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严禁为无关人员报备入校,严禁为他人有偿报备入校
创始人
2025-07-25 10:58:14
0

关于进一步加强

校园治安秩序管理的通知

为维护正常教学、科研及生活秩序,营造安全有序的校园环境,依据《清华大学校园治安秩序管理规定》《清华大学校园参观管理规定》等相关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及近期工作情况,现就校园治安秩序管理有关事项及要求通知如下:

进一步加强人员及车辆入校管理

(一)规范人员入校报备管理

各单位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报备、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校门、楼宇出入管理,提醒师生员工谨慎使用报备权限,确保访客身份真实、事由合理。严禁为无关人员报备入校,严禁为他人提供任何形式的有偿报备入校。

(二)规范车辆入校及载客管理

持有校园车证或已报备车辆不得搭载未报备人员入校;严禁使用无牌、套牌、改装等非法交通工具入校;禁止任何车辆违规揽客、从事非法营运或有偿搭载校外人员入校。

进一步规范校园日常秩序管理

为切实规范校园日常秩序,现将校园内禁止的各类扰序行为明确如下,学校各单位、师生员工及其他进入校园的各类人员须严格遵守。扰乱校园正常秩序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一)破坏环境类:攀折花木、踩踏草坪、乱扔垃圾、损坏公共设施;钓鱼、放生或捕捉、投喂、伤害动物,非家属区遛狗或违反养犬管理规定;露天烧烤、露营、搭设帐篷;使用扩音设备产生噪音干扰正常秩序等。

(二)安全风险类:违规存放、运输、使用化学品以及存储、携带、燃放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未经批准,在校园内放飞无人机及其他低空慢速小型飞行器、空飘物等;在未开放或存在安全风险的水域戏水、游泳、滑冰等。

(三)交通违规类:未满12岁骑行非机动车、车筐载人、超速等危险驾驶行为;占道违停、鸣笛扰民等扰乱秩序行为;随意骑行校园内未上锁车辆等。

(四)违规入校类:冒用他人证件入校;出租、出借证件供他人使用;组织或参与违规方式入校等。

(五)违规经营类:未经批准,擅自摆摊设点、游动兜售商品或提供其他有偿服务;出租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营利活动;组织或从事具有商业盈利性质的有偿讲解、导游服务等。

(六)违规活动类:未经批准,进行商业性拍摄、直播等活动;开展公开集会、传教、封建迷信活动;散发、张贴未经批准的宣传品、悬挂横幅标语等。

(七)其他违反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影响校园安全、秩序、声誉或环境的行为。

进一步强化校园网络账号安全管

近期,校园内发生数起师生员工网络账号(尤其是信息门户登录账号)被盗用事件,涉及异常报备入校、电信网络诈骗等案件,对校园安全和师生权益造成威胁。

请妥善保管个人校园账号信息,及时检查个人信息门户、电子邮箱登录情况,若发现异常,可通过密码重置等方式加强防护,也可拨打学校校园网、信息系统服务电话62784859咨询。同时,请牢记“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涉及钱款往来,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或当面确认,守护自身财产安全。

严禁出借、转让、泄露个人账号,严禁盗用、冒用、违规使用他人账号,若引发违法违规情况将追究相关责任。

进一步明确违规行为处理措施

对于各类违反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影响校园安全、秩序、声誉或环境的行为,学校将根据情节轻重,采取取消入校报备权限、暂停关联车证使用、限定校门通行范围、禁用校园码相关功能、禁止入校或限制进入校内特定楼宇等管理措施,并予以通报批评、纪律处分等处理;若涉嫌违法的,将移交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各单位须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强化对所属人员(包括师生员工、离退休职工、居民家属、外协单位人员等)的教育与管理,督促其严格遵守本通知及校园管理相关规定。学校将加大巡查和查处力度,对违规行为“零容忍”,坚持“查实必处、处罚必严”。

请全体师生员工、校内居民及访客等自觉遵守校园管理规定,增强个人安全责任意识,共同维护和谐有序、安全稳定的校园秩序。

保卫处24小时综合值班电话:62782001

党政办公室

保卫处

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清华园街道办事处

2025年7月25日

校园治安秩序违规处理细则

为规范校园治安秩序管理,明确违规行为处理标准,根据《清华大学校园治安秩序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治安秩序管理的通知》等相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一 人员及车辆入校违规处理

(一)人员入校报备违规处理

1.师生员工违规报备的,取消入校报备权限6个月;存在有偿报备行为的,取消入校报备权限1年。

2.校内居民(含租户)违规报备的,取消一户入校报备权限6个月;存在有偿报备行为的,取消一户入校报备权限1年。

3.校外人员通过违规方式入校的,禁止入校1年;情节严重的,禁止入校2年,或视情节列入“校园治安秩序失信名单”,永久禁止入校。

(二)车辆入校及载客违规处理

1.持有校园车证的车辆违规:首次违规的,暂停车证3个月;第二次违规或情节较重的,暂停车证6个月;第三次违规或情节特别严重的,暂停车证1年,或视情节取消校园车证,同时原车证申领人列入“校园交通安全失信名单”,取消校园车证申请权限。

