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集成电路高精度加工获重大突破
创始人
2025-05-30 09:02:49
0

原标题:有机集成电路高精度加工获重大突破

北京大学裴坚教授团队首次开发出一类可光激活的掺杂剂前体分子,实现对有机高分子半导体导电性质的区域精准调控。该策略突破了传统化学掺杂方法在区域精度和可控性方面的限制,首次实现了有机高分子半导体亚微米级超高精度掺杂,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有机集成电路的精准加工,标志着我国在半导体新材料领域取得关键突破。相关研究成果28日晚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裴坚介绍,半导体技术是驱动信息革命的核心力量。在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区域掺杂的空间精度直接决定晶体管性能、电路集成度及器件可靠性等关键指标。随着器件尺寸不断缩小,对区域掺杂精度的要求也持续提升。然而,有机高分子半导体的传统掺杂策略,仍面临精确控制难、无法满足高密度集成要求等问题。因此,缺乏高精度区域掺杂技术,已成为制约有机高分子半导体在柔性显示、生物传感以及集成光电器件等前沿应用中的关键瓶颈。

经过多年研究,裴坚团队创新开发出的光控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掺杂技术,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方面实现了诸多核心突破:首次实现了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掺杂过程的精准可控,且电导率最高提升9个数量级;现已成功应用于10余种典型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普遍实现电导率提升6个数量级,极大拓展了有机高分子半导体的应用场景;该技术与现有半导体工业的光刻流程高度兼容,首次在有机高分子材料中实现亚微米尺度的区域掺杂精度,为高性能有机集成电路的构建提供了关键支撑,具备重要的工艺可行性与产业转化潜力。

“可以说,这一研究成果突破了该领域的核心瓶颈,为有机集成电路微型化与高密度集成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有望推动柔性显示分辨率升级,助力智能传感芯片灵敏度提升,加速有机集成电路的产业化进程。”裴坚表示。(记者晋浩天 通讯员庞卓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推动职... □ 周爱青 “双师型”教师是具备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参与...
以更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全国所有幼儿园学前一年约1200万儿童迎来了一个不一样的新学期。根据《关于逐步推行...
永登公安交警开展开学第一课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涉校道路交通事故,9月5日,永登公安交警...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5高三上学...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就整体性质而言,《山海经》是一部山川地理博...
更生动更全面更贴近生活 2025年秋季开学,又一批修订后的新教材走进中小学课堂。教材“焕新”后,教学内容有哪些变化?老师们的...
江西省2026届高三上学期入学... 一 、阅读(72分) (一)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与世界...
让民生温度可感可及——我市推动... 9月1日上午,开学第一天,我市广大中小学生开开心心地走进校园,开启新学期。和其他学校相比,金堤路小学...
市教育局精准施策常态化抓好校园... 9月1日,我市80余万名中小学生顺利返校。开学前,全市教育系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围绕校...
教育部要求:落实师德违规“零容... (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教育部9月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一年来教师队伍...
重塑物理课堂的思维向度 在科学教育战略转型发展的今天,物理教育承载着比传授知识更为深远的使命,它不仅要帮助学生构建世界观,还...
财政部:加大教师待遇保障力度 ... (来源:中国妇女网) 转自:中国妇女网 中新网9月5日电 教育部5日召开“教育大会一年间·教改进行时...
教育部:巩固提升教师待遇保障 ... 人民网北京9月5日电 (记者郝孟佳)今天,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一年来教师队伍建...
克职院1385位学生通过高级工... “以前高级工证得工作10年才能考,现在在校通过考核,一毕业就可以拿到手,这样我找工作会更容易,工资收...
强化党建引领,努力把组织优势转... 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重庆化工职业学院沿着“13628”发展...
云南省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 云南省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将于9月13日举行。请参加考试的各位考生严格遵守考试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