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者
按
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
他们的故事,书写着燕赵大地的当代华章;他们的事迹,传承着中华文脉的千年薪火……他们是来自各行各业的青年典型代表,用双争信念化作生动实践,立足于岗位,扎根于乡土。人民网与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共同聚焦青年故事,联合推出《双争有我·青年说》,解读青春故事中的文明密码。
在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围场镇中学的课堂上,90后音乐教师任佩创编的“动感课桌舞”不仅让学生们在课间释放压力,更通过网络平台收获超655万粉丝。成功入选“网上蒲公英”典型案例,成为乡村教育与网络文明融合的生动典范。
2017年,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缓解学习压力,她创立了《木兰精英—课桌舞》课程。“当时发现孩子们课后要么埋头刷题,要么缺乏合适的活动方式,就想利用课桌这个‘小空间’,打造一个能让全员参与的艺术舞台。”任佩回忆道。从最初简单的课前律动,到融入多元文化元素的系统课程,她历经数年实践摸索,编写完成专业学历案,将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与音乐文化融入动作设计,让学生在舞动中感受艺术魅力、拓宽文化视野。蒙古族的豪迈舞姿、传统民乐的韵律节奏、世界经典乐曲的灵动旋律,都成为课桌舞的创意源泉。
任佩坚持记录学生们的课桌舞瞬间,累计拍摄短视频近千部。其中,《我的中国心》《歌唱祖国》等融入爱国主义元素的作品火爆出圈,不仅让学生在舞动中厚植家国情怀,更向全网传递了积极向上的青春正能量,收获网友盛赞“舞丢了疲惫,舞活了灵魂”。
从教多年来,任佩从乡村小学唯一的音乐教师,到带动全县教育创新的“网红教师”,始终坚守教育初心。她创编的100余套课桌舞被全国多所学校借鉴效仿,相关作品多次被媒体转载报道,真正实现了“一堂课带动一片区,一个账号影响数百万人”的传播效应。
来源:人民网
编辑:吴迪 马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