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梯维修工到技能大师
创始人
2025-03-04 07:22:25
0

“新学期,学生们在电梯安装与维修实训课上,终于可以使用真实的电梯门进行学习了。”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学院教授刘勇长舒一口气。为了赶在新学期开学前研发出高仿真实训系统、打造特种作业真实工作场景,刘勇整个暑假都没有休息。

从事电梯特种作业三十多年来,刘勇从电梯维修工成长为国家重点工程总工程师、职业院校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技能大师。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了刘勇,听他讲述成长历程,以及他推动产教融合、助力人才培养的故事。

深耕电梯行业三十年如一日

记者:从一名电梯维修工成长为国家级技能大师,您有何感想?

刘勇:我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奥的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安装部、维修部、制造工厂、培训中心任职,最早从事电梯热线召修工作。电梯属于国家特种设备,电梯安装维修属于特种作业,比较艰苦。如今,我已在这一领域深耕30多年。

天津利顺德大饭店手柄开关式乘客电梯有百年历史,我曾多次参与这部电梯的维修和保养。此外,我还在2001年参与了天安门城楼相关电梯的改造工作。虽然我从事的专业很专、很小,但这些经历让我非常自豪,也坚定了我扎根这一行的决心。

满足乘客的需求是“电梯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为了方便残疾人乘坐电梯,我们对操作盘进行了创新改造。此外,我还主持了相关项目,让电梯维修更加人性化。

我认为,在工作中要善于思考,不断发现问题,并通过创新的方式解决问题。我想,只要足够专注,三十年如一日,就能在某一领域取得建树。

记者:您负责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主要从事哪些工作?

刘勇:我们工作室一方面结合企业和客户需求,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不断研发升级实训设备。

例如,在老旧小区的电梯加装工作中,我主持加装的一部电梯在原有建筑框架基础上采用钢梁结构玻璃幕墙,占地空间非常小,三层三站,速度每秒1.75米。这部电梯采用多项创新设计,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该项目也成为天津旧楼加装电梯的标杆性项目。

由于电梯安装维修属于特种作业,在取得国家特种设备作业资格证之前,不可以在真实场景中实践。这就导致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现场实践才能上岗。这成为电梯专业教学的痛点难点。

为了更方便、更直观地讲授电梯安装维修知识,我通过开发电梯实训设备、集合信息化虚拟资源等方法,模拟真实电梯井道的工作环境,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效果显著。工作室主持的5项“智能电梯模拟实训设备”实验项目,已获得国家软件著作权和国家发明专利。

将企业实践经验融入教学

记者:在教学中,您如何发挥“双师型”教师优势?

刘勇:企业的工作经历,让我非常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我也可以把企业的新技术融入到日常教学中,让教学与时俱进。

目前,我已经培养11届电梯专业学生,学生在校期间获得了电工、电梯等相关领域职业资格证书。在考取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的测试中,我的学生通过率达到95%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达85%,转正以后70%的学生成为技术骨干,在企业5年内安全事故率为零,部分人已成为经理级主管。

作为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双师型”教师,我努力将自己多年的企业实践经验融入教学各个环节。

我主编的多部核心课教材,包括《电梯安装与维修技术》《电梯安全技术》等,展示了电梯行业的最新技术和最新行业标准,教学内容也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目前75%的高职院校电梯专业使用我编写的教材。

2016年起,我作为专家组组长、裁判长主持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电梯赛项工作。为了让学生培养符合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我力主并推动将电梯行业标准融入技能大赛,使大赛与专业技能教学互促。

提高职业院校社会认可度

记者:在您看来应从哪些方面努力,逐步扭转消除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让更多人愿意报考职业院校?

刘勇:首先要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增加既有行业实践经验又有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加强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和社会认可度。

其次,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职业院校应该与企业紧密合作,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等方式,使教学更贴近市场需求,让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环境。

此外,在育人过程中,除了提升学生相关技能水平外,还要加强学生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例如,我每年在新生开学第一课上,都要给他们讲天津电梯的发展史,以及天津作为全国电梯基地所取得的成绩。同时,我还开发多个“课程思政”案例,将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最后,还要通过媒体加强正面宣传,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

记者:您认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应如何发挥引领作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更多能工巧匠?

刘勇:首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要了解企业需求与行业发展方向,将数字技术、物联网技术等融入日常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拓展能力。其次,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可以为职业院校提供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的高技能兼职教师队伍,进一步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最后,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应注重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注重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加强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个体综合发展。(记者 陈 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克职院1385位学生通过高级工... “以前高级工证得工作10年才能考,现在在校通过考核,一毕业就可以拿到手,这样我找工作会更容易,工资收...
强化党建引领,努力把组织优势转... 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重庆化工职业学院沿着“13628”发展...
云南省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 云南省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将于9月13日举行。请参加考试的各位考生严格遵守考试纪律...
巴西发起“更多教师计划”改革国... 师资短缺长期以来制约巴西公共基础教育发展。今年1月,巴西教育部发起了“更多教师计划”,综合改革国家教...
“警”彩护航开学季!勐海交警上... 新学期开学首日,勐海县公安局交管大队抓住开学契机,组织警力深入辖区多所学校开展“开学第一课”交通安全...
沈阳沈河区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有... 《沈阳沈河区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有哪些?全方位解析助你备考》 考公免费咨询电话:4009810787 ...
海南省共有各级各类教师15.4...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9月5日,“加快推动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十二场)...
河北曲周:科技小院忙“三夏” 5月26日,河北省曲周县刘庄科技小院的学生在试验田内工作。时下,华北平原麦浪滚滚,一派丰收在即的景象...
AI赋能职业教育新质生产力人才... 运用AI赋能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培养更多新质生产力人才的必然趋势。 重庆城市管理...
李子坤:用一束微光照亮援疆教坛 2023年2月,河北教师李子坤怀揣着教书育人、奉献边疆的梦想,从古城保定出发,踏上了援疆之路。如今,...
优质灵动的教室空间怎样打造 一间布置科学、充满温度与创意的教室,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然...
幼小衔接怎么做?师生家长一起看 新学期的大门已经打开,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是一次校园环境的改变,更是一次心灵的蜕变与成长的飞跃。幼小...
世纪天鸿新版“小鸿助教”重磅发... 9月5日,世纪天鸿推出教育科技领域重磅产品“小鸿助教”最新版本,凭借AI个性化出题、个人知识库与AI...
“清单式”帮扶让就业服务不断线 “清单式”帮扶是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再完善的重要起点 高校毕业生就业近年来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重点议题。最近...
做好师资调配,科学应对人口波动 近期,江西、湖南、安徽等地以学科调剂、进城选调、跨系统安置等方式推行教师转岗分流,应对生源锐减导致的...
广东省名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