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懂黑龙江大学考研的团队
···
(扫码联系老师,免费试听黑龙江大学音乐考研全套课程)
(点击试听↑↑↑)
2025年【黑龙江大学757中西音乐史】真题解析!
名词解释
中国音乐史
1.《广陵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中国古代一首大型琴曲,被誉为 “琴曲之冠”。它取材于聂政刺韩傀的故事,乐曲旋律激昂、慷慨,充满了战斗精神和悲愤情感。其曲调跌宕起伏,节奏复杂多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演奏难度。《广陵散》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嵇康临刑前弹奏而闻名遐迩,它不仅是中国音乐文化的瑰宝,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对研究古代音乐、文学和社会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2.诸宫调
诸宫调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说唱艺术,起源于北宋时期。它是将多种宫调的不同曲牌联缀起来,用以说唱长篇故事。表演时以唱为主,以说为辅,伴奏乐器有鼓、板、笛等,后来也有用弦索伴奏的。诸宫调的音乐丰富,体制宏大,能够细腻地表现复杂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代表作品有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等。它对元杂剧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国戏曲史和音乐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西方音乐史
1.奥尔加农
奥尔加农是欧洲最早的复调音乐形式,诞生于 9 世纪。起初,它是在格里高利圣咏单线条旋律下方添加一个平行四度或五度的曲调,构成简单的 “复音” 形式。后来发展出多种类型,如平行奥尔加农、平行奥尔加农的变体、自由或反向奥尔加农以及花唱式奥尔加农等。奥尔加农的出现,标志着西方音乐从单声部向多声部迈进,极大地推动了西方复调音乐的发展,为后续经文歌等复调音乐形式奠定了基础。
2.喜歌剧
喜歌剧是一种与正歌剧相对立的歌剧种类,最早于18世纪20-30年代出现在意大利。其题材源于日常生活,常展现普通人的故事与生活场景,具有喜剧因素,结尾多为团圆或胜利。演唱使用本国民族语言,音乐风格轻快幽默、通俗易懂。意大利喜歌剧常用干唱宣叙调,法国喜歌剧则是歌唱与对白并用。代表作品有意大利的《女仆做夫人》、法国的《狮心王查理》、英国的《乞丐歌剧》等。
简答题
中国音乐史
简述李叔同对学堂乐歌的音乐贡献
李叔同对学堂乐歌的音乐贡献极为显著。在内容上,他创作的学堂乐歌具有独特内涵。一方面,注重品德教育,如《送别》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旋律,传达出对离别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情谊的珍视 ,让学生在传唱中感受真挚情感与人文关怀;另一方面,涵盖自然科学知识,像《祖国歌》通过歌词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突破了传统音乐内容的局限,使学堂乐歌承载起更多元化的教育功能。
在形式上,李叔同也有诸多创新。他大胆借鉴西方音乐的作曲技法,将其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相融合。例如,在旋律创作上,他巧妙运用西方大小调体系,同时又融入中国民族调式的特点,使乐歌旋律既富有新鲜感又不失民族韵味;在歌曲结构方面,引入西方常见的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等,改变了中国传统音乐较为单一的结构形式。这种中西合璧的创作方式,为学堂乐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范例,为后来的音乐创作者在融合中西音乐风格上开辟了道路,对中国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西方音乐史
简述李斯特的生平以及音乐创作
李斯特于1811年出生在匈牙利的一个音乐家庭,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他 6 岁开始学习钢琴,9 岁举行公开演奏会,轰动当地。12 岁前往维也纳,师从萨列里等名师,在那里他的钢琴技艺突飞猛进,并接触到了当时欧洲顶尖的音乐文化。之后,他在巴黎定居,凭借高超的演奏技巧成为了音乐界的传奇人物,其演奏风格独特,充满激情与力量,征服了无数听众。他与当时众多文学艺术界名流交往密切,这对他的音乐理念和创作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李斯特在音乐创作上同样成就斐然。他首创了交响诗这一音乐体裁,将诗歌、绘画等艺术形式与音乐相融合,以单乐章的形式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如《前奏曲》《塔索》等作品,通过音乐描绘出宏大的场景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在钢琴音乐创作方面,他的作品技巧难度极高,像《钟》《超技练习曲》等,不仅极大地拓展了钢琴的表现力,也挑战了演奏者的极限。同时,他还将匈牙利民间音乐元素融入创作,使匈牙利音乐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为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论述题
