相貌均与好友本人无异,对方称在外地出差,因公司合同需紧急转账20万元,但账户受限,请求小张帮忙周转。小张信以为真完成转账,事后才发现好友账号系被AI换脸技术伪造

AI换脸诈骗,单笔损失近2亿元

麦可思研究此前在开展在校大学生消费情况研究时,了解过大学生遭遇诈骗的情况。数据显示,仅44%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清晰地了解校园诈骗行为,有两成大学生表示不太了解或者完全不了解。这样的警惕性显然不足以应对AI技术“高度赋能”诈骗手段的现状了。

AI换声、换脸成为新型诈骗的重灾区。公安部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AI换脸诈骗案环比增长45%。据光明视评消息,2023年基于AI的深度伪造(例如换脸、换声等)欺诈暴增了3000%。

诸如换脸这类的AI深度伪造技术已实现高度仿真效果,不仅能精准复刻面部表情与声音,更能模拟细微的语气变化和肢体动作,Check Point《AI安全报告2025》明确指出:“依赖直觉或肉眼甄别真伪的时代已经过去。在实时换脸、语音克隆和视频合成技术的加持下,真假边界正在快速消失。”与此同时,全自动化AI诈骗系统正推动犯罪形态革新,售价仅2万美元的AI工具即可模仿任意声音、进行多轮自然对话,并支持跨语言实时诈骗,其内置的智能解析模块能24小时动态调整话术,形成高度个性化的欺诈脚本。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67.4%的钓鱼事件已深度整合AI技术,标志着网络攻击进入“以假乱真、无孔不入”的新阶段。

AI技术“深度参与”的诈骗案件中,涉案金额上百万元的并不罕见,甚至还有受骗过亿的案件。

2024年上半年,香港警方披露了一起涉案金额达2亿港元(约1.8亿元人民币)的AI换脸诈骗案:某跨国公司香港分部职员,受邀参与总部高管发起的视频会议。会上,诸位高管入会发言,谈论了一宗秘密收购计划并给中层布置了任务。会后,这名参会职员按照高管要求,将2亿港元转入若干账户。最后发现,这次视频会议仅该名职员是真实存在的,其余均为AI换脸伪造的虚拟数字人。

AI诈骗,如何防范?

为了打击AI诈骗犯罪,我国正着力构建覆盖AI生成内容全链条的法治化治理体系。在技术规范层面,2025年9月1日施行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明确要求对文本、音视频等生成内容添加显式标识(如文字提示、水印)和隐式标识(元数据嵌入),并禁止恶意篡改或隐匿标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服务提供者需对输入数据及生成结果进行技术或人工审核,深度合成服务必须核验用户身份。

在国家加强AI技术规范运用的背景下,高校也需加强反诈教育和宣传,提升大学师生的风险意识,增强辨别伪造信息的能力。麦可思开展的研究显示,当前高校防诈工作主要包括:55%的高校开展警校联动讲座,54%实施师生日常提醒,47%设置财产安全必修课,34%通过官网官微推送防诈信息,形成多维防控体系。

结合新华社、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等权威媒体报道,以及部分高校实际案例,我们总结了高校应对AI诈骗可以采取的一些措施,以供读者参考:

高校构建智能防御体系

1)部署终端防护工具

师生可以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AI实时防护”功能,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可实时识别视频通话中的异常微表情(如眨眼频率异常、面部肌肉不自然收缩),对AI换脸视频的拦截准确率较高。

2)建立校园网络安全屏障

学校的教务系统、财务平台等关键系统可采取“动态验证码+生物特征”双重认证,防止AI伪造凭证入侵。

强化个人安全操作习惯

1)警惕虚拟聊天

如遇涉及财产等视频通话内容时,可以要求对方完成指定动作序列(如连续3次快速眨眼、用手指在鼻梁画圈),真人皮肤会产生0.02mm级形变,AI视频常出现纹理撕裂;核查背景环境细节,如询问“你身后书架第三本书是什么?”,AI生成视频对复杂场景的还原度较低。

