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思·达” 视域下小学语文整本书教学策略
创始人
2025-07-11 11:28:53
0

整本书阅读是学生吸收与理解语文知识的重要方式,通过深入阅读,能让学生积累词汇、理解词句意义。“读·思·达” 理念贯穿语文教学全过程,适用于各学段,它将教学分为阅读、思考和表达三个环节,从学生发展视角出发,助力他们在这三个环节中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使学习更系统全面。

设计积累任务,丰富学生知识储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通过整本书阅读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推测词义、辨别词语感情色彩,以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在初读、精读、赏读等环节,合理设计积累任务,确保学生积累丰富词汇。

以《中国民间故事》为例,教师需要融合故事性与历史知识,深化学生的民族情感与道德认知。教学中,可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故事情节、猜测人物形象来激发阅读兴趣。选取民间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分析其性格特点与行为动机,让学生在理解情节的同时加深对人物的感知。同时,为提升学生词汇量,教师应设计具体的词语积累任务,指导学生在阅读时记录不理解的词汇,并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在初读阶段,引导学生发现 “美好”“善良”“忠诚” 等词语并深入研究,帮助他们在语境中理解词汇的深意。完成词语学习后,组织展示活动,让学生分享对新词汇的理解与运用情况,增进同学间的交流,激发语言学习兴趣。此外,鼓励学生使用词语记录本对新学词汇进行分类整理,构建知识网络,提高记忆效果。

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增强学生感悟能力。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有必要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词语的理解。若仅一味积累词汇,会忽视词语的多义性及语境中的实际含义,进而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真正理解。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情感色彩,可促进其阅读理解能力与批判性思维的提升,使他们更全面地把握文本内涵,激发深层思考。

以《草房子》为例,这部作品充满情感与深刻内涵,讲述了桑桑在油麻地小学的成长经历,既有青春的纯真,也有挫折与痛苦。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书中角色的理解与感受,以深入理解角色背后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此外,采用情境模拟法,让学生扮演书中相关角色,重现某些情节,以体验式学习感受角色面临的困境与情感。如重现桑桑与小伙伴共度快乐时光的场景,让学生体会纯真友谊的重要性;面对苦难情节时,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逆境带来的成长。教师还可以借助音乐、图片等多种媒介将《草房子》中的情感氛围具象化,使学生在多重感官刺激下更加细腻地感受文本中的情感波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还能有效提升他们的情感感悟与审美能力。

启发辩证思考,注重探索感悟。教学中,教师应特别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加强对学生辩证分析能力的培养。由于许多学生初期对文本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教师需要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阅读问题引导学生持续思考,倡导独立思考与互动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中达成共识,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独特感悟,尊重个体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探索与感悟中成长。

利用多媒体教学,营造沉浸式阅读氛围。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围绕 “读·思·达” 进行有效设计,借助多媒体手段为学生营造沉浸式阅读氛围,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审美素养。教学中,运用图片与视频展示,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激发思维,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以《中国民间故事》为例,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片段,提升学生的兴趣与理解能力。视频不仅能呈现生动的故事情节、人物动作与神态变化,还能帮助学生直观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播放视频后,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对比视频与书中描绘的故事情节,加深对故事内容的印象,促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文本,捕捉文字细节传达的情感与内涵。在整本书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阅读,总结写作手法与技巧,促进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在集体交流环节,让学生分享对写作方法和技巧的理解,激发思维碰撞与灵感。

开展讨论活动,促进学生思维碰撞。学生若能在阅读中从全局视角解读文本,便能深入理解书中的思想情感。但由于学生阅历与思维能力有限,难以跳出自身经验思考。因此,教师需组织讨论活动,促进学生间的思维碰撞,激发灵感,拓宽思维视野,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刻全面。

以《城南旧事》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探讨 “小英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喜欢她吗” 这一问题,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思考。课堂上,将学生分组,指导他们在组内讨论,回顾书中对小英子的描写,分析其性格特征、情感经历及在故事情节中的作用。通过基于文本的探讨,学生间产生思维碰撞,分享各自见解,从而加深对小英子人物形象的理解。此外,教师应在此基础上组织班级互动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感受不同思维观点的碰撞,激发表达欲望,实现对文本更丰富立体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 “读·思·达” 教学机制,即通过阅读引导思考,再通过交流表达实现知识和观点的内化,不仅提升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促进了课本知识与实际体验的融合,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中国教师报》2025年07月09日第14版

作者:吴宝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秒了!考研专业课真题这么找 考研备战路上,专业课真题就像一把金钥匙,能打开通往理想院校的大门。回想起我的备考经历,寻找真题的过程...
教育部:将数字素养纳入中小学教... 新京报讯(记者冯琪)7月7日,教育部发布通知,决定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通知提出六项重点任务,...
教育部开展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
@吉林市高考考生和家长,这是典... 高考志愿填报后,就是等待录取结果的时候了。然而,骗子们却趁机伸出黑手,精心编织陷阱。暑假期间,小梁满...
暑期防溺不缺位,安全守护“不掉... 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为保障学生生命安全,防范溺水事件发生,家长、学校应...
【教育】录取通知书收件地址及电... 录取通知书收件地址及电话可以修改吗?准考证找不到了还能正常收件吗?怎么辨别通知书的真假?针对广大同学...
盛世清北:北大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从盛世清北十余年专注清北硕博辅导的经验来看,考研真题是备考过程中极具价值的资料,它犹如一面镜子,能清...
道真:“法”润校园 护航暑期 近日,贵州省强制戒毒康复医院、道真自治县法宣办、道真自治县司法局到道真自治县上坝中学开展“知法守法、...
事关奖助学金!2025年起,中... 日前,《2024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公布。 《报告》显示,高等教育阶段,从2...
关于图书馆2025年暑期闭馆及... 为确保图书馆内读者生命财产安全不受损害,学校决定利用2025年暑期对图书馆消防管网进行升级改造,届时...
当一堂公开课偏离了预设 那节《一次函数的图像》公开课,是我教学生涯中一次深刻的教训。我精心设计的环节接连失效,最终暴露的是我...
周口市教育体育局关于2025年... 为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管理,维护公平有序的教育生态,保障考生合法权益,现就我市普通高中招生工作有关事项公...
致每一位始终坚持的法考人。 7月,天气转热总是让人心烦气躁。学完的课基本忘光了,做过的题正确率又下滑了,我知道你可能真的有点累了...
第33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 澎湃新闻从全国妇联获悉,7月11日,以“绘改革蓝图 谱时代新篇”为主题的第33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
【光明论坛】以数字化赋能教师发... 【光明论坛】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其中提出,经过3至5年...
你知道吗?工贸最好的5个专业,... 你知道吗?工贸最好的5个专业,看完你就明白了? 在工贸类院校中,专业选择至关重要,它关乎着未来的职业...
澳大利亚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新形势下,如何紧密对接行业需求,创新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提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是高...
泗县教体系统2025年优秀人才... 根据《泗县教体系统2025年优秀人才引进社会招聘公告》要求,现将泗县教体系统2025年优秀人才引进社...
深耕“田野行动” 唤醒“成长自... “田野行动”实践深耕项目是北京市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十四五”时期教师培训48个常规项目之一,项目以建...
中国—尼加拉瓜职业教育合作论坛... 本报电(立风)中国—尼加拉瓜职业教育合作论坛近日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举办。中尼两国教育部门及行业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