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楼一中五案例入选国家级项目化学习优秀案例库
创始人
2025-07-25 19:46:27
0

近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研发中心公示第二届项目化学习案例征集活动入选名单。石楼一中24名教师团队提交的5个案例全部入选,成功跻身国家级项目化学习优秀案例库。

此次入选的案例涵盖艺术、劳动及跨学科社会实践三大领域,分别为:《剪刻青铜纹 华裳耀春筵》《承乡土底蕴 传香道工艺——石楼香道跨学科项目化教学》《坛底摇晃的月光与米香——学生古法米酒酿造劳动实践》《一叶一故乡 茶语润心田》以及《绿苗计划:从“问题土壤”到“幸福菜园”的成长蜕变》。这些案例立足本土文化与实践场景,通过项目式学习设计,引导学生在剪刻青铜纹样、探究香道工艺、酿造古法米酒、研习乡土茶俗、打造校园菜园等实践活动中,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融合提升。

今年6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启动“让项目学习走向常态——第二届项目学习学科与跨学科案例征集活动”,旨在推动基础教育阶段项目化学习的常态化实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石楼一中积极响应,组织20余名骨干教师组成项目团队,围绕艺术传承、劳动实践、跨学科融合等领域展开研发。经严格评审,该校提交的5个案例凭借突出的实践性、创新性及教育价值脱颖而出。

“这些案例不仅是教学设计,更是以真实问题驱动、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系统性学习项目。”校方介绍,每个案例均历经前期调研、框架设计、实践迭代、成果凝练等多个阶段,既注重知识融合,更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在《绿苗计划》中,学生从校园土壤改良入手,通过查阅资料、实验对比、社区调研等方式,最终将“问题土壤”改造为兼具观赏性与生态性的“幸福菜园”,真正践行了“做中学、创中学”的理念。

“入选国家级案例库是对我校工作的肯定,更是一个新的起点。”石楼一中负责人表示,学校将持续深化项目化学习实践,通过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完善课程评价机制、拓展校社合作资源等举措,让更多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探索知识、锤炼能力,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记者 张娟娟)

来源:吕梁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已明确!学前教育要免费了 据新华社消息,7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关举措。会议指出,逐步推行免...
下半年教育工作怎么干?教育部这... 7月21日,2025年教育部年中推进会召开。下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工作是什么?一起来看→ 铆足实干...
一地公告:招环卫工人考笔试面试... 2025年金泽镇劳务派遣制环卫保洁人员招聘公告 因工作需要,面向金泽地区公开招录一批环卫保洁人员,现...
最新明确:学前教育要免费了! 据新华社消息: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关举措。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中国...
吉林省通化市2025-2026...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光明网): 中国拥有3 000多家制笔企业,...
多所高校官宣:撤销这些专业! 大象新闻·河南交通广播记者 许婷 晨阳 记者从多家高校网站获悉,近日,河南工业大学、南阳理工学院等多...
2025年鹤壁市市直事业单位公... 现将2025年鹤壁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联考面试(湘江中学考点)人员集合分区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
中考英语300句高频考点,10... 一、个人情况 1. 毕竟,这个孩子太小还不能上学。 After all, the kid is to...
国新办发布会:“十四五”时期我... 7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残联有关负责人介...
@毕业生,这些就业帮扶计划助你... 7月,正值毕业季,还没找到心仪的工作?这些就业帮扶计划了解一下。 百县对百校促就业行动 该行动是教育...
暑假怎么过 86.5%受访家长... 暑假正是孩子亲近自然、开阔眼界的好时机。你会带孩子多去户外、走进大自然吗?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
思政课教师要做教育家精神的践行... 【学思践悟】 作者:陈娟(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习近平总书记...
丰富暑假生活 告别“屏幕孤独” 参考消息网7月25日报道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6月27日报道,西班牙儿童与教育非政府组织“教育合...
8部中小学必考名著梳理,知识点... 01 《 简·爱 》 1. 作者概况:夏洛蒂·勃朗特,19世纪的英国女作家。 2. 主题思想:对人间...
省政府:鼓励高校把生育选择等纳... 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更加务实有效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
石楼一中五案例入选国家级项目化... 近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研发中心公示第二届项目化学习案例征集活动入选名单。石楼一中24名教师...
以“青春之名”汇聚多元声音(在... □本报记者 樊雪婧 实习生 刘羽翀 “讨论方案时,留学生很直接,说‘设计有问题’;中国同学习惯说‘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