2)保护个人隐私

不在社交平台发布含个人生物特征的照片(如证件照、课堂视频),避免被用于AI训练。

制定应急响应处置机制

1)建立快速止损通道

高校财务部门可以开通“AI诈骗专项冻结通道”,接到可疑转账报告后,2小时内完成账户冻结并启动溯源程序。

师生遭遇诈骗后,立即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举报功能,并提供相关信息以便协助警方破案。

2)开展模拟攻防演练

定期组织“双盲情景对抗”训练,如一些高校开展的角色扮演攻防演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诈骗过程,提升应对突发诈骗的实战能力。

提升法律意识,加强AI素养培养

1)了解法律惩戒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三十八条,组织、策划、实施、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帮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师生需警惕“兼职开发AI模型”之类的陷阱。

2)构建举报激励机制

高校可设立“反诈先锋奖”,对成功阻止AI诈骗的师生给予学分奖励,并将反诈成效纳入社会实践考核等。

建立“AI诈骗线索众包平台”,师生上传可疑视频可兑换网络安全课程学分,形成全民反诈生态。

3)课程建设

开设《人工智能安全》必修课,教授视频鉴伪技术原理。

开发VR反诈实训系统,模拟AI换脸、语音克隆等场景,学生通过手柄操作可实时进行技术对抗。

主要参考文献:

[1] 新华社、中国大学生教育在线网站、荆楚网、新湖南等.

[2] AI技术滥用调查:明星可被“一键换装”.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4.

[3] AI诈骗,围猎空巢老人. 界面新闻. 20251011.

[4] 以假乱真的AI诈骗,如何防范?. 新华社. 20250408.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摩巡... 10月17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观摩巡礼活动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敕勒川绿地小学举行。 活动现...
复旦大学2026年招收攻读博士...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本学科或专业领域掌握坚实全面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复核成功,成绩一建复核人数或将...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建筑业那点事儿) 之前嘉兴市人社局那边公布了一个消息,说有个姓田的考生,考那...
活力社团 | 社团文化风采展(... 社团风采展 第二期 HI 编者按 塑品牌社团,立示范标杆。学生社团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素质...
不一般!海淀这所学校这样育出孩... 在海淀区智学苑小区广场,五年级学生正拿着卡片,手把手教一位奶奶玩“健康骰子大作战”。 旁边,还有学生...
《国际汉学》创刊三十周年国际学...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杨宾)近日,“中华文明的世界意义:《国际汉学》创刊三十周年国际...
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人才培育 □ 邱 璜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显著特征,是契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形态。高等教...
国考来了!肥西招录13名公务员 2026年度的国考来了! 报名时间为 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 考生可登录 “中...
两校合并!“新大学”来了! 10月16日,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揭牌仪式举行。甘肃省天水市市委主要领导与工业和信息...
社考丨广西2025年下半年中小... 根据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安排,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以下简称面试)定于11月7日至10...
法治护航成长 安全守护未来 为推进民法典学习宣传常态化,助力平安校园建设,提高青少年法治观念,更好地树立“知法、懂法、守法”意识...
定了!北京初中期中时间/考试范... 北京家长必看 北京多区已公布初中期中考试安排,考试时间集中在10月底至11月中旬,部分区域考试范围同...
交大安泰助力企业跨越式发展 近日,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创新之源”调研行活动启动。活动以“教科人一体 产教媒融合”为主题,...
贵州省202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 来源:多彩贵州网 10月19日,记者从贵州省招生考试院获悉,贵州省202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
教授回应柑桔研究所桔子被求购:... 教授回应柑桔研究所桔子被求购:只有1万件,初衷是让学生挣学费、长本领
建立协同高效的毕业生心理支持体...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当前,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扩大,面对就业压力,部分毕业生出现焦...
科学家实现从赤泥中高效环保提取... 原标题:科学家实现从赤泥中高效环保提取铁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高敏锐教授团队与合肥国轩新...
江苏科技大学:产教融合 兴船报... 原标题:江苏科技大学:产教融合 兴船报国从黄浦江畔到长山脚下,江苏科技大学这所因船而生、向海而兴的高...
让红色文化成为滋养心灵的“源头... 原标题:让红色文化成为滋养心灵的“源头活水”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资源记录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