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践行教育家精神 勇担兴农强国使命
创始人
2025-03-02 21:43:34
0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筑梦人的战略高度,全面深刻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嘱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在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的征程中守初心、担使命、作贡献。

守初心立德树人,把育人成效作为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具体体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牢牢抓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坚持以生为本,注重发挥教师“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示范作用,不断涵养学生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学校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立“思政课+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心,台账式推进思政工作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不断凝聚学生服务国家需求、践行使命担当的价值认同。着力打造拔尖筑峰创新人才高地,阶梯式推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标杆创建,创新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机制,本研贯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系统性推进“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深化学生知农爱农教育,打造“西部乡村调查”等实践品牌,近年来,55%毕业生扎根中西部干事创业,75%服务涉农行业,毕业生成为服务旱区“三农”工作的主力军。

严师德身先示范,将教育家精神贯穿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把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作常抓不懈,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自觉担负起培育知农爱农时代新人的责任使命。学校建立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举办理想信念研修班,深刻理解和把握教育家精神内涵实质。严格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人才项目申报的“第一标准”。健全教师成长支持体系,实施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和高层次人才发展支持计划,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培养全过程和职业发展全周期。建立教师荣誉体系,开展“金牌教师”“卓越教师”“我最喜爱教师”评选活动,用身边榜样激励教师敬业修身治学。实施教师分类评价改革,构建覆盖多类型多维度成果认定方式的综合评价体系,强化育人成效在教师评价中的核心地位。增强教师实践能力,开展青年教师赴校外试验场站等驻点实践锻炼,知农爱农成了西农教师最鲜亮的底色和特质。

重实干科技报国,让教育家精神在矢志创新中生根发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因国家战略而生、而为、而兴,一代代西农人以农立身,紧扣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瞄准“卡脖子”问题,自觉肩负起支撑和引领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国家使命,以高质量科学研究成果践行教育家精神。学校大力推动一流创新团队、高水平创新团队、前沿交叉型团队建设,鼓励教师开展“大协同”产出“大成果”。聚焦粮食安全、生态文明、人类健康、乡村振兴,开展有组织科研,推进科研基地平台重组优化,获批建设旱区农业陕西实验室。强化种业科技创新和突破性品种培育,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首次发现小麦条锈病关键感病基因,开辟了作物抗病育种新途径,创立基因编辑牛羊高效培育技术,研发出全国首款奶绵羊育种专用液相芯片,奶牛体外胚胎生产和移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首次为良种奶牛装上了“中国芯”。

担使命心有大我,在服务“三农”中使教育家精神深刻表达。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勉励涉农高校师生要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校90年来,与时代同向、与祖国同行,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色发展道路,引领广大教师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牢记“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矢志投身农业强国建设,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面向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探索形成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形成“大学+试验示范站(基地)+科技示范户+农民”的农业科技推广新路径,有效解决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被誉为高校服务“三农”的一面旗帜。成立全国首家农民发展学院,建立乡村振兴学院、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和陕西省乡村振兴产业研究院,打造“三团一队”科技助农帮扶新机制,开辟了科学技术进村入户快捷通道,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了西农智慧和力量。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立足新时代,站在新起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矢志不渝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胸怀“国之大者”,牢记初心使命,争做新时代高校兴农强国的排头兵,在新征程上用更大的实干实绩为服务农业强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幼小衔接怎么做?师生家长一起看 新学期的大门已经打开,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是一次校园环境的改变,更是一次心灵的蜕变与成长的飞跃。幼小...
世纪天鸿新版“小鸿助教”重磅发... 9月5日,世纪天鸿推出教育科技领域重磅产品“小鸿助教”最新版本,凭借AI个性化出题、个人知识库与AI...
“清单式”帮扶让就业服务不断线 “清单式”帮扶是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再完善的重要起点 高校毕业生就业近年来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重点议题。最近...
做好师资调配,科学应对人口波动 近期,江西、湖南、安徽等地以学科调剂、进城选调、跨系统安置等方式推行教师转岗分流,应对生源锐减导致的...
广东省名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42亿元!“十四五”时期中央财... 9月5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一年来教师队伍建设进展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十...
复旦、交大教授推荐的「上海心理... 一、心理问题已成青少年与家庭的“隐形压力” 近年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多位心理学与医学教授在公开...
自贡高新区“开学第一课”:赓续... 9月4日,自贡高新区走进绿盛实验学校,精心组织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开学第一课”。本次活动作为高新区纪念...
小学一年级语文《选词填空》专项... 选词填空练习1 ,查看大图 选词填空练习2 1、 和 禾 ( )气 ( )苗 ( )田 ( )好 2...
安徽省阜阳市部分学校2025-...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新版英语教材真有那么难?“越用... 才刚开学,就有机构又开始在网上制造新一波焦虑,发布如“高考英语配音员吐槽教材难”“三升四的家长崩了,...
全国多地推行义务教育“阳光分班... 全国多地推行义务教育“阳光分班” 均衡分配学生和师资 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记者齐琪)记者4日从教...
加强专业自然教育营地建设 (来源:团结报) 转自:团结报 自然教育营地作为素质教育的载体,为培养青少年对环境的关注和责任感、推...
吴中“开学第一课”法治种子播心... 本报讯(通讯员 孟璐珺)新学期伊始,苏州市吴中区司法局在全区范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开学第一课”法治...
把人工智能教育办成愉快的教育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作者:熊璋 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中小学信息科技教材研究) 近...
直接面试!2025下半年绵阳市... 每日推送四川编制、福利、多岗等好工作招聘! 回复【人工】考试答疑 回复【报名】获取每日报名信息汇...
教育部:小学科学与初中科学总课... 9月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有关情况。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周大旺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