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技”,让文化产业新潮涌动
创始人
2024-05-27 00:43:01
0

原标题:【光明论坛】“人文+科技”,让文化产业新潮涌动

 键入一条“色彩丰富的中国龙”文本,极具中式审美的高清视频快速构建;上传一张手机照片,立体变幻的特效视频便可活灵活现;打上相应描述词的标签,一首别具特色的音乐旋律拨动听众心弦……在国内首个音视频多媒体大模型——万兴“天幕”进行内测的场景中,人们看到了AI赋能音视频的创新动力。伴随“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湖南浏阳河畔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内的新业态、新产业、新场景释放出无限生机。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近年来,三湘大地文风日盛,红色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以湖湘文化为代表的地域特色文化也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同时,湖南文化产业的市场表现抢眼,企业主要经营指标位列全国第一方阵,营业总收入居全国榜首。值得注意的是,湖南文化产业发展透出浓浓的“科技感”和“人文味”。文物藏品数字化、沉浸式展演、线上VR博物馆等,着眼普通百姓的情感体验,最大限度地拉近现实与历史的距离。马栏山已成为数字文化产业的“新地标”,3800多家科技企业和平台企业扎根于此,建平台、研算法、造模型、创产品,串成环环相扣的视频文创产业链。在湖南多地,科技赋能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效果明显,数字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广泛应用,助催工艺改进、材料研制、装备更新和平台升级,湘绣、陶瓷、烟花等传统文化产业面貌也焕然一新。

湖南文化产业既“叫好”也“叫座”,关键在于抓住了科技这个“牛鼻子”,将科技进步取得的各种成果,迅速渗透到文化产品生产、传播和消费的全过程,不断催生新业态、新产业和新场景,并体现出“多快好省”的驱动特征。一是“多”。抓住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跃升的机会,持续深化文创数字化场景应用,极大程度丰富了文化资源的线上线下互动方式,不断探索出数字赋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径。二是“快”。依托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突破,大大提升了文创企业内容生产的效率。三是“好”。在VR、AR、元宇宙等技术的加持下,文物典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得愈加“活色生香”,文化产品的感染力和穿透力显著增强。4K电影修复技术在守护珍贵典藏、传承历史文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四是“省”。不断夯实科技基座,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在马栏山一地,就设立了视频超算等十多个研发创新平台,助力企业提升文创能级的同时,大幅度节省了企业的研发支出。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中指出,新质生产力既需要政府超前规划引导、科学政策支持,也需要市场机制调节、企业等微观主体不断创新,是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共同培育和驱动形成的。科技创新日新月异,造就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同时也对文化体制改革提出更高要求。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从微观层面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到中观层面的企业治理,再到宏观层面的发展模式、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都需要破除思想藩篱和路径依赖,探索建立与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相适宜的新型生产关系,这也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

这就要求实践者在探索中,解析与文化产业相关技术发展相匹配的各种规律特征,关注形势发展变化和产业技术的迭代升级,及时调整前瞻性布局的方向和着力点,加强基础条件和能力建设,强化基础性技术供给;研判文化产业科技要素创新性配置的动向,优化人才、技术、设施、音视频算料、算力等要素配置,识别新型要素的内涵及特征,抢占开发利用的制高点。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大机会,深化文化产业领域的“四链融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和专项支持,实现人才链、资金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的同频共振,推动文化产业深度转型以及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启动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示范工程。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把握好培育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技术逻辑、市场逻辑和治理逻辑,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公共技术平台构建、算力协同、知识产权保护、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着手,营造开放的产业创新生态,实现文化产业科技要素的快速集聚和高效转化。

文化产业兼具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也是与不同文明实现“美美与共”的桥梁和纽带。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充分激发科技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乘数效应,定会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激活文化消费潜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陈强,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做好师资调配,科学应对人口波动 近期,江西、湖南、安徽等地以学科调剂、进城选调、跨系统安置等方式推行教师转岗分流,应对生源锐减导致的...
广东省名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42亿元!“十四五”时期中央财... 9月5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一年来教师队伍建设进展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十...
复旦、交大教授推荐的「上海心理... 一、心理问题已成青少年与家庭的“隐形压力” 近年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多位心理学与医学教授在公开...
自贡高新区“开学第一课”:赓续... 9月4日,自贡高新区走进绿盛实验学校,精心组织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开学第一课”。本次活动作为高新区纪念...
小学一年级语文《选词填空》专项... 选词填空练习1 ,查看大图 选词填空练习2 1、 和 禾 ( )气 ( )苗 ( )田 ( )好 2...
安徽省阜阳市部分学校2025-...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新版英语教材真有那么难?“越用... 才刚开学,就有机构又开始在网上制造新一波焦虑,发布如“高考英语配音员吐槽教材难”“三升四的家长崩了,...
全国多地推行义务教育“阳光分班... 全国多地推行义务教育“阳光分班” 均衡分配学生和师资 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记者齐琪)记者4日从教...
加强专业自然教育营地建设 (来源:团结报) 转自:团结报 自然教育营地作为素质教育的载体,为培养青少年对环境的关注和责任感、推...
吴中“开学第一课”法治种子播心... 本报讯(通讯员 孟璐珺)新学期伊始,苏州市吴中区司法局在全区范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开学第一课”法治...
把人工智能教育办成愉快的教育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作者:熊璋 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中小学信息科技教材研究) 近...
直接面试!2025下半年绵阳市... 每日推送四川编制、福利、多岗等好工作招聘! 回复【人工】考试答疑 回复【报名】获取每日报名信息汇...
教育部:小学科学与初中科学总课... 9月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有关情况。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周大旺会上...
【面试真题解析】2024年3月... 2024年3月30日上午河北省直遴选面试真题答案解析 第一题 领导曾作“松柳之喻”∶共产党员要像柳树...
双非/低均分/无语言,我20天... 截至昨日 第三方独立顾问平台OfferEasy 已成功帮助15719位留学生 进入理想名校 下签率已...
首个全国科普月掀起爱科学热潮 原标题:首个全国科普月掀起爱科学热潮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于9月1日全面启动,全国各地举办了精彩纷呈、形...
抓住五大关键点筑牢发展之基 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力量,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也是实现教育公平与优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