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创新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时不我待
创始人
2025-04-09 09:01:49
0

原标题:AI时代,创新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时不我待

“我们要提升中文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数字素养和职业能力,高质量建好中文专业。”3月31日,在教育部以“介绍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情况”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康震表示,要在加强数字中文建设新背景下,高质量建好中文专业。

近日,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网信办共同印发了《关于加强数字中文建设 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的意见》,对加快推进以信息化促进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以数字化赋能语言文字更好服务现代化建设等作出了全面部署。康震表示,春节以来,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DeepSeek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正如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部长通道”上所说,DeepSeek让人们看到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机遇。

康震介绍,北京师范大学目前正在按照《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部署,以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为导向,统筹推进学科布局、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高质量建好中文专业。

“首先,着力推进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康震说,今年,北京师范大学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人才发展需要,推进文学院与人工智能学院、国际中文教育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合作,推出了“汉语言文学+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今年将启动招生。学校还将继续支持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深度交叉融合,促进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和新的科学研究范式,打造学科融合的新优势。

其次,北京师范大学着力推进科研机构纵深建设。康震表示,目前,学校依托中国语言文学和语言学等“双一流”学科,建设“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汉字汉语研究与社会应用实验室”等多个教育部和国家语委的科研平台,将学术研究与经济社会需求结合,促进研究成果的广泛应用。下一步,学校还将建设完善的科研平台体系,强化有组织科研,锻造卓越师资团队。

康震介绍,北京师范大学要着力推进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从去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积极实施“人工智能+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专项“1228计划”,要在3—5年的时间里,促进10个专业人才培养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打造20个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重点团队,推动20本数字化教材建设,建设80门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的智慧课程。“未来,北京师范大学将抓好新文科建设,优化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加大科教融汇力度,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加快培养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复合型人才。”康震说。

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朱建华表示,他们也在积极应对数字时代的新形势新要求,创新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朱建华说,要重新定位中文人才培养目标。以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为关键措施,重构中文专业人才能力构成。“重视创新能力培养,造就有人文情怀、数字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他说。

构建学科专业新生态同样重要。和康震想法相似,朱建华也强调要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以社会实际需求为导向,试点推进数字赋能中文专业建设,推动中文专业与计算机、心理学等学科专业交叉融合。

朱建华表示,在教学上,要创新模式,利用大语言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构建人机协同教学范式,提供智能辅导。在课程上,要重构体系。广东省研究制定涉及交叉学科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支持增设“语言文字+人工智能”核心课程,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升级实践教学模块,紧密围绕高峰学科和新兴产业,聚焦前沿热点打造人工智能实践课程,鼓励培养学生运用人工智能工具学习的能力。

“我们探索产学研用一体化育人体系新模式。特别是组织创新团队攻关大语言模型等前沿技术‘制高点’,建设量大质优的关键领域语料‘新基建’,产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中文建设标志性成果。”朱建华强调。(记者 张盖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兰州文理学院旅游学院以课程群建...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高等教育正成为激活乡村内生动能的关键引擎。兰州文理学院旅游学院立足西...
重庆举办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双... 本报重庆4月10日电(记者刘新吾)2025年“千校万岗·启航青春”重庆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双选会...
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剧文... 据新华社澳门电(记者齐菲、郭雨祺)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剧文化节近日在澳门开幕,内地及港澳表演艺术...
为西部发展注入人才活水(评论... 从“东南飞”,到“西北栖”,这是西部地区人才工作结出的硕果,更照见广大青年赤诚的家国情怀今天的西部地...
让中华文化在华裔青少年心中生... 近日,英国剑桥大学沃尔森学院李成智礼堂内,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典在庄重的礼乐声中拉开帷幕。乙巳年黄帝...
教育部部署做好2025年高校... 本报北京4月10日电 (记者丁雅诵)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各高校加大征兵宣传进校园工作力度,...
侏罗纪化石揭示棘头动物门起源 原标题:侏罗纪化石揭示棘头动物门起源 动物界包含30余个门级分类单元,它们共同构建了动物演化的基本框...
心电采集有了新方式 原标题:心电采集有了新方式只需佩戴一条精致“吊坠”,就可以在日常活动中进行持续的、不受运动限制的心电...
职业教育:从“热起来”到“香起... 原标题:职业教育:从“热起来”到“香起来”还要几步近日,杨艺杰、曹佳豪、赵智俊三位技师学院的教师因在...
“一根纱线”连起五位院士 原标题:“一根纱线”连起五位院士一根细细的纱线,一头连着福建首个规模超万亿元的纺织鞋服产业;另一头牵...
新型纳米凝胶喷雾 提升水蒸发... 原标题:新型纳米凝胶喷雾 提升水蒸发速率近3倍  记者4月7日从海南大学获悉,该校海洋科学与工程学...
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研发成... 原标题: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研发成功 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
电化学新工艺提取铁更清洁 原标题:电化学新工艺提取铁更清洁  美国俄勒冈大学化学家在9日的《ACS能源快报》上发表论文称,他们...
新研究优化硫族热电材料性能 原标题:新研究优化硫族热电材料性能  当下,能源问题日益严峻,探寻高效、环保的能源转换技术,成为迫切...
细胞能量代谢研究有了新工具 原标题:细胞能量代谢研究有了新工具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席鹏教授团队联合河北大学高保祥教授课题组,成功...
负载型催化剂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 原标题:负载型催化剂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现代化工中,90%以上的生产过程需要催化剂的参与。催化剂的应...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用AI赋能“... 原标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用AI赋能“一站式”学生社区学习疑问、入党入团、参军入伍、勤工助学、简历诊...
中药复方可精准狙击“蜱虫病”病... 原标题:中药复方可精准狙击“蜱虫病”病毒记者8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王涛教授团队发现,由...
甘肃建立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服...   据新华社兰州电(记者白丽萍)2024年春招以来,甘肃人社部门就组织百名专业就业创业指导师走进高校...
实现废旧塑料高效分解转化   本报北京电(记者孙亚慧)近日,一支专注于固废处理的科研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性成果,为废旧塑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