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小小的人参饮料,成为了浙江大学展位上的“显眼包”。
“这是我们浙大和吉林当地合作的产品。我们研发了氢纳米泡技术,长春当地企业提供了人参原材料,形成了这款富氢人参功能性饮品。”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杨健介绍。
在吉林长春举办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上,产教融合、校地合作的众多科研成果纷纷亮相。高博会“搭台”,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与地方产业升级进一步深度融合。展会现场,21所高水平大学带来的最新科研成果不仅“冒着热气”,而且“接着地气”,更是契合了吉林乃至东北三省的产业发展方向。
杨健说,他从事氢能相关研究多年,一直想把“氢”这个元素做到这个大健康产业之中。恰巧吉林盛产“人参”,如何更好地发挥人参的有效成分从而起到保健作用,也是当地面临的瓶颈。
在各方牵线下,杨健团队和吉林的企业一拍即合。浙大的氢纳米泡技术将氢气在水里制成纳米级的气泡,然后将氢水与人参提取物、提取液复配。利用氢纳米泡的渗透作用,可以加速人体对人参有效成分的吸收。实验显示,以富氢水为基底,融合人参等多种珍贵植物提取物,按照一定的科学配比开发制成饮品,具备潜在改善肝脏机能、预防肝脏疾病的作用。
杨健介绍,目前双方已经合建了富氢人参功能性饮品的生产加工线,并通过长春当地企业去拓展市场,形成销售。展会期间,还有不少产业机构和企业前来咨询、洽谈,希望成果可以落地转化。除了开发相应的富氢人参饮品,未来,该技术还将应用于相关的养殖业、农林业。
一场高博会,搭建起东北全面振兴实际需求与全国高校丰富科研资源的沟通桥梁。80余项校地、校企、校校合作项目成功落地,浙江大学与吉林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与长春市政府开展战略合作……跨越山海的校地合作,实现了“双向奔赴”。(孙竞、李成伟、实习生修初怡)
上一篇: 稳就业,各方协同发力(锐财经)
下一篇:AI赋能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