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聘改革 拓宽教师职业发展之路
创始人
2025-03-02 21:03:16
0

原标题:职称评聘改革 拓宽教师职业发展之路

职称评聘是衡量教师育人及科研水平、激发教师发展内驱力的重要举措。将论文、项目等由必选条件改为选项条件,突出创新价值、能力和贡献导向,不限制成果类型;推行代表作制度,加强同行评议;强化对师德师风、社会服务和科研质量的要求……近年来,随着教育评价改革向纵深发展,教师职称评聘也在不断改进,力求以鲜明价值导向引导教师潜心立德树人、推动学科发展。

如何进一步优化教育评价体系和绩效分配制度,破除“五唯”定式,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

让教师服务乡村的贡献被看见

“研究农民最关心的事,把农业科技送到田间地头”,这是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教授何雄奎的科研追求。然而,“深耕泥土”、成果丰硕的他,却曾在职称评定上深感困惑。令他欣慰的是,随着学校职称评价制度改革的推进,这个问题被逐步破解。

在很多高校,由于研究成果侧重于应用等原因,农林学科教师评职称曾是普遍难题。近年来,设立科研推广型岗位、着重考察成果的创新和实际应用价值……越变越科学的评价“指挥棒”,正引领教师们扎根乡土,带着科技成果进村入户、帮助农民齐心致富。

凸显成果价值和能力贡献

“当得知学校实行职称评价改革后,我非常欣喜。我发现以往的‘必须发论文’变成了‘不是必须发’,又增加了专利转化应用、技术开发推广、社会服务等不同业绩选项,不再‘以数量论成就’,成果价值和能力贡献得到了凸显。”何雄奎说,“学校在职称评审中实行代表性成果评审制度,引入校外同行专家等多元评价主体,综合考察教师学术水平、成果创新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这样的改革,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发展规律。”

记者采访发现,中国农业大学结合学校农科特色,构建职称分类评价体系,支持教师分类发展,让高贡献、高业绩、高潜力的教师都能得到展现的机会。此举发挥了职称评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作用,鼓励教师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潜心研究。

何雄奎日常从事的,是农业机械化工程、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多属于技术开发,比如他牵头在北京平谷峪口镇西营村建设的未来智慧果园乡村振兴示范项目,使得当地果品质量大大提高,综合经济效益提升32.5%。以往,此类成果在职称评审中的权重很难与理论研究突破、发表重磅论文相比。正是得益于学校职称评审改革工作,何雄奎凭借在农业无人系统关键技术突破、推进智慧农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成果及其产生的经济社会价值,于2022年获评二级教授。

目前,中国农业大学仍在持续深入推进教师职称分类评价改革。根据自身农科特色和独特使命,学校还专门开设了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型研究员岗位,为主要从事技术开发、应用推广等研究的教师开辟专门发展通道。

鼓励教师扎根一线搞科研

作为农林水学科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直在探索推进教师职称评价改革。

2008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首轮岗位聘用中率先设立科研推广型岗位。此后,学校不断完善教师职称评审办法,在职称评聘和岗位晋级中单列“推广系列”,单设标准、单列指标、单独评审;同时,畅通科研推广岗位教师发展通道,打破岗位壁垒,可以“先转后评”,也可以“先评后转”。

一直致力于白菜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师惠麦侠,走的就是“先转后评”的路子:从教学科研岗位转到科研推广岗位。她依托太白蔬菜试验示范基地,审定(登记)大白菜新品种10个,新品种和新技术应用覆盖整个太白蔬菜产区,年辐射推广15万亩以上。2020年,惠麦侠晋升为推广研究员。

长期从事小杂粮优质抗逆高效栽培生理与技术的教学科研岗教师高小丽则属于“先评后转”:她创建了“户—村—乡”良种繁供模式,新品种新技术年累计辐射推广120万亩。2022年,她晋升推广研究员后,又转为科研推广岗位。

“学校很支持我们深入一线开展科技推广工作,在制定科技推广人员评价标准时,充分考虑我们的工作属性,还把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表现作为科研推广型教师职称评审首要条件。”惠麦侠说。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推广型教师须在本单位举行一次推广业绩汇报,评价结果达到良好以上方可参加职称评审。评价采取推广业绩展示、个人述职、推广业绩考评、校外同行专家评审等多种方式结合,构建形成了“问东家、问专家、问大家”的评价机制。学校还建立了绿色通道,对于推广业绩和学术成果突出的教师,可突破任职年限、学历等资历限制申报职称。

“比方说,我校张兴华老师长期开展原创性玉米种质创制研究,负责多个玉米试验基地和新品种示范园,主持或参与育成玉米新品种35个。扑下身子,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样的人才一定要认可,让服务乡村的贡献被看见!2023年,他破格晋升为研究员。”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了解到,在这样的激励政策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研推广型教师长期扎根科研攻关与农业生产一线,致力于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促进农业全产业链提升,为强农兴农洒下汗水、贡献力量。(记者 张亚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幼小衔接怎么做?师生家长一起看 新学期的大门已经打开,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是一次校园环境的改变,更是一次心灵的蜕变与成长的飞跃。幼小...
世纪天鸿新版“小鸿助教”重磅发... 9月5日,世纪天鸿推出教育科技领域重磅产品“小鸿助教”最新版本,凭借AI个性化出题、个人知识库与AI...
“清单式”帮扶让就业服务不断线 “清单式”帮扶是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再完善的重要起点 高校毕业生就业近年来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重点议题。最近...
做好师资调配,科学应对人口波动 近期,江西、湖南、安徽等地以学科调剂、进城选调、跨系统安置等方式推行教师转岗分流,应对生源锐减导致的...
广东省名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42亿元!“十四五”时期中央财... 9月5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一年来教师队伍建设进展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十...
复旦、交大教授推荐的「上海心理... 一、心理问题已成青少年与家庭的“隐形压力” 近年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多位心理学与医学教授在公开...
自贡高新区“开学第一课”:赓续... 9月4日,自贡高新区走进绿盛实验学校,精心组织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开学第一课”。本次活动作为高新区纪念...
小学一年级语文《选词填空》专项... 选词填空练习1 ,查看大图 选词填空练习2 1、 和 禾 ( )气 ( )苗 ( )田 ( )好 2...
安徽省阜阳市部分学校2025-...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新版英语教材真有那么难?“越用... 才刚开学,就有机构又开始在网上制造新一波焦虑,发布如“高考英语配音员吐槽教材难”“三升四的家长崩了,...
全国多地推行义务教育“阳光分班... 全国多地推行义务教育“阳光分班” 均衡分配学生和师资 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记者齐琪)记者4日从教...
加强专业自然教育营地建设 (来源:团结报) 转自:团结报 自然教育营地作为素质教育的载体,为培养青少年对环境的关注和责任感、推...
吴中“开学第一课”法治种子播心... 本报讯(通讯员 孟璐珺)新学期伊始,苏州市吴中区司法局在全区范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开学第一课”法治...
把人工智能教育办成愉快的教育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作者:熊璋 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中小学信息科技教材研究) 近...
直接面试!2025下半年绵阳市... 每日推送四川编制、福利、多岗等好工作招聘! 回复【人工】考试答疑 回复【报名】获取每日报名信息汇...
教育部:小学科学与初中科学总课... 9月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有关情况。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周大旺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