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优师计划”毕业生即将奔赴山海
创始人
2025-07-08 17:22:46
0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志存高远,师范报国……”6月底,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首届“优师计划”师范生从教出征仪式在珠海校区风雨操场举行,7位学子代表全体“优师计划”毕业生朗诵《以国为志,以师为名》。

今年北师大360余名首届“优师计划”毕业生将从这里出发,奔赴中西部13个省(自治区)的153个脱贫县和陆地边境县,投身基础教育一线。

早在今年2月,因师资不足,来自贵州省岑巩县的地理科学专业2025届学生熊国锦,提前回到母校——贵州省岑巩县第一中学实习,成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

“我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我曾走过的路也是学生们正在走的路。回望着他们,我看到自己的影子,更多是充满希望——希望我的到来能为他们带来改变。”熊国锦说。

“优师”起点于“志远”。

北师大党委书记程建平将这个故事的开始娓娓道来:“2020年之前,我们去各地调研,发现许多中西部边远地区,优秀师资十分缺乏。正好当时召开了相关会议,在会上,我就提出建议:能不能在国家层面来推动‘强师工程’,为欠发达地区培养和输送一批优秀教师?”

会后,北师大先行先试,首设“志远计划”,按照“省来县去”原则,面向当时尚未摘帽的52个国家级贫困县所在省份定向培养志存高远、乐教适教的基础教育领域高素质师资。

基于“志远计划”的探索,2021年8月,教育部等九部门正式印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以下简称“优师计划”)。由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与地方师范院校采取定向方式,每年为原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的中小学校培养1万名左右师范生,从源头上改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质量,培养造就大批优秀教师。

同年9月,熊国锦及其同窗,来到北师大珠海校区,成为首批“优师计划”师范生。

次年暑假,北师大百廿校庆来临之际,熊国锦等7名“优师计划”学子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学习实践成果,表达扎根中西部的决心。

在珠海校区的毕业典礼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杨卿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优师计划’毕业生承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在县域教育领域以扎根姿态向下生长,把所学用于实践,用师者之光照亮更多孩子的未来。”

而关于他们的从教初心,有人是想“被需要”,有人看到师者垂范,也有人因为传承……

英语专业的李若雨,即将前往位于河北省平山县的平山中学任教。她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第一次支教实践时,虽然我还没有准备好站上讲台,但从农村孩子们的眼中,我看到了他们对知识和外部世界的向往。这让我感受到‘被需要’和作为一名老师的责任。”

同样来自英语专业的“湘妹子”罗惊鸿,即将走上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的三尺讲台。她的从教初心源自奶奶。

20世纪80年代,罗惊鸿的奶奶随军赴湖南省洞口县的一所小学教书。面对艰苦的条件,本可以选择离开的奶奶,因为舍不得山里的孩子,从数学教师转为兼任英语、数学、语文等多科教师,“为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奶奶自费买了许多英语书”。

罗惊鸿小时候曾问过奶奶:“为什么选择留下?”奶奶告诉她:“这里太缺老师了。”

奶奶对教育的热爱和对欠发达地区孩子们的牵挂感染了罗惊鸿:“山河遥远,路途艰辛,却从未阻挡孩子们求知若渴的心和眼底希望的光。”

于是,高考结束后,在父亲的推荐下,她选择成为一名“优师计划”师范生。

而在贵州省榕江县的一次暑期教育实践,也让这抹微光得以传续。

当时,罗惊鸿负责的班里有一名成绩很好、性格有点腼腆的女生。罗惊鸿经常和她谈心,分享大学生活。罗惊鸿还曾问过她想考什么大学,这名女生说了很多高校的名字,但没有北师大。

前几天,罗惊鸿收到了这名同学告知高考成绩的短信。在短信的结尾处,这名同学写道:“小罗老师,我也想报考北师大‘优师计划’,像你们一样建设家乡。”

“我从未想过,两周的朝夕相处竟能在学生心里播下这样一颗种子。国家、母校、师长前辈们培养了我,我教过的孩子又成为下一个我,我坚信未来会有千千万万个‘我们’,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薪火相传、播种希望。”罗惊鸿说。