中国音乐史
论述萧友梅及其音乐创作
萧友梅,这位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于 1884 年出生在广东香山。他自幼便对音乐展现出浓厚的兴趣,青年时期先后赴日本、德国学习音乐,在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系统地学习了西方音乐理论与作曲技术,为日后的音乐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国后,萧友梅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音乐教育与创作的开拓工作中。在音乐创作上,他的作品涵盖了多种体裁,数量颇丰且极具价值。在声乐作品方面,他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歌曲,如《问》,旋律优美且富有民族风格,歌词以 “你知道你是谁?你知道年华如水?” 等问句开篇,引发人们对人生的思考,通过细腻的音乐表达,将内心的情感层层推进,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他还创作了不少合唱作品,像《春江花月夜》,以中国古典诗词为蓝本,运用西方合唱技巧,将诗中的意境通过多声部合唱的形式生动地展现出来,实现了中西音乐元素的完美融合。
在器乐创作领域,萧友梅同样成绩斐然。他创作了一些钢琴作品,如《哀悼引》,是为悼念黄兴、蔡锷两位革命先烈而作,乐曲中既有西方浪漫主义音乐的抒情风格,又融入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寄托着深沉的哀思。他还编写了诸多音乐教材,为中国音乐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立下汗马功劳,这些教材对音乐基础理论、和声、曲式等知识进行了系统梳理,为培养专业音乐人才提供了重要依据。
萧友梅的音乐创作不仅丰富了中国近代音乐的宝库,更重要的是,他为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专业音乐院校 —— 上海国立音乐院(今上海音乐学院前身),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如冼星海、贺绿汀等,这些人才在后续的音乐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使得中国音乐事业得以薪火相传,不断发展壮大。他的创作理念和教育实践,对中国音乐从传统走向现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中国近代音乐发展历程中的一座不朽的丰碑。
西方音乐史
论述强力集团对于俄罗斯民族音乐的音乐贡献及成就
强力集团,又称 “五人强力集团”“巴拉基列夫小组”,是 19 世纪 60 年代在俄罗斯兴起的一个重要音乐团体,由巴拉基列夫、鲍罗丁、穆索尔斯基、居伊和里姆斯基 - 科萨科夫五位作曲家组成。他们以推动俄罗斯民族音乐发展为己任,在俄罗斯音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强力集团在音乐创作理念上,坚决反对当时俄国音乐界盲目崇拜西欧音乐、忽视本国民族音乐的倾向。他们深入挖掘俄罗斯民间音乐素材,将民间旋律、节奏、调式等元素融入到作品中,力求创造出具有鲜明俄罗斯民族风格的音乐。
在创作成就方面,他们的作品体裁丰富多样。鲍罗丁的歌剧《伊戈尔王》,以古代俄罗斯勇士伊戈尔的故事为蓝本,展现了俄罗斯民族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歌剧中运用了大量俄罗斯民间音乐素材,其著名的《波罗维茨舞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成为了世界音乐舞台上的经典曲目。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这部钢琴套曲以他参观画家哈特曼的遗作展览为灵感,通过十首风格各异的小曲,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幅充满俄罗斯生活气息的画面,如《侏儒》的诡异灵动,《基辅大门》的庄严宏伟,展现出独特的民族音乐色彩。里姆斯基 - 科萨科夫的《舍赫拉查德》,以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为题材,巧妙地运用丰富的配器和多变的旋律,营造出奇幻瑰丽的东方音乐氛围,同时也彰显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强力集团的音乐贡献不仅仅局限于作品本身。他们的创作理念和实践,激发了更多俄罗斯音乐家对民族音乐的关注和热爱,为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的作品在俄罗斯乃至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使俄罗斯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之林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对后世俄罗斯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成为俄罗斯民族音乐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最懂黑龙江大学考研的团队·这就是硬实力! | 超硬核2017—2025年直通车学员成绩单!
上一篇:细化高中生职业见习规定
下一篇:广东官宣:新学期开始逐步免保教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