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良: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创始人
2024-04-28 18:41:30
0

人民网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孙竞)“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要持续畅通科教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切实加强教育链、科技链、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的紧密对接和深度融合。”日前,在第61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

张大良指出,高等教育作为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在人才支撑、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上见行动、有作为、作贡献。

牢牢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

“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科技决定着人类命运,决定着国运盛衰,是真正的‘国之大者’。高校作为重大高新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重大作用,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聚焦国家战略需要明确主攻方向和战略重点,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快核心技术攻关,为持续壮大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生产力赋能。”张大良说。

张大良表示,高校需要牢牢牵住科技创新这个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牛鼻子”,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积极鼓励科学家自由探索,赋予战略科技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使高校科技创新与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

面向地方支柱产业和企业的创新需求,张大良认为,高校要因地制宜部署创新项目,有效打通科技成果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联通渠道,建立“政产学研金”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和机制,促进高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其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落地应用,更好服务产业技术攻坚和企业数字化转型。

锻造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人才链”

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教育要先行。张大良认为,要以产学研融合为突破口,深入推进高等教育人才工作体系改革,因地制宜超前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集群,夯实学科基础,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尤其是在支撑引领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催生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新质生产力质效的持续提升。

同时,要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推进培养模式、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改革,把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规范及时纳入教学内容,打造问题导向、能力导向的实践创新教育体系,加快推进“四新”建设。

“尤其要加大力度建设新工科、新农科,建设好卓越工程师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锻造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人才链’,着力培养造就具有原始创新力的拔尖创新人才、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以及制造业垂直领域急需的卓越工程师、产品研发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高技术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等新质生产力的创造者、践行者。”张大良说。

降低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中的“摩擦成本”

 张大良指出,高校是高端创新人才的“集聚地”。充分发挥人才优势,首先要优化环境,打造体系化、多层次的人才成长平台,着力构筑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学术生态、人尽其才的环境氛围、人才各展所能的激励机制。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壮大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张大良表示,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调整科技激励政策,打通产业链的痛点、卡点、堵点,降低产业界和科教界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的“摩擦成本”,消除在人才培养模式、科技管理体制、科技创新环境、成果评价体系、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对外开放等方面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

张大良建议,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健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制度,推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的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对外开放,积极引导高校及科研机构对企业开展专题服务,加强区域性科研设备协作,提高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撑服务能力。此外,要完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共同研发重大创新产品,开展共性技术攻关,建立多层次科研体系,形成全链条、系统化的科研发展格局,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提供可持续、系统性保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告别开学焦虑,需要身心“软着陆... 暑假余额不足,不少家庭正经历着相似的场景:孩子情绪低落、易怒、食欲不振,甚至深夜难眠。假期生活规律被...
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全解析:小数... 在五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小数乘法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知识点。掌握小数乘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后续学习中游刃有余...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行2025年... 原标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行2025年秋季开学典礼  9月2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行2025年秋季开...
小学语文12种朗读技巧+朗读文... 点上方↑“中小学生阅读”关注更多资讯 ! ●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我的教育信念的...
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再推多个招... 原标题: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再推多个招聘专场 记者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9月1日至9月7日,百日...
自贡自流井区:汲取力量 奔赴新... 盛夏的热浪悄然退场,9月的微风轻抚脸庞,校园的铃声悠扬回荡。9月1日是开学第一天,自贡市自流井区各校...
大学迎新季丨上大学的意义不能止... 时代在变,大学生的成长轨迹也随之改变。当下的大一新生,与28年前同为大一新生的我,差异显著。   1...
“开学第一课”的意义丨新民快评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秋季新学期“开学第一课”,具...
【教育时评】上好“开学第一课”... 上好“开学第一课”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王石川 核心观点: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成绩差只配住得差?此言差矣!|... 白木 最近开学,一些送孩子报到的家长被糟糕的学生宿舍条件弄得道心破碎。 据大象新闻近日报道,广西北海...
全市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市教...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
全国首所,“新大学”,正式成立... 9月1日,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揭牌仪式举行。这标志着陕西首所全日制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正式成立。同时...
好的家庭教育,离不开这7句话!... 01 陪伴在先,教育在后 生活中,不少父母往往把时间安排得很满,却没有留给孩子的专属时间。 其实,陪...
姚润英:扎根边疆三十余年 用爱... 9月2日,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第一中学的初中物理课堂上,物理老师姚润英提出了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让...
汉江师范学院本科生在国际知名期...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程墨 通讯员 石琰鑫)近日,汉江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传来喜...
一场跨越时空的课堂问答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中工网) 9月1日,“红色”成为不少学校迎接新学期的主色调。 今年是中国人民...
中学三年,遇见的英语“引路人” ■ 马霁雯 王柯懿 夏彦潇 韩逸星 初识:启蒙之光 记得刚踏入中学校门时,英语对我来说就像是一座遥...
实施“免费”政策后幼儿园质量如... 国新办8月7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政策有关情况。很多家长都关心实施“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