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新儒学的重要推动者
创始人
2025-03-04 12:43:03
0

  美国汉学界对中国古代哲学研究学者有“南陈北冯”之说。“北冯”指冯友兰,他的《中国哲学史》影响很大。但“南陈”的影响似乎只在学术圈,一般读者所知不多。“南陈”指陈荣捷,他是美国汉学界对中国古典哲学研究的一位重要推手。其实,西方人对古代中国哲学研究的真正重视和深入就是从研究“新儒学”开始的。“新儒学”属西文硬译,中国人称之为宋明理学,是影响中国人思想和意识形态1000多年的一大学派。

  美国新儒学研究最著名的学者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汉学家狄百瑞教授。但说起狄百瑞的成就,离不开陈荣捷。狄百瑞曾经深情地评价称,“陈荣捷将其漫长的一生都献给了求道和授道。作为早期在美国开拓亚洲研究的领袖人物,陈荣捷在去世之前不久,被亚洲研究协会授予‘杰出服务奖’。”

  对大多数中国民众而言,陈荣捷的名字有点生疏,但在西方汉学界特别是新儒学研究领域,他是独当一面的大师。陈荣捷和狄百瑞有着近半个世纪的交往。二人无私向学、通力合作,完成了很多学术著作和资料书,并在美国大学汉学课程设置上贡献杰出。他们二人的友谊和合作成就了中美学者交往和学术交流的一段佳话。

  陈荣捷出生于广东开平,早年就读于岭南大学,后在哈佛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他曾回母校任岭南大学教务长,后去夏威夷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等美国高校任教。陈荣捷在美国研究和推广中国古典哲学方面成就卓著,1980年曾担任美国亚洲研究与比较哲学学会会长。他最突出的成就是跟狄百瑞教授合作培养了美国汉学和中国古典哲学研究人才。

  陈荣捷是最早在美国高校开展宋明理学研究的学者,并因其提倡通过研究古代中国哲学来理解中国社会而闻名。他还翻译了大量儒家经典及朱熹学派的著作,在美国高校作巡回讲演。

  陈荣捷与狄百瑞于1948年在广东相识。此前,他在美国学界已经较有名气。陈荣捷曾经担任过常春藤盟校达特茅斯学院的人文学院院长。当年,陈荣捷跟年轻的狄百瑞一见如故,互相启发。陈荣捷和狄百瑞还是哈佛大学的校友,他们因此惺惺相惜,结下深厚的友谊。

  陈荣捷与狄百瑞的合作,是文人相亲的典范。他们二人互通有无、交融互补,把二人的学术潜能发挥到最大化,结出了丰硕的成果。狄百瑞对中国新儒学的研究成就杰出。他早年师从汉学家富路特,也学习过日语,并曾到燕京大学留学。他的汉学研究最终落脚在新儒学,并将其发扬光大。与陈荣捷的合作是狄百瑞获得学术成就的基石之一。

  陈荣捷自幼受过非常扎实的私塾教育,熟读四书五经。他大学和博士都研究哲学,尤为钟情宋明理学,可以说是海外华人中这方面的翘楚。其后,他开始著书立说,并翻译了《六祖坛经》《老子道德经》《传习录》《近思录》《北溪字义》等大量中国典籍。可贵的是,陈荣捷不止于翻译,还由译及释,对这些经典进行诠释和解读。陈荣捷与狄百瑞合作后,他们二人共同出版了《中国传统根源》《东亚传统根源》《东亚经典的智慧》等大量教科书,其成就至今无人超越。

  狄百瑞一生强调要进行通才教育以及树立学生“放眼全球”的眼光。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在美国学界最早创设了“核心课程”的概念。这个概念是要让美国学生学习和了解全球文明中的优秀成分,从人类文明精华中汲取营养,做一个与时代相匹配的优秀人才。在狄百瑞创设的这个理念中,陈荣捷也贡献了很多力量:首先,陈荣捷拥有深厚的中国古典文献功底,精通中国古代哲学,是狄百瑞的有力合作者;其次,陈荣捷也熟知西方哲学,能够用西方人读得懂的语言去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理论,使得中国古代哲学易于在美国高校传播;第三,陈荣捷接受过良好的中英双语训练,他的中英文写作和演说能力俱佳。他在美国多所高校授课、出版大量译著和理论著作,而且在普通民众中间做了大量启蒙工作,免费做过2000多场讲演,有力宣传了中华文化。

  陈荣捷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在哥伦比亚大学讲授新儒学,他当年在哥大执教时被聘为访问教授,学术地位备受尊崇。陈荣捷与狄百瑞的合作长达40年,从狄百瑞任哥大系主任到教务长、副校长,二人一直互相砥砺、相互成就。陈荣捷在哥大任教至近90岁,而狄百瑞一直工作到97岁,可谓鞠躬尽瘁。

  如今,回顾西方汉学史和在美国中国古典哲学的传播史,陈荣捷的成就值得一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西南大学将举行建校120周年系... 人民网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孙竞)今天,西南大学正式发布120周年校庆公告(第一号)。2026年4...
点亮小听众的科学梦想 原标题:点亮小听众的科学梦想   4月15日至16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昆明...
我国首个林草行业大模型研发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智慧林草创新团队近日以DeepSeek大模型为底座,成功研发出我...
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成立 原标题: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成立记者4月15日获悉,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日前在广东阳江技师学院挂牌成...
葛道凯:扎根中国大地 全面汇聚... 2025年是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人民网教育频道联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共同开展策划,推出...
赵险峰:高校要坚持特色发展、各... “教育强国,‘强’的使命任务在高等教育。高校如何做到自强卓越?在我看来,一定要坚持特色发展、各展所强...
教育部:将加快建设国家数字大学 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李依环)教育部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 原标题: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开赛16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在湖南省长沙...
人工智能:如何握好这把“双刃剑... 原标题:人工智能:如何握好这把“双刃剑” 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世界。但它如一把“双刃剑”,既带来巨大机...
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 原标题:积极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
百余名博士扎根老城区   “感受到了满满诚意!”毕业于厦门大学的博士潘思同,搬进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提供的人才房,看着宽敞明...
“小胖墩”为何越来越多   “我家孩子才9岁,这半年体重增加了20斤”“孩子胖了,非常不喜欢动”……近期,首都儿科研究所成立...
把科技人才“送”到企业创新一...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企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更多创新型科技...
以人工智能服务教育变革   本报北京4月16日电 (记者丁雅诵)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为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发展新优势,全...
为青年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   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
大连理工大学:塑造扎根基础学科... 原标题:大连理工大学:塑造扎根基础学科的名师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开展了“数艺交融,创想未来”系列活动。...
小麦基因组完整图谱绘制成功 原标题:小麦基因组完整图谱绘制成功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小麦育种全国重点...
湖南:政策“雨露”浇灌大学生创... 原标题:湖南:政策“雨露”浇灌大学生创业梦想“当全国首支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达5.05亿元的...
吉首大学:“四大行动”促学生全... 原标题:“四大行动”促学生全面发展“原来,制作一斤绿茶竟要56000多颗芽头,茶农要在枝头上采摘56...
人勤春来早 科特派助农忙 原标题:人勤春来早 科特派助农忙“我们刚从洛川调研回来,在那里的苹果树干上发现了一种新病害。”4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