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工委组织作为社会的力量,扮演的是“补丁”“磁铁”“推手”和“吹哨”的角色。灵璧县关工委在开展家庭教育工作中,重点围绕助力家校社共育,广泛吸纳“五老”的力量,当好家庭教育宣传员和辅导员,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办好红星家教大讲堂。利用“五老”人员及在职教师、专业人士开展“家庭教育宣传讲座”活动,引导青少年家长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用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三年累计组织家庭教育讲座 200 余场。组织红色教育走进红星大讲堂,培育“少秋放歌”“老骥故事会”“兰亭大讲堂”“沈老师讲固子山的战斗”等红色讲堂,通过“线上、线下”把发生在灵璧大地上的红色故事传给了青少年。
组建“五老”家教报告团。围绕“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等主题开展主题报告会,开展“家长讲堂”“普法讲堂”“家风故事”“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受益家长达5万人左右。县关工委“五老”书画艺术团不定期组织书画艺术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为学校做专题讲座,进行书画教育指导。在全省十三届“党是阳光我是苗”少幼儿书画大赛中,获特等奖2 名、一等奖8名。灵城镇组建“五老”家风家教报告团,走进社区家长学校作报告9场。
开展“五老”关爱活动。基层关工委尽其所能,开展“五老”关爱助学活动,为家庭困难学生送关爱、送温暖。如灵璧一中关工委设置“老教师讲堂”,邀请退休老党员赵基为学校做“奋发读书、志在远航”励志报告。黄湾中学关工委向村镇50 多名留守儿童代表发放书包和教学用品,县教育关工委配合县红十字会、县妇联为66 名困难大学生实施救助等。
发挥“五老”独特作用。为让年轻的家长在孩子教育上少走弯路,县关工委组织“五老”人员,把自己人生的经历、积累的经验特别是家庭教育成功做法写成案例,编辑《写给年轻爸爸妈妈的话》和《写给青少年的话》两个系列专题,分期发送给社区家长学校,为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经验,为孩子赢得未来。在开展家庭教育中,关工委组织参与对青少年的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等。针对因亲情缺失而出现的“星星人”“厌学症”等心理问题,建立了“五老”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机制,组建关工“五老”心理健康报告团,开展心理健康进校园活动。针对未成年人涉案家庭存在的监护缺位、管教不当等问题,组织“五老”人员到专门学校认“干孙子”,在一对一帮教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县关工委每年就家庭教育开展专题调研,收集梳理家庭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以关工吹哨的形式,及时向有关部门发出预警信号。
(马东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