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丙奇
近日,重庆市民黄先生向媒体反映,其儿子孙某某是2025年应届高考体育特长生,高考后被贵州遵义医科大学运动康复专业录取。没想到入学不久学校体检复查时,儿子被查出色弱遭到退学,而高考时的体检却显示正常。
有网友认为该校的处理,不够人性,应将该生转到其他不要求色觉的专业。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的有关规定,新生入校后,高校将组织对新生进行体检复查。复查中如发现隐瞒既往病史、患有严重疾病、不符合专业录取要求及体检舞弊的学生,将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延期入学、转专业、休学、退学等处理。这名学生被查出色弱,而且经过多次复查,均确认这一检查结果。这不符合专业录取规定,学校的处理方式有二,一是转专业,二是退学。但转专业也要符合相应条件,由于其是体育生,按规定只能在体育专业间转,而该校两个体育类专业对于色觉都有要求。因此,处理的方式只有退学。
值得关注的是,事件的核心矛盾在于,高考体检结果与入学复查结果不一致。黄先生表示,退学对孩子造成了巨大心理与学业压力,目前只能安排其复读。他呼吁其他家长引以为戒,但也应意识到,除了提醒,更应依法维护权益。如果调查结果证实,医院确为责任方,家长确实不知情,向未尽到准确体检责任的医院追责,是考生及家长的合法权益。当然,即便获得赔偿,也无法弥补考生错失入学机会的损失。
要真正防范此类问题重演,必须从制度层面压实责任、优化机制。比如,强化高考体检医院责任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应与卫健部门联合建立体检质量监督与追责制度,对出错率高、责任心差的医院取消指定资质,并纳入绩效考核;科学评估并动态调整专业体检标准,教育部门应联合高校对相关标准进行科学评估,逐步放宽非必要限制,扩大学生的专业选择空间。
一次体检失误,却以考生前途为之埋单,这种低级错误不该发生。
上一篇:关乎中小学生,教育部最新明确!
下一篇:山西硕士研究生招考今起网上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