2.无校园车证的车辆违规:首次违规的,禁止车辆入校6个月;第二次违规或情节较重的,禁止车辆入校1年;第三次违规或情节特别严重的,禁止车辆入校2年,或视情节列入“校园交通安全失信名单”,车辆和驾驶人永久禁止入校。

二 校园日常秩序违规处理

(一)分类处理标准

对于《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治安秩序管理的通知》中规定的校园日常秩序违规行为:

1.破坏环境类、安全风险类、交通违规类违规行为:首次发现的,予以劝导教育;劝导无效或多次违规的,按以下标准处理:师生员工:取消入校报备权限6个月;校内居民(含租户):取消一户入校报备权限6个月;校外人员:禁止入校1年。

2.违规入校类、违规经营类、违规活动类违规行为:师生员工:取消入校报备权限6个月;校内居民(含租户):取消一户入校报备权限6个月;校外人员:禁止入校1年。

(二)情节严重的加重处理

对上述违规行为中情节严重的,视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措施:暂停关联车证使用;限定校门通行范围;禁用校园码相关功能;禁止入校或限制进入校内特定楼宇;其他必要管理措施。

(三)其他违规行为处理

违反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影响校园安全、秩序、声誉或环境的其他行为,参照上述标准处理;涉嫌违法的,移交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三 网络账号安全违规处理

出借、转让、泄露个人账号,或盗用、冒用、违规使用他人账号,引发违法违规情况的,师生员工:取消入校报备权限6个月;校内居民(含租户):取消一户入校报备权限6个月;校外人员:禁止入校1年。

因上述行为导致情节严重后果(如引发安全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等)的,按校园日常秩序违规处理中“情节严重的加重处理”条款执行;涉嫌违法的,移交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四 处理执行与权限恢复

本细则由保卫处牵头执行,相关部门配合落实处理措施。被采取限制权限措施的,可在规定期限后提交恢复申请,经二级单位审核并承诺遵守校园管理规定后,由保卫处核查符合要求的,按程序恢复相应权限;整改不到位的,延长限制期限。

五 生效日期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已明确!学前教育要免费了 据新华社消息,7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关举措。会议指出,逐步推行免...
下半年教育工作怎么干?教育部这... 7月21日,2025年教育部年中推进会召开。下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工作是什么?一起来看→ 铆足实干...
一地公告:招环卫工人考笔试面试... 2025年金泽镇劳务派遣制环卫保洁人员招聘公告 因工作需要,面向金泽地区公开招录一批环卫保洁人员,现...
最新明确:学前教育要免费了! 据新华社消息: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关举措。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中国...
吉林省通化市2025-2026...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光明网): 中国拥有3 000多家制笔企业,...
多所高校官宣:撤销这些专业! 大象新闻·河南交通广播记者 许婷 晨阳 记者从多家高校网站获悉,近日,河南工业大学、南阳理工学院等多...
2025年鹤壁市市直事业单位公... 现将2025年鹤壁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联考面试(湘江中学考点)人员集合分区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
中考英语300句高频考点,10... 一、个人情况 1. 毕竟,这个孩子太小还不能上学。 After all, the kid is to...
国新办发布会:“十四五”时期我... 7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残联有关负责人介...
@毕业生,这些就业帮扶计划助你... 7月,正值毕业季,还没找到心仪的工作?这些就业帮扶计划了解一下。 百县对百校促就业行动 该行动是教育...
暑假怎么过 86.5%受访家长... 暑假正是孩子亲近自然、开阔眼界的好时机。你会带孩子多去户外、走进大自然吗?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
思政课教师要做教育家精神的践行... 【学思践悟】 作者:陈娟(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习近平总书记...
丰富暑假生活 告别“屏幕孤独” 参考消息网7月25日报道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6月27日报道,西班牙儿童与教育非政府组织“教育合...
8部中小学必考名著梳理,知识点... 01 《 简·爱 》 1. 作者概况:夏洛蒂·勃朗特,19世纪的英国女作家。 2. 主题思想:对人间...
省政府:鼓励高校把生育选择等纳... 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更加务实有效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
石楼一中五案例入选国家级项目化... 近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研发中心公示第二届项目化学习案例征集活动入选名单。石楼一中24名教师...
以“青春之名”汇聚多元声音(在... □本报记者 樊雪婧 实习生 刘羽翀 “讨论方案时,留学生很直接,说‘设计有问题’;中国同学习惯说‘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