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进了温馨的寄宿家庭”(我和外国房东的故事)
创始人
2024-05-23 09:02:09
0

陶沐儿(右)与澳大利亚房东一家合影。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陶沐儿在澳大利亚留学的生活照。

陶沐儿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交通工程专业的一名学生,她住进了当地的一户寄宿家庭中,遇见了热情友善的房东蕾切尔。在寄宿家庭帮助下,陶沐儿不仅迅速融入当地,还和房东在日常生活中讨论中国文化,结下了深厚情谊。

异国他乡并不孤单

初到澳大利亚,陶沐儿在当地网站上寻找适合自己的寄宿家庭。经过一番考察,她选择了一栋小别墅,并认识了自己的房东——蕾切尔。从那时起,陶沐儿的寄宿生活翻开序章。

谈到选择这个寄宿家庭的原因,陶沐儿说:“房东蕾切尔有一个10岁的女儿叫艾拉,我一直喜欢小朋友,也想体验家里有一个妹妹是什么感觉。第一眼见到艾拉时,我们就很‘来电’,愉快地聊了起来,我感觉这个家庭很温馨,便决定住了下来。”

入住后,陶沐儿和房东一家很快相互熟悉。陶沐儿经常和蕾切尔一同照顾家里的两只宠物狗。她们一起为小狗洗澡、梳理毛发、牵着它们在院子里散步,还经常为小狗穿上各种各样的衣服。有一天,艾拉突发奇想,给小狗穿上了冰雪奇缘中角色“雪宝”的衣服,小狗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像极了现实版“雪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陶沐儿和艾拉都很喜欢阅读,她们经常在一起看书。有一次,艾拉兴趣盎然地把家里木架动手改造成了一个大书架,并取名“寄宿家庭图书角”。从此,两人一有时间就在寄宿家庭图书角旁边阅读。

在生活上,房东蕾切尔给陶沐儿提供了很多帮助。“我一开始不能接受澳大利亚的餐食,吃不习惯。蕾切尔发现后,便隔三岔五点中餐外卖,帮我改善伙食。为了做出更符合我口味的食物,房东还会驾车去离家很远的亚洲商店里买食材,这让我心里十分感动。”陶沐儿说。

陶沐儿说,寄宿家庭让她在异国他乡感到不孤单。“蕾切尔一家在圣诞节会提前把所有礼物都放在家中圣诞树下。去年,我给蕾切尔和艾拉都准备了礼物,但我在树下没有看到自己的礼物,心里有些失落。没想到的是,圣诞节当天她们当面送给我精心准备的礼物,原来是想给我一个惊喜,在此之前还特地把礼物藏在仓库里不让我发现,收到礼物时我太开心了。”

在唐人街过春节

蕾切尔此前接收不少中国学生寄宿,也因此收到过很多中国学生送的茶叶,这让她对中国的茶文化越发感兴趣,喝茶成为了陶沐儿和房东之间的高频话题。有一次陶沐儿从中国带回茶叶,她迫不及待地与蕾切尔一家一同分享。由于家中没有过滤茶叶的茶壶,她们就地取材,用糖筛进行茶叶过滤。陶沐儿还给艾拉详细讲解了茶知识,艾拉尝试了一口茶后,立刻就被吸引,从此也加入了品茶行列。通常,陶沐儿一边讲解着中国茶的品种,如龙井、普洱等,一边演示如何泡茶、品茶。她们还会聊聊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别,院子里时常飘荡着茶香,充满欢声笑语。

蕾切尔对中国各式各样的美食感兴趣,她经常在网上查阅食谱,尝试烹饪中餐。不过,中餐入门并不简单,陶沐儿成为了她的“咨询顾问”。

“有一次,蕾切尔问我中餐的煎饺是不是一道肉菜,用来搭配米饭,我告诉她煎饺常被我们作为主食,她觉得很有意思。”陶沐儿说,“还有一次,蕾切尔买了一大袋大白兔奶糖,她听说大白兔奶糖是在中国有名的‘甜食’,起初她想用奶糖做菜的辅料,我向她解释奶糖作为零食,一般不用于烹饪。”