物理学专业的杨皓博则是因为大一暑假一次寻访“大先生”的活动,对“优师”有了更深的体会。他说:“当时93岁的顾明远先生在北京校区的教学楼里,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比较教育学的课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这几句话也成为我今后的座右铭。”未来,他即将奔赴位于四川省巴中市的巴中中学,开始探索自己的为师之道。

同时,更多的“优师计划”毕业生,是想把4年的所学传授出去。

北师大党委副书记、珠海校区党委书记韦蔚提到,在“学院+书院”协同育人模式基础上,北师大强化城乡“双实践”、国际化育人,推出覆盖城乡两种教学环境的“双实践”制度、“优师计划”专项交换生项目和港澳实践研学项目。目前已建设覆盖城市和县域的集中教育教学实践基地191个、暑期实践基地101个,在脱贫县试点建设云端教育见习平台。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黄梓宸在书院制的培养模式下,积极探索自我,为走上“三尺讲台”躬耕积累。回望大学生活,4年8次支教与实践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在地资源”对教育的重要性。即将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大新中学就职任教的他,希望自己“能结合所学,挖掘边境地区的民族文化、红色历史,凝练本土智慧,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促进民族团结与文化传承”。

在校期间,乐育书院英语专业的陈昌莉曾两次前往美国、英国的学校进行教育实践。她希望“自己能够把开阔的国际视野、中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扎实的英语专业能力,全部转化为家乡贫困地区孩子们最优质的‘教育资源’,点燃他们对未来的激情、信心与希望”。

2023年以来,北师大开展“优师计划”县域专项调研,了解脱贫县教育发展现状和师范人才培养需求。截至目前,学校各团队已实地调研17个中西部省份,深入58个脱贫县、77所县域及以下中小学和幼儿园,持续实施“四有”好老师启航计划,对入选毕业生给予最高10万元的专项奖励,并提供校友指导、集中培训、成立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室等十大帮扶举措,构建系统化“跟踪帮扶”机制。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思 记者 樊未晨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7月07日 05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财政部:加大教师待遇保障力度 ... (来源:中国妇女网) 转自:中国妇女网 中新网9月5日电 教育部5日召开“教育大会一年间·教改进行时...
教育部:巩固提升教师待遇保障 ... 人民网北京9月5日电 (记者郝孟佳)今天,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一年来教师队伍建...
克职院1385位学生通过高级工... “以前高级工证得工作10年才能考,现在在校通过考核,一毕业就可以拿到手,这样我找工作会更容易,工资收...
强化党建引领,努力把组织优势转... 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重庆化工职业学院沿着“13628”发展...
云南省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 云南省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将于9月13日举行。请参加考试的各位考生严格遵守考试纪律...
巴西发起“更多教师计划”改革国... 师资短缺长期以来制约巴西公共基础教育发展。今年1月,巴西教育部发起了“更多教师计划”,综合改革国家教...
“警”彩护航开学季!勐海交警上... 新学期开学首日,勐海县公安局交管大队抓住开学契机,组织警力深入辖区多所学校开展“开学第一课”交通安全...
沈阳沈河区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有... 《沈阳沈河区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有哪些?全方位解析助你备考》 考公免费咨询电话:4009810787 ...
海南省共有各级各类教师15.4...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9月5日,“加快推动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十二场)...
河北曲周:科技小院忙“三夏” 5月26日,河北省曲周县刘庄科技小院的学生在试验田内工作。时下,华北平原麦浪滚滚,一派丰收在即的景象...
AI赋能职业教育新质生产力人才... 运用AI赋能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培养更多新质生产力人才的必然趋势。 重庆城市管理...
李子坤:用一束微光照亮援疆教坛 2023年2月,河北教师李子坤怀揣着教书育人、奉献边疆的梦想,从古城保定出发,踏上了援疆之路。如今,...
优质灵动的教室空间怎样打造 一间布置科学、充满温度与创意的教室,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然...
幼小衔接怎么做?师生家长一起看 新学期的大门已经打开,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是一次校园环境的改变,更是一次心灵的蜕变与成长的飞跃。幼小...
世纪天鸿新版“小鸿助教”重磅发... 9月5日,世纪天鸿推出教育科技领域重磅产品“小鸿助教”最新版本,凭借AI个性化出题、个人知识库与AI...
“清单式”帮扶让就业服务不断线 “清单式”帮扶是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再完善的重要起点 高校毕业生就业近年来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重点议题。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