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践行教育家精神 勇担兴农强国使命
创始人
2025-03-02 21:43:34
0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筑梦人的战略高度,全面深刻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嘱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在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的征程中守初心、担使命、作贡献。

守初心立德树人,把育人成效作为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具体体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牢牢抓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坚持以生为本,注重发挥教师“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示范作用,不断涵养学生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学校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立“思政课+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心,台账式推进思政工作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不断凝聚学生服务国家需求、践行使命担当的价值认同。着力打造拔尖筑峰创新人才高地,阶梯式推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标杆创建,创新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机制,本研贯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系统性推进“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深化学生知农爱农教育,打造“西部乡村调查”等实践品牌,近年来,55%毕业生扎根中西部干事创业,75%服务涉农行业,毕业生成为服务旱区“三农”工作的主力军。

严师德身先示范,将教育家精神贯穿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把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作常抓不懈,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自觉担负起培育知农爱农时代新人的责任使命。学校建立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举办理想信念研修班,深刻理解和把握教育家精神内涵实质。严格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人才项目申报的“第一标准”。健全教师成长支持体系,实施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和高层次人才发展支持计划,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培养全过程和职业发展全周期。建立教师荣誉体系,开展“金牌教师”“卓越教师”“我最喜爱教师”评选活动,用身边榜样激励教师敬业修身治学。实施教师分类评价改革,构建覆盖多类型多维度成果认定方式的综合评价体系,强化育人成效在教师评价中的核心地位。增强教师实践能力,开展青年教师赴校外试验场站等驻点实践锻炼,知农爱农成了西农教师最鲜亮的底色和特质。

重实干科技报国,让教育家精神在矢志创新中生根发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因国家战略而生、而为、而兴,一代代西农人以农立身,紧扣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瞄准“卡脖子”问题,自觉肩负起支撑和引领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国家使命,以高质量科学研究成果践行教育家精神。学校大力推动一流创新团队、高水平创新团队、前沿交叉型团队建设,鼓励教师开展“大协同”产出“大成果”。聚焦粮食安全、生态文明、人类健康、乡村振兴,开展有组织科研,推进科研基地平台重组优化,获批建设旱区农业陕西实验室。强化种业科技创新和突破性品种培育,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首次发现小麦条锈病关键感病基因,开辟了作物抗病育种新途径,创立基因编辑牛羊高效培育技术,研发出全国首款奶绵羊育种专用液相芯片,奶牛体外胚胎生产和移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首次为良种奶牛装上了“中国芯”。

担使命心有大我,在服务“三农”中使教育家精神深刻表达。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勉励涉农高校师生要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校90年来,与时代同向、与祖国同行,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色发展道路,引领广大教师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牢记“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矢志投身农业强国建设,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面向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探索形成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形成“大学+试验示范站(基地)+科技示范户+农民”的农业科技推广新路径,有效解决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被誉为高校服务“三农”的一面旗帜。成立全国首家农民发展学院,建立乡村振兴学院、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和陕西省乡村振兴产业研究院,打造“三团一队”科技助农帮扶新机制,开辟了科学技术进村入户快捷通道,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了西农智慧和力量。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立足新时代,站在新起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矢志不渝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胸怀“国之大者”,牢记初心使命,争做新时代高校兴农强国的排头兵,在新征程上用更大的实干实绩为服务农业强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思政课,不止四十五分钟(师说) 什么样的思政课和教师受学生喜爱?从教15年,我的感受是:思政课既要把道理讲明白,也要把人心讲热乎,既...
3年来,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取得... 自2022年起,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九部门启动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这项高端人才自主培养的“国...
从“专业”到“项目”:高校人才... 对于即将迈入大学校园的“准新生”来说,这无疑是个全新的机遇—— 近日,复旦大学发布面向2025级本科...
戴上VR眼镜,“穿越”万年体验... 原标题:戴上VR眼镜,“穿越”万年体验中华文明走进稻田插秧、与年轻书生一同进京赶考……这些经历在第三...
AI便携系统1秒内完成视网膜图... 原标题:AI便携系统1秒内完成视网膜图像分析据物理学家组织网7月15日报道,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
周尧:以虫治虫护麦田 学术正名... 原标题:周尧:以虫治虫护麦田 学术正名扬国威“中国昆虫种类估计15万种以上,已定名不足2.5万种,只...
BEC高级作文比你想的难?很多... 🔥BEC备考计划,免费定制🔥 在BEC高级考试中,写作(Writing)部分可谓是最容易“拉开差距”...
南开大学两教授“幽默简历”走红 南开大学两教授“幽默简历”走红 近日,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胡金牛、陈璟两位教授的个人简历因“过于实...
教育部印发通知 要会同妇联等部... 为使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暑假,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
江门中考放榜时间定了! 根据工作安排 我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以下简称“中考”) 成绩将于7月17日(周四) 上午11:30...
教育部通知:严控暑期作业总量 教育部:严控暑期作业总量 记者7月16日从教育部获悉,暑假期间,汛期、假期交织叠加,安全风险加大,各...
北航巴西创新研究院、孔子学院在... 人民网北京7月15日电 近日,“中巴携手,共创未来——中巴科技创新与文明交流互鉴合作启动仪式”在北京...
确保广大师生度过平安健康快乐的... 本报北京7月16日讯(记者 林焕新)为使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暑假,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
农民工笔下的母亲,为何打动人心... 李祉瑶 这提醒着专业的创作者们,扎根生活,创作才有源头活水;也提醒着更多的人,生活不仅有柴米油盐,还...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效能... ◎摘 要人工智能给教育领域带来深刻变革,高校教师的角色与定位正经历根本性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教师...
促进非遗与高校音乐教育的融合发... □ 吴 珊 非遗是指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以口头、表演、手工艺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遗产,...
去爱尔兰留学,这些信息要知道(... 本报记者 周姝芸 位于欧洲西部的爱尔兰风景如画,因其蜿蜒的海岸、静谧的湖泊和大范围的植被而被称为“翡...
构建网络育人新生态 照亮青春学... 近年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师团队创建的小泥鳅辅导员工作室依托“一站式”平台,以“三个坚持”“五个故事...
全面关怀学生学习的多维路径 山东省东营市清风小学正在进行的这项理念先进、富有成效的课改探索,其核心追求就是“全面关怀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