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弘扬教育家精神 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创始人
2025-03-02 08:23:31
0

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首次提出、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高屋建瓴、博大精深,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教育情怀、深邃的教育智慧。从“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到“四个相统一”,再到寄语广大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为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聚焦精神领航,着力坚定广大教师“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教师安身立命之基、教育报国之本,是教师首要的政治标准。吉林大学坚决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先进事迹、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重要指示精神,矢志讲好黄大年故事、弘扬黄大年精神、传承黄大年事业。学校组建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建设黄大年纪念馆,成立黄大年试验班,共建黄大年育人基地,设立黄大年教育基金,建成黄大年纪念碑,塑立黄大年雕像,建设黄大年科研楼,创作黄大年系列文艺作品,开展纪念黄大年主题活动,举办“我的中国心”吉大人科研报国故事分享会,全方位学习、宣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于润物无声中坚定广大教师爱国报国的理想信念,激发广大教师融入民族复兴、助力强国建设的满腔热忱。

聚焦师德涵养,着力塑造广大教师“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吉林大学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成立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制定师德考核实施办法,落实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首要要求和第一标准,立好风向标、用好指挥棒。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参加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定期为新入职党员教师讲授专题党课,与青年教师开展座谈交流。开展“师德标兵”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以师德先进榜样引领教师成长。组织开展新聘教师入职宣誓,在教师节组织教师诵读《吉林大学教师赋》,坚定初心、明确使命。

聚焦敬业素养,着力培育广大教师“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学识积累和丰厚的知识储备,才能在教学中做到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吉林大学坚持将上好课、教好书、育好人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以打造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重要抓手,引导教师回归初心、聚焦主业、潜心教学、矢志育人。召开高水平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设推进会、签订团队建设任务书,校领导包保对接、全程参与、强化指导。出台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五年建设工作方案,明确责任机制和管理机制,加强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团队的政策支持,确保团队建设高质量推进。目前,学校4支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数量居全国高校首位;8支团队入选省级团队,并自主建设13支校级团队,着力构建分类支持、衔接有序、科学合理的培育机制。

聚焦教育实效,着力提升广大教师“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一名好老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不仅要启智,更要润心。吉林大学不断提升教师的育人本领和教学方式,构建以教师“立德为师”、管理人员“明德任责”、专业技术人员“厚德强技”为重点的各系列覆盖、分层化实施的培训体系。采取教学午餐会、工作坊、专题报告会和研讨会等形式,帮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训结合,构建了三级教师教学竞赛体系,推动教师在比赛中夯实教学基本功。涌现出全国“杰出教学奖”获得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孙正聿等一大批教学名师。

聚焦价值追求,着力厚植广大教师“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吉林大学始终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把真情、真心、真爱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出品纪录片《吉大教师》,创设精品栏目《青年师说》,出版《道不远人》《浪花的足迹》《精神的回响》系列文集和书籍,打造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原创话剧《先生向北》等一批文艺作品,以学校“北上”先驱听党指挥、为国担当,扎根东北、兴教育才的家国情怀,以战略科学家黄大年、中国量子化学之父唐敖庆等以身许国、投身教育的使命担当,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悉心从教、精心育人、用心治学。

聚焦格局视野,着力树立广大教师“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广大教师只有胸怀世界,放眼未来,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才能培养出具有宽广国际视野和深厚家国情怀的人才。吉林大学不断提升广大教师的全球视野和博大胸襟,打造了一主五辅的人才引育体系,以“培英工程计划”为重要抓手,重点支持优秀青年人才到国外顶尖大学学习交流合作。以“海(境)外人才恳谈会”和“鼎新青年学者论坛”作为海外引才重要渠道,广泛延揽海内外高水平人才。与42个国家和地区的308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引导教师放眼世界、胸怀天下、志存高远,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秉持兼容并蓄的理念,学习和吸收各类先进文化知识,反哺培育时代新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西南大学将举行建校120周年系... 人民网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孙竞)今天,西南大学正式发布120周年校庆公告(第一号)。2026年4...
点亮小听众的科学梦想 原标题:点亮小听众的科学梦想   4月15日至16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昆明...
我国首个林草行业大模型研发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智慧林草创新团队近日以DeepSeek大模型为底座,成功研发出我...
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成立 原标题: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成立记者4月15日获悉,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日前在广东阳江技师学院挂牌成...
葛道凯:扎根中国大地 全面汇聚... 2025年是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人民网教育频道联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共同开展策划,推出...
赵险峰:高校要坚持特色发展、各... “教育强国,‘强’的使命任务在高等教育。高校如何做到自强卓越?在我看来,一定要坚持特色发展、各展所强...
教育部:将加快建设国家数字大学 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李依环)教育部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 原标题: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开赛16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在湖南省长沙...
人工智能:如何握好这把“双刃剑... 原标题:人工智能:如何握好这把“双刃剑” 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世界。但它如一把“双刃剑”,既带来巨大机...
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 原标题: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
百余名博士扎根老城区   “感受到了满满诚意!”毕业于厦门大学的博士潘思同,搬进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提供的人才房,看着宽敞明...
“小胖墩”为何越来越多   “我家孩子才9岁,这半年体重增加了20斤”“孩子胖了,非常不喜欢动”……近期,首都儿科研究所成立...
把科技人才“送”到企业创新一...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企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更多创新型科技...
以人工智能服务教育变革   本报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丁雅诵)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为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发展新优势,全...
为青年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   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
大连理工大学:塑造扎根基础学科... 原标题:大连理工大学:塑造扎根基础学科的名师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开展了“数艺交融,创想未来”系列活动。...
小麦基因组完整图谱绘制成功 原标题:小麦基因组完整图谱绘制成功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小麦育种全国重点...
湖南:政策“雨露”浇灌大学生创... 原标题:湖南:政策“雨露”浇灌大学生创业梦想“当全国首支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达5.05亿元的...
吉首大学:“四大行动”促学生全... 原标题:“四大行动”促学生全面发展“原来,制作一斤绿茶竟要56000多颗芽头,茶农要在枝头上采摘56...
人勤春来早 科特派助农忙 原标题:人勤春来早 科特派助农忙“我们刚从洛川调研回来,在那里的苹果树干上发现了一种新病害。”4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