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优化:探索体育教育与身心健康的双赢
创始人
2025-03-04 14:23:06
0

原标题:课间优化:探索体育教育与身心健康的双赢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多项基础教育改革,旨在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为孩子们创造更多时间和机会发展兴趣爱好,从而促进其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近日,北京市教委宣布从秋季学期开始,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全面优化课间安排,落实每节课间15分钟的时长。延长课间休息时间让学生有机会走出教室、走向户外、参与运动、放松身心,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

缺乏体育锻炼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不利

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的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久坐和缺乏运动会对其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近几年,近视、肥胖、脊柱侧弯等问题在中小学生群体中日益凸显。延长课间休息时间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户外活动机会,使他们能够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有助于健康问题的改善。中小学生可以在15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里进行跑步、跳绳或简单的伸展运动,这些运动不仅有助于放松身心,还能增强体质,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除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也是当前教育中的重要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表现和人际关系。课间休息延长至15分钟,为中小学生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时间与同学交流互动,有助于缓解学习压力,让他们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后续学习。此外,课间的集体活动,如小组游戏和球类运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还能增强他们的集体归属感和合作能力,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延长课间休息时间在提升学生的智力表现和学习效率方面也起到关键作用。研究表明,适度的休息可以帮助大脑巩固和整理已学信息,进而提高记忆力和专注力,适量的课间运动能促进脑功能的发展,有效提升学习效率。与此同时,运动中对协调能力、反应速度和思维判断力的训练,也有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因此,合理结合体育运动与课间活动,将为学生带来双重益处。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体育活动时间普遍不足

教育部相关数据显示,许多中小学生在校的体育活动时间未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标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课业负担较重,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二是学校课程安排紧凑,课间休息时间较短,学生难以充分利用。

体育锻炼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媒体报道,有学生在新学期军训中出现了体力透支的情况,有的学生仅仅站了15分钟军姿就出现低血糖晕倒的现象。这不仅暴露了学生日常锻炼的缺乏,也反映出学校在体育活动时间安排上的不足。虽然延长课间休息时间并不会直接增加体育课时,但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进行体育活动的机会,促进了学校体育教育的完善。

另外,学校体育教育内容仍存在单一化现象,许多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更注重身体素质测试,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体育设施的不足也是制约体育教学内容的重要因素。部分学校由于场地限制或设备老化,无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运动项目,导致学生的运动体验打了折扣。再加上专业体育教师短缺、培训不足,进一步限制了学校体育教育水平,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为学生营造更加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

尽管延长课间休息时间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诸多积极作用,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延长课间休息时长需要对现有课程安排进行调整。学校必须重新优化教学计划,以确保增加的课间时长不会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完整性。

其次,延长课间时长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休息和放松机会,也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为了防止自由活动时间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或意外事件,学校必须加强对课间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为使课间休息时间延长至15分钟的政策更好地服务于中小学生成长,提出以下建议:

科学合理地规划课程安排,确保教学质量不受影响。学校可以通过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精简重复性内容的讲授,或适当调整非核心课程的时间分配来实现。此外,学校还可尝试将部分学习内容融入课间活动,例如开展与课程相关的户外实践,既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增加他们的活动量,达到学习与健康的双赢效果。

加强课间活动的组织管理,学校需合理设计课间活动形式,充分利用宝贵的15分钟时间,组织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活动内容不应局限于传统的竞技项目,而应结合学生的兴趣和体能水平,设计趣味性强的小型游戏、团体活动以及个人体能锻炼。例如,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设计适合的课间活动内容,并提供充足的运动器材,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同时,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应加强对课间活动的管理与指导,确保学生的安全。

建立课间活动评估机制,评估课间时间延长的实施效果。学校可以通过定期观察学生的课间活动,收集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根据实际情况对课间安排进行及时调整。同时,课间活动的内容应持续设计优化,使其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学校与家庭携手合作,共同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家长应鼓励孩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学校则应加强与家庭的沟通,推动学生在校内外都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学校还可以与社区合作,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运动机会。

中小学生课间休息时间延长至15分钟是一项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积极举措,这不仅契合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也回应了社会对教育质量和学生健康的高度关注。确保该政策有效落实,需要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携手合作,为学生营造更加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推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作者:宋 巍,系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财政部:加大教师待遇保障力度 ... (来源:中国妇女网) 转自:中国妇女网 中新网9月5日电 教育部5日召开“教育大会一年间·教改进行时...
教育部:巩固提升教师待遇保障 ... 人民网北京9月5日电 (记者郝孟佳)今天,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一年来教师队伍建...
克职院1385位学生通过高级工... “以前高级工证得工作10年才能考,现在在校通过考核,一毕业就可以拿到手,这样我找工作会更容易,工资收...
强化党建引领,努力把组织优势转... 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重庆化工职业学院沿着“13628”发展...
云南省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 云南省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将于9月13日举行。请参加考试的各位考生严格遵守考试纪律...
巴西发起“更多教师计划”改革国... 师资短缺长期以来制约巴西公共基础教育发展。今年1月,巴西教育部发起了“更多教师计划”,综合改革国家教...
“警”彩护航开学季!勐海交警上... 新学期开学首日,勐海县公安局交管大队抓住开学契机,组织警力深入辖区多所学校开展“开学第一课”交通安全...
沈阳沈河区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有... 《沈阳沈河区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有哪些?全方位解析助你备考》 考公免费咨询电话:4009810787 ...
海南省共有各级各类教师15.4...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9月5日,“加快推动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十二场)...
河北曲周:科技小院忙“三夏” 5月26日,河北省曲周县刘庄科技小院的学生在试验田内工作。时下,华北平原麦浪滚滚,一派丰收在即的景象...
AI赋能职业教育新质生产力人才... 运用AI赋能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培养更多新质生产力人才的必然趋势。 重庆城市管理...
李子坤:用一束微光照亮援疆教坛 2023年2月,河北教师李子坤怀揣着教书育人、奉献边疆的梦想,从古城保定出发,踏上了援疆之路。如今,...
优质灵动的教室空间怎样打造 一间布置科学、充满温度与创意的教室,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然...
幼小衔接怎么做?师生家长一起看 新学期的大门已经打开,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是一次校园环境的改变,更是一次心灵的蜕变与成长的飞跃。幼小...
世纪天鸿新版“小鸿助教”重磅发... 9月5日,世纪天鸿推出教育科技领域重磅产品“小鸿助教”最新版本,凭借AI个性化出题、个人知识库与AI...
“清单式”帮扶让就业服务不断线 “清单式”帮扶是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再完善的重要起点 高校毕业生就业近年来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重点议题。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