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长春5月24日电 (记者孙竞、李成伟)30多所高水平大学集中展示科技创新成果,800余家企业携前沿技术惊艳亮相,100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联袂参与,80余项校地、校企、校校合作项目成功落地……23日,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在长春举行。
自1992年以来,高博会已成功举办了62届,走过25座城市。改版升级后的高博会,有哪些亮点?如何搭建平台推动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人民网记者专访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吴英策。
吴英策表示,高博会的功能主要聚焦在“三个平台”建设。一是打造服务国家战略的成果展示平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都带来了服务国家重点领域的科技攻关项目;中科院光机所、应化所等科研院所呈现了科技创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成功实践;一批龙头企业展现了技术应用与高校实践场景深度融合的创新互动。
二是打造教育思想碰撞和改革实践交流的平台。学会与教育部相关司局保持密切沟通,发布权威的政策导向和工作部署;举办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高水平大学书记校长、专家学者等共同开展教育领域重点难点问题大讨论,交流碰撞思想,实现“同题共答”,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三是打造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对接推广平台。“这次既有100多所高校带来的3000多个项目,还有1000多所企业带来了3万多个项目。”吴英策介绍,通过高博会,浙江大学与吉林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与长春市政府开展战略合作。
“我们希望高校和企业来参会,不能是三天热闹,而是能够更长久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吴英策说,“我们前期走访了许多高校和企业,探访高校最新科技成果,倾听产业发展的需求,经历了很多深入的构建。希望以高博会‘搭台’,让这些合作深入到产业之中,真正发挥实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