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上午
市映湖小学的多媒体教室里欢呼与掌声阵阵,由铜官区长江路司法所带来的“法治知识打卡闯关”活动成了六年级学生“开学第一课”的重头戏,为新学期拉开了活力满满的序幕,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种子。
“老师,我抽到的问题是‘遇到校园欺凌该怎么办’。”六年级三班的张楷瑞同学举着答题卡在人群里喊道。话音刚落,身旁几个同学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帮他梳理思路,“要先告诉老师和家长。”“不能自己忍,也不能跟人打架。”最终,张楷瑞同学准确说出了应对方法,并从司法所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一枚“法治小卫士”印章,兴奋地塞进书包,“再攒两个印章就能换笔记本了,我要把法律知识记在上面!”
活动现场,安徽铜鼎律师事务所的解启会律师成了“热门人物”。每当有学生对题目存疑,都会围到她身边请教。“我表哥用妈妈手机给游戏充了500元,能要回来吗?”六年级一班的一位学生皱着眉头问。解律师蹲下身解释道:“根据《民法典》,你表哥如果不满十八周岁,大额充值没经过家长同意,是可以联系平台退回的。不过这也提醒大家,用手机消费前一定要跟家长商量。”简单几句话,既解答了疑问,又传递了法律常识,不少家长也站在一旁认真倾听。
除了答题闯关,司法所带来的“实用小礼物”也让孩子们爱不释手。印着“防范电信诈骗,保护个人信息”的小扇子成了孩子们的“随身凉品”,课间休息时不少孩子边扇风边念上面的提示语;反诈漫画手册里,“冒充老师要学费”“免费领游戏皮肤是陷阱”等案例用生动的图画和简短文字,让孩子们轻松掌握防骗技巧。“这个扇子很实用,孩子带在身边,不知不觉就能记住反诈知识。”家长张女士拿着扇子,对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开学第一课”结束后,不少孩子还在讨论答题技巧,有的甚至约定“下次还要参加法治活动”。“贴近孩子的生活,才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长江路司法所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往进校园普法多是“讲台上说、台下听”的模式,效果有限,这次创新采用“闯关”等形式,就是想让孩子们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据了解,近年来,长江路司法所已多次走进辖区学校,开展宪法晨读、民法典情景剧等活动,接下来还会结合孩子们的兴趣设计“模拟法庭”“法治课堂”等活动,让法治精神真正融入孩子们的成长过程。
来源:铜陵日报 记者 张久愿
编辑:查飞 审核:蒋洁 终审:查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