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科技创新“预备队” 我们还需做点儿啥
创始人
2024-05-23 09:41:08
0

原标题:培养科技创新“预备队” 我们还需做点儿啥

汽车压过减速带,人踩踏产生的压力,能不能用来发电?借助深度学习和可穿戴系统,能不能让书法爱好者运笔如飞?这些奇思妙想,来自第3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的中小学生们。为期5天的大赛25日落下帷幕,800余名中小学生在武汉同台竞技。面对这些国家科技创新的“预备队”,怎么测定他们的创造力?对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还存在哪些问题?记者赶赴这个全国规模最大的青少年科技创新赛场“蹲点”,一窥究竟。

提问题、找方法、能动手是关键

“怎么想到做这个呀?”“什么是wifi啊?”“你自己做的是哪部分呀?”“花了多少时间?”在第一天的答辩环节,每组的4~5位评委要分别与组内的30个学生自由问辩。记者跟着一位评委走过8个展台,发现这些随意的对话里,藏着玄机。

“不只是选拔最好的作品,更希望学生们能在准备参赛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锻炼他们提问题、分析问题、找解决方法和能动手实践的能力。”大赛科学道德与伦理审查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岳良介绍。

正因如此,评委们需要在答辩过程中,运用智慧,仔细分辨学生对项目熟悉到什么程度,是否理解了相关的知识点,是否自主提出了想法,参与度有多少等,再依据这些综合打分。

不仅如此,他们还会给学生专业建议,引导他们进一步延伸思考——“做得不错,建议增加语音操作系统,方便老年人使用”“还可以继续优化,利用人行走产生的能量充电”“建议增加前期的社会调查研究,看看市场需求怎么样”……

在此基础上,“今年还增加了‘创新素养和综合素质考察’环节。这个环节专门考查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思考能力,引导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是创新的必备条件。”吴岳良说。

呵护好奇心激发多元创造

“请等一等!”在赛场,记者突然被一个小姑娘拽住。“能给您讲讲我们发明的给螺蛳剪尾的装置吗?”这位勇敢的小姑娘叫杨晗羽,来自广西柳州第八中学,她与队友黄祉凯、袁张峻熙带来参赛的是家用切割螺蛳壳的小发明,运用了3D打印、电动机等技术。杨晗羽一边演示一边说,灵感源自她发现“妈妈有时给螺蛳去壳会弄伤手指,想发明一种工具帮助她!”

记者在赛场看到,很多学生的研究课题都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为老人设计的智慧药盒,解决校内自行车停车难研发的双层停车架,为校园荷塘处理浮萍、恢复生态提出的解决方案等。

“高精尖并不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尺,找到能在生活和学习中自主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好苗子,才是我们更看重的。”一位评委说。

记者还发现,选手们的参赛项目五花八门,涵盖各个学科——上海市第二中学的任思渔带来的书法运笔引导系统,涉及计算机视觉和力反馈的知识;深圳市翠园中学陈冠维、曾恺然、李金榜团队带来的智能化假肢接受腔,涉及智能温度控制和人体生理学原理等。

这也是这项大赛的亮点——几乎覆盖所有学科,而且不给固定题目、不限定时间。“重在提供一个包容交叉的平台,通过生活实际、兴趣爱好牵引,更能激发创造性和热情。”一位评委说,“总之,就是不设限制,想尽办法呵护孩子们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尽情发挥想象力,激发多元创造。”

需多方共同培育创新沃土

“父亲说,他对青年人特别有感情,总是抱着特别的希望。”大赛期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院士之女黄峻,向参赛师生讲述了父亲隐姓埋名30年、投身祖国核潜艇研制“赫赫而无名”的一生,同时也转达了黄旭华院士对青少年的关心、关爱和寄望,“请抓住机遇、打好基础、加倍珍惜好时光,不负韶华。希望同学们为报效祖国努力学习科学知识。”

关心关爱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让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这也是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作为主办方的愿景。据介绍,本次大赛共邀请了近150位来自全国知名高校院所的优秀科研工作者担任评委,力争给更多孩子提供获得指导的机遇。

国家竞争力的本质是创造力的竞争,而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更需要多方共同培育创新沃土。

记者观察到,从地区分布来看,经济和教育发达地区的参赛选手数量较多,相对落后地区则数量较少。“的确是这样。”一位多年参与大赛的评委表示也有同感,“希望能对相对落后地区给予一些激励政策,激发他们输送选手的动力,也希望社会各界能更积极主动重视对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得让更多孩子跟得上创新的脚步!”

“在比赛中互相学习、互相激励,能巩固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远大志向,为他们未来成长成才、投身科学研究事业打好基础。”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院士呼吁,“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一定要从娃娃抓起。”

(记者 詹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做好师资调配,科学应对人口波动 近期,江西、湖南、安徽等地以学科调剂、进城选调、跨系统安置等方式推行教师转岗分流,应对生源锐减导致的...
广东省名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42亿元!“十四五”时期中央财... 9月5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一年来教师队伍建设进展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十...
复旦、交大教授推荐的「上海心理... 一、心理问题已成青少年与家庭的“隐形压力” 近年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多位心理学与医学教授在公开...
自贡高新区“开学第一课”:赓续... 9月4日,自贡高新区走进绿盛实验学校,精心组织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开学第一课”。本次活动作为高新区纪念...
小学一年级语文《选词填空》专项... 选词填空练习1 ,查看大图 选词填空练习2 1、 和 禾 ( )气 ( )苗 ( )田 ( )好 2...
安徽省阜阳市部分学校2025-...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新版英语教材真有那么难?“越用... 才刚开学,就有机构又开始在网上制造新一波焦虑,发布如“高考英语配音员吐槽教材难”“三升四的家长崩了,...
全国多地推行义务教育“阳光分班... 全国多地推行义务教育“阳光分班” 均衡分配学生和师资 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记者齐琪)记者4日从教...
加强专业自然教育营地建设 (来源:团结报) 转自:团结报 自然教育营地作为素质教育的载体,为培养青少年对环境的关注和责任感、推...
吴中“开学第一课”法治种子播心... 本报讯(通讯员 孟璐珺)新学期伊始,苏州市吴中区司法局在全区范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开学第一课”法治...
把人工智能教育办成愉快的教育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作者:熊璋 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中小学信息科技教材研究) 近...
直接面试!2025下半年绵阳市... 每日推送四川编制、福利、多岗等好工作招聘! 回复【人工】考试答疑 回复【报名】获取每日报名信息汇...
教育部:小学科学与初中科学总课... 9月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有关情况。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周大旺会上...
【面试真题解析】2024年3月... 2024年3月30日上午河北省直遴选面试真题答案解析 第一题 领导曾作“松柳之喻”∶共产党员要像柳树...
双非/低均分/无语言,我20天... 截至昨日 第三方独立顾问平台OfferEasy 已成功帮助15719位留学生 进入理想名校 下签率已...
首个全国科普月掀起爱科学热潮 原标题:首个全国科普月掀起爱科学热潮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于9月1日全面启动,全国各地举办了精彩纷呈、形...
抓住五大关键点筑牢发展之基 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力量,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也是实现教育公平与优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