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人才培育
创始人
2025-10-22 00:53:26
0

□ 邱 璜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显著特征,是契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形态。高等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从坚持科技创新导向、构建新质生产力人才培育支撑体系、实现数字化深度赋能等维度,推动新质生产力人才培育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双向互动,可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进而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

坚持科技创新导向

学科布局是高校服务国家科技战略需求的关键基石。高校需围绕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战略需求,坚持科技创新导向,构建动态适配的学科专业体系。

全面审视既有学科体系,系统优化学科布局。积极推动传统学科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催生智能制造等学科方向,使其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设立相关学科专业,积极探索跨学科融合新路径,构建更为科学、合理且契合时代需求的学科体系,为新质生产力人才培育筑牢坚实的学科根基。例如,清华大学成立的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即整合了心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资源,在脑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组建跨学科、跨学院的科研团队。例如,中国科学院大学针对能源存储与转换领域的关键问题,组织能源、材料、环境等多学科研究人员开展协同研究,成功研发出高性能新型储能材料与技术,为解决能源存储难题提供新方案。

重视科研项目选题,推出高质量科研成果。鼓励科研人员深入企业、行业一线调研,洞察生产实践中的痛点与难点,据此确定研究方向和课题,开展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研究。加强科研过程管理,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科研项目按预定计划和质量标准推进。完善科研项目评审机制,从市场应用角度对科研项目进行评估和指导,提升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可转化性。

建立多元化收益分配方式,坚持长期产权激励与现金奖励相结合。对于本校因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企业,可给予科研人员一定比例的股权或期权,使其共享科技创新发展红利;依据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情况,定期向科研人员发放分红,给予其成果转化经济回报,激发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构建新质生产力人才培育支撑体系

“四链融合”构成新质生产力人才培育支撑体系的底层逻辑,为新质生产力人才培育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双向互动注入强劲动力。

人才链在“四链融合”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是新质生产力人才培育的主体力量。高校应针对人才培养的不同阶段实施差异化策略,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本科阶段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基础培养的融合,拓宽学生知识面,为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筑牢根基;研究生阶段聚焦专业深度和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学生投身前沿科研项目,为创新链、产业链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创新链是“四链融合”的动力。高校通过设立科研基金、搭建科研平台等举措,激励教师和学生开展前沿科学研究,产出创新成果。例如,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开展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研究,探索大脑认知原理与人工智能算法的融合,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为该领域发展筑牢理论基础。

产业链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基础。高校应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产业学院等,强化校企合作,助力新质生产力人才培育在产业实践中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比如,江苏大学与吉利汽车共建汽车产业学院,依据企业人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工程师参与教学,学生参与企业实际项目,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资金链是新质生产力人才培育的坚实保障。政府可设立产业扶持基金,引导资金投向新兴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为产业人才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企业作为经营主体,可与高校合作开展科研项目,提供科研经费和设备支持,全方位助力人才培养。比如,华为公司与多所高校合作开展5G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科研项目,并在高校设立华为奖学金,激励学生投身相关领域的学习和研究。

实现数字化深度赋能

打造智能化教学平台和学习环境。借助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剖析学生学习进度、答题准确率、在线学习时长等数据,并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路径与内容推荐;引入物联网技术营造智能化教学环境,实现教学设备互联互通、教学场景快速切换与智能化管理;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并分析海量教学数据,全面洞察学生学习行为和需求趋势,通过优化课程内容讲解顺序、调整教学方法来精准调整教学策略,推动新时代人才培养方案更契合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

建立云端实验室和协同研究网络。云端实验室基于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搭建,将传统实验室功能数字化、云端化。科研人员通过网络接入,即可远程操控实验设备、进行实验操作并获取实验数据,提升实验资源利用效率。协同研究网络通过搭建在线协作平台,紧密连接不同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科研人员,形成跨机构、跨领域的科研合作共同体,实时共享研究成果、交流科研思路,为解决复杂的科研问题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法。

优化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科研人员完成一项研究成果后,可将相关数据、论文、实验记录等信息上传到区块链,确保成果原创性和归属权,增强科研透明度和公正性,以诚信科研助力新质生产力稳健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摩巡... 10月17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观摩巡礼活动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敕勒川绿地小学举行。 活动现...
复旦大学2026年招收攻读博士...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本学科或专业领域掌握坚实全面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复核成功,成绩一建复核人数或将...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建筑业那点事儿) 之前嘉兴市人社局那边公布了一个消息,说有个姓田的考生,考那...
活力社团 | 社团文化风采展(... 社团风采展 第二期 HI 编者按 塑品牌社团,立示范标杆。学生社团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素质...
不一般!海淀这所学校这样育出孩... 在海淀区智学苑小区广场,五年级学生正拿着卡片,手把手教一位奶奶玩“健康骰子大作战”。 旁边,还有学生...
《国际汉学》创刊三十周年国际学...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杨宾)近日,“中华文明的世界意义:《国际汉学》创刊三十周年国际...
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人才培育 □ 邱 璜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显著特征,是契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形态。高等教...
国考来了!肥西招录13名公务员 2026年度的国考来了! 报名时间为 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 考生可登录 “中...
两校合并!“新大学”来了! 10月16日,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揭牌仪式举行。甘肃省天水市市委主要领导与工业和信息...
社考丨广西2025年下半年中小... 根据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安排,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以下简称面试)定于11月7日至10...
法治护航成长 安全守护未来 为推进民法典学习宣传常态化,助力平安校园建设,提高青少年法治观念,更好地树立“知法、懂法、守法”意识...
定了!北京初中期中时间/考试范... 北京家长必看 北京多区已公布初中期中考试安排,考试时间集中在10月底至11月中旬,部分区域考试范围同...
交大安泰助力企业跨越式发展 近日,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创新之源”调研行活动启动。活动以“教科人一体 产教媒融合”为主题,...
贵州省202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 来源:多彩贵州网 10月19日,记者从贵州省招生考试院获悉,贵州省202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
教授回应柑桔研究所桔子被求购:... 教授回应柑桔研究所桔子被求购:只有1万件,初衷是让学生挣学费、长本领
建立协同高效的毕业生心理支持体...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当前,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扩大,面对就业压力,部分毕业生出现焦...
科学家实现从赤泥中高效环保提取... 原标题:科学家实现从赤泥中高效环保提取铁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高敏锐教授团队与合肥国轩新...
江苏科技大学:产教融合 兴船报... 原标题:江苏科技大学:产教融合 兴船报国从黄浦江畔到长山脚下,江苏科技大学这所因船而生、向海而兴的高...
让红色文化成为滋养心灵的“源头... 原标题:让红色文化成为滋养心灵的“源头活水”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资源记录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