去年农历新年时,陶沐儿和房东一家一起在当地的唐人街度过。出发前,艾拉迫不及待地想看中国舞狮,当天的表演果真没让艾拉失望。随着有节奏的锣鼓音乐,舞狮表演者展现招式,惟妙惟肖。陶沐儿在艾拉好奇的追问下介绍舞狮的知识。

那天,她们还一起品尝了中国小吃,有糖葫芦、煎饼馃子、蜜汁烤翅,到了晚上一起逛了唐人街的夜市,欣赏各种展示的手工艺品,如刺绣、剪纸、泥塑等,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让蕾切尔和艾拉赞叹不已。

彼此尊重  坦率沟通

陶沐儿说:“中国和澳大利亚有一些生活文化差异,当遇到不理解的行为时,我认为坦率沟通最有效,不要因为害羞等原因把问题藏在心里,这样会引起更大的误会。”

“有一次,蕾切尔一直跟在我身后询问‘你还好吗’?这让我感到十分疑惑。我询问她才知道,如果澳大利亚人见到身边的朋友脸上没有笑容,会下意识询问对方是否遇到了困难。”陶沐儿说,“还有一次,我发现当地人对洗澡的时间比较在意,希望早点洗完,后来得知原来是因为澳大利亚沙漠较多、水资源珍贵,所以人们平时有珍惜用水的习惯。”

“在生活中,和房东彼此尊重、包容相当重要,建议大家在入住后,和房东一起制定共同居住的生活准则,遇到问题以礼貌、友好的态度沟通。”陶沐儿说。

“能住进温馨的寄宿家庭我很幸运。”陶沐儿说,“和校内住宿不同,寄宿家庭给了我一个融入当地生活的机会。在来澳大利亚之前,我担心难以结交新朋友。但在寄宿家庭,我感受到了房东一家的热情和友善,和当地人居住也让我体验到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丰富了留学体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西南大学将举行建校120周年系... 人民网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孙竞)今天,西南大学正式发布120周年校庆公告(第一号)。2026年4...
点亮小听众的科学梦想 原标题:点亮小听众的科学梦想   4月15日至16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昆明...
我国首个林草行业大模型研发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智慧林草创新团队近日以DeepSeek大模型为底座,成功研发出我...
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成立 原标题: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成立记者4月15日获悉,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日前在广东阳江技师学院挂牌成...
葛道凯:扎根中国大地 全面汇聚... 2025年是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人民网教育频道联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共同开展策划,推出...
赵险峰:高校要坚持特色发展、各... “教育强国,‘强’的使命任务在高等教育。高校如何做到自强卓越?在我看来,一定要坚持特色发展、各展所强...
教育部:将加快建设国家数字大学 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李依环)教育部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 原标题: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开赛16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在湖南省长沙...
人工智能:如何握好这把“双刃剑... 原标题:人工智能:如何握好这把“双刃剑” 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世界。但它如一把“双刃剑”,既带来巨大机...
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 原标题: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
百余名博士扎根老城区   “感受到了满满诚意!”毕业于厦门大学的博士潘思同,搬进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提供的人才房,看着宽敞明...
“小胖墩”为何越来越多   “我家孩子才9岁,这半年体重增加了20斤”“孩子胖了,非常不喜欢动”……近期,首都儿科研究所成立...
把科技人才“送”到企业创新一...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企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更多创新型科技...
以人工智能服务教育变革   本报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丁雅诵)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为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发展新优势,全...
为青年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   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
大连理工大学:塑造扎根基础学科... 原标题:大连理工大学:塑造扎根基础学科的名师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开展了“数艺交融,创想未来”系列活动。...
小麦基因组完整图谱绘制成功 原标题:小麦基因组完整图谱绘制成功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小麦育种全国重点...
湖南:政策“雨露”浇灌大学生创... 原标题:湖南:政策“雨露”浇灌大学生创业梦想“当全国首支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达5.05亿元的...
吉首大学:“四大行动”促学生全... 原标题:“四大行动”促学生全面发展“原来,制作一斤绿茶竟要56000多颗芽头,茶农要在枝头上采摘56...
人勤春来早 科特派助农忙 原标题:人勤春来早 科特派助农忙“我们刚从洛川调研回来,在那里的苹果树干上发现了一种新病害。”4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