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创始人
2025-03-02 19:02:23
0

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作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山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以高水平教师队伍支撑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以思想政治为引领,提升教师政治素质。高校教师要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把自身和团队发展融入民族复兴、强国建设的历史伟业。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建立政治要件闭环管理机制。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持续加强改进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创建全国党建示范高校、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以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目标,以“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为抓手,推动教师党支部建设。加强对高层次人才、青年教师、海外归国教师等群体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以2024年“世纪中大,山高水长”百年校庆为契机,凝聚广大校友和师生的智慧和力量,挖掘校史中的教育家精神,推动大学文化建设和学校事业发展。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提升教师育人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高校教师要在履行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价值的职责中提高育人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近年来,学校深刻把握人才培养的内涵和要求,推动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按照“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理念,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集中大类培养与专业培养相结合的培养体系。推动教师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融入通识教育理念,实施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健全以学习成效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推进教学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

以国家战略为导向,提升教师创新能力。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学校扎根广州、深圳、珠海三地办学,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学校教师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上取得更大进展。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天琴计划”、南方海洋实验室、华南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等科技平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极地”号破冰科考船、“珠海云”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顺利建设完成投入运行,涌现出高精度超长距离地月激光测距、陆面模拟系统等重要科研成果。学校广大教师将进一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学术前沿,瞄准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强化有组织科研,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的贡献。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提升教师队伍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近年来,学校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提升教师队伍质量和水平。按照“适度规模、优化结构、注重质量、追求卓越”的基本原则,优化人才引进规划,通过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聚才引才。深化教师聘任制度改革,健全教研型、教学型、研究型教师分系列发展体系,分系列设岗、聘用和考评,明确不同系列教师发展路径。全面实施教研型教师“预聘—长聘”制改革,实施长周期评估,形成稳定支持机制。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聚焦教师代表性工作的创新性、系统性、标志性和影响力,建立注重人才培养质量与成效、学术创新贡献与影响的评价体系。坚持分类考核,按照教师系列和发展阶段设置考核周期,建立动态评价制度。全面推进学部制改革,由学部统筹学术标准与学术评价。

以师德师风为根本,提升教师道德修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党对教师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体制机制。将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要点、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纳入校内巡视,纳入党建考核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构建四级审核把关机制,在教师管理各环节严格落实政治和师德把关要求。健全“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工作机制,依法依纪依规查处师德违规行为。开展师德师风学习教育,举办庆祝教师节优秀教师表彰活动。近年来,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张培震、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管向东、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吴德熙、第48届国际南丁格尔奖获得者成守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保继刚,以及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优秀教师代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西南大学将举行建校120周年系... 人民网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孙竞)今天,西南大学正式发布120周年校庆公告(第一号)。2026年4...
点亮小听众的科学梦想 原标题:点亮小听众的科学梦想   4月15日至16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昆明...
我国首个林草行业大模型研发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智慧林草创新团队近日以DeepSeek大模型为底座,成功研发出我...
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成立 原标题: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成立记者4月15日获悉,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日前在广东阳江技师学院挂牌成...
葛道凯:扎根中国大地 全面汇聚... 2025年是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人民网教育频道联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共同开展策划,推出...
赵险峰:高校要坚持特色发展、各... “教育强国,‘强’的使命任务在高等教育。高校如何做到自强卓越?在我看来,一定要坚持特色发展、各展所强...
教育部:将加快建设国家数字大学 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李依环)教育部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 原标题: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开赛16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在湖南省长沙...
人工智能:如何握好这把“双刃剑... 原标题:人工智能:如何握好这把“双刃剑” 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世界。但它如一把“双刃剑”,既带来巨大机...
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 原标题: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
百余名博士扎根老城区   “感受到了满满诚意!”毕业于厦门大学的博士潘思同,搬进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提供的人才房,看着宽敞明...
“小胖墩”为何越来越多   “我家孩子才9岁,这半年体重增加了20斤”“孩子胖了,非常不喜欢动”……近期,首都儿科研究所成立...
把科技人才“送”到企业创新一...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企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更多创新型科技...
以人工智能服务教育变革   本报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丁雅诵)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为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发展新优势,全...
为青年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   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
大连理工大学:塑造扎根基础学科... 原标题:大连理工大学:塑造扎根基础学科的名师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开展了“数艺交融,创想未来”系列活动。...
小麦基因组完整图谱绘制成功 原标题:小麦基因组完整图谱绘制成功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小麦育种全国重点...
湖南:政策“雨露”浇灌大学生创... 原标题:湖南:政策“雨露”浇灌大学生创业梦想“当全国首支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达5.05亿元的...
吉首大学:“四大行动”促学生全... 原标题:“四大行动”促学生全面发展“原来,制作一斤绿茶竟要56000多颗芽头,茶农要在枝头上采摘56...
人勤春来早 科特派助农忙 原标题:人勤春来早 科特派助农忙“我们刚从洛川调研回来,在那里的苹果树干上发现了一种新病害。”4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