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达:“闻道犹能以身求”
创始人
2025-03-04 12:02:39
0

原标题:陈先达:“闻道犹能以身求”

10月10日,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陈先达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先生千古,早上还在看您的书。”“您是马克思主义学者心中的标杆与榜样。”……在中国人民大学、光明日报官方微信评论区,不少网友写下留言寄托哀思。

站在讲台上,他是全身心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教师;徜徉学海中,他是从未停止思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躬耕哲学领域70余载,陈先达始终高擎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发哲学新声、立时代新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研究是他一生的志业。

“哲学家不是社会的旁观者”

1930年12月,陈先达出生于江西鄱阳。1953年从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深造。从此,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结下不解之缘。

在人大读书的三年时间里,陈先达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毕业后,他留校任教,成为人大哲学系正式成立后的首批教师。1987年,他又担任人大哲学系系主任。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围绕中国的历史发展、现代化道路和文化等问题,陈先达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诸多学术论文。

2020年6月29日,本报《光明学人》版刊发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郝立新撰写的文章《陈先达:行走在思想与时代之间》。“闻道犹能以身求”,在郝立新看来,陈先达的诗句正是其在哲学信仰上笃定不移、在哲学事业上辛勤耕耘的人生写照。

陈先达常说:“哲学家不是社会的旁观者。”多年来,他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其勤奋向学成为学界后进的榜样。

2015年,全十四卷、共496万字的《陈先达文集》出版。2015年7月3日和2016年3月2日,陈先达先后在《光明日报》头版发表理论文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引起我国理论界学术界广泛关注。

近年来,陈先达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写作哲学随笔上,使哲学走出书斋、走进人们心中。这也被他趣称为“老来得子”。

回归生活是陈先达倡导的哲学方向。他曾言:“如果哲学不关心人民,人民也就不会关心哲学;哲学不关心社会,社会也就不需要哲学。”

“马克思说过,真正的哲学和哲学家都是‘时代的产物’‘人民的产物’。先生的学术人生印证了这一点。与时代关系密切、与人民联系紧密,哲学才会获得强大生命力,哲学家才能为时代和人民所接受。”郝立新说。

“‘青出于蓝’的快乐”

自1956年走上讲台,陈先达始终和学生在一起。他说:“教书育人是最快乐也最适合我的工作。”

陈先达的课堂生动有趣、极富逻辑性,总是挤满了学生,他们沉浸在陈先达对哲学“可爱且可信、具有生活气息”的讲解中。

陈先达被学生称为“行走的马列字典”。但凡遇到出处不定的引文,向他询问,总能得到精确到章节的回答;遇到意义不解的原典,向他询问,总能得到醍醐灌顶的点拨。

陈先达认为,大学“既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是培养人的地方”。他要求学生善用知识,绝不能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要对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

2015年,陈先达荣获“最美教师”称号。教书育人一辈子,“讲课”对于他来说,不仅是职业,更是志业,是终生的乐事。他说:“我的收获是有一群好学生……这是‘青出于蓝’的快乐。”

“最惬意的人生是专业、职业、信仰的结合”

从教近70载,陈先达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

“最惬意的人生是专业、职业、信仰的结合。”这是陈先达对自己一生的概括。专业可以变为谋生的手段,而信仰则是高于谋生的精神追求。有信仰,才能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才能有从容淡泊的为学信念和胸怀天下的责任感。

陈先达曾作诗表达自己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老而弥坚不算老,文求有骨诗求魂。”

在《九十岁的我》一诗中,陈先达写道:“生命是一种奋斗,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九十个春夏秋冬,三万个黑夜黎明……有限的人生,溶入力的洪流会化作永恒!”

人生有限,而光热无穷。他用自己的思想和笔,书写了不平凡的哲学人生!

(记者 张亚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山东枣庄一中援疆教师胡乐香:助... “感谢胡老师一年来的关心与帮助,如果没有您的悉心教导,我可能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近日,家住新疆乌...
今年考研人数真的变少了吗?数据... 择校福利: 最近后台私聊择校的越来越多了,老师打算从今天开始,每天帮10名同学分析择校,尽我所能帮大...
菏泽市高二语文联考阅卷报告 菏泽市高二语文联考阅卷报告 4题阅卷报告 1.原题呈现: 科学论文发表时,一般都有提要或摘要,可以让...
大连市教育局关于领取2025年... 根据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安排,现将领取大连市2025年春季教师资格证书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发证对象 ...
思政课,不止四十五分钟(师说) 什么样的思政课和教师受学生喜爱?从教15年,我的感受是:思政课既要把道理讲明白,也要把人心讲热乎,既...
3年来,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取得... 自2022年起,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九部门启动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这项高端人才自主培养的“国...
从“专业”到“项目”:高校人才... 对于即将迈入大学校园的“准新生”来说,这无疑是个全新的机遇—— 近日,复旦大学发布面向2025级本科...
戴上VR眼镜,“穿越”万年体验... 原标题:戴上VR眼镜,“穿越”万年体验中华文明走进稻田插秧、与年轻书生一同进京赶考……这些经历在第三...
AI便携系统1秒内完成视网膜图... 原标题:AI便携系统1秒内完成视网膜图像分析据物理学家组织网7月15日报道,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
周尧:以虫治虫护麦田 学术正名... 原标题:周尧:以虫治虫护麦田 学术正名扬国威“中国昆虫种类估计15万种以上,已定名不足2.5万种,只...
BEC高级作文比你想的难?很多... 🔥BEC备考计划,免费定制🔥 在BEC高级考试中,写作(Writing)部分可谓是最容易“拉开差距”...
南开大学两教授“幽默简历”走红 南开大学两教授“幽默简历”走红 近日,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胡金牛、陈璟两位教授的个人简历因“过于实...
教育部印发通知 要会同妇联等部... 为使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暑假,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
江门中考放榜时间定了! 根据工作安排 我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以下简称“中考”) 成绩将于7月17日(周四) 上午11:30...
教育部通知:严控暑期作业总量 教育部:严控暑期作业总量 记者7月16日从教育部获悉,暑假期间,汛期、假期交织叠加,安全风险加大,各...
北航巴西创新研究院、孔子学院在... 人民网北京7月15日电 近日,“中巴携手,共创未来——中巴科技创新与文明交流互鉴合作启动仪式”在北京...
确保广大师生度过平安健康快乐的... 本报北京7月16日讯(记者 林焕新)为使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快乐的暑假,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
农民工笔下的母亲,为何打动人心... 李祉瑶 这提醒着专业的创作者们,扎根生活,创作才有源头活水;也提醒着更多的人,生活不仅有柴米油盐,还...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效能... ◎摘 要人工智能给教育领域带来深刻变革,高校教师的角色与定位正经历根本性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