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第一中学的初中物理课堂上,物理老师姚润英提出了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让水烧沸腾时一定要用水吗?一定要用天然气吗?”这一新颖独特的物理问题,瞬间激发了学生们对物理知识的浓厚兴趣,促使他们重新审视生活中常见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
“姚润英老师的课从不枯燥无聊,课堂氛围特别好,每一位同学都深深地被她吸引。”八年级六班学生王雅琦激动地说道。在物理教学中,姚润英独创了独具特色的“趣味教学法”。她用“丝丝”“度度”“动滑轮睡觉”等俏皮昵称帮助学生记忆物理单位;通过踩气球游戏讲解“压力”的作用效果;用肢体实验演示“串并联电路”。这些生动有趣的设计,让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触手可及。
“姚老师是一位懂引导,帮学生找到信心的老师。她上课从不直接给答案,而是一步一步引导我们去思考。她的课从不枯燥无聊,课堂氛围特别好,每一位同学都深深地被她吸引。在经过姚老师的指导后,我们从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探索者。”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第一中学八年级六班学生王雅琦如是说。
“每个学生的成长节奏不同,物理学习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姚润英表示。面对成绩不佳的学生,她凭借耐心和专业,为学生搭建起通往物理世界的“桥梁”,让“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初心,在课堂内外落地生根。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第一中学数学老师李晶评价道:“姚老师是一位平易近人、学识渊博的老师。她还特别有耐心,遇到学生请教问题,总是弯着腰,耐心细致地解答。我们班的学生都很喜欢她。在专业领域,她更是我们眼中的活字典,无论是对教材难点的解读,还是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她都能娓娓道来,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可以说,她用扎实的学识为我们打开了新的世界,也成为了我们每一位年轻老师努力的方向。”
姚润英在教学岗位上充分发挥着人民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她认真培养新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传授给他们,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
河南省郑州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支教教师王怡说:“非常幸运能够来到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一中,也非常幸运能够有姚老师作为我的带教老师。姚老师平常对待学生平易近人,她上课的语言也非常流畅,引人入胜。教学方法也非常独特,听了她的课我受益匪浅。今后,我也希望继续跟着姚老师,继续学习她的一些课堂语言、课堂教学方法,以及如何与学生相处,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老师。”
自2020年5月,姚润英担任县理化数学能手工作室主持人以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她通过“名师带徒”“送教下乡”“主题教研”等活动,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制定能力提升规划、上研讨课,撰写教学设计、总结,通过听课、评课、赛课、送教等形式促进青年教师的发展,打造了一支在县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骨干团队。
县理化数学能手工作室成员、县第一中学教师赵彩霞表示:“在姚润英理化数学能手工作室的引领下,通过定期组织集体备课、教学重难点研讨,帮助我们突破个人教学的瓶颈。而且通过各种形式,比如名师带徒、送教下乡、主题教研等活动提升了教师们的教学水平,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发展。”
姚润英扎根边疆教育一线34年,用对教育事业的赤诚热爱、对学生成长的责任担当,在三尺讲台上书写着动人的教育篇章。2006年,她在全国青年物理教师教学大赛中斩获哈密赛区一等奖;2011年她获自治区新课程教学大赛二等奖;2023年,其课件《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和“创新实验教学说课”均获县级一等奖。她撰写的《触手可及的奇思妙想 妙趣横生的物理课堂》等3篇论文在国家级教育期刊发表并获一等奖,主持的《农村初中校内课后服务有效途径策略研究》课题顺利结题。2022年,姚润英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2023年荣获哈密市“教学名师”称号,同年也获得了指导青年教师微课大赛指导一等奖、三等奖。
“我觉得,最大的欣慰和成就感,绝不是一张张荣誉证书,而是在千千万万学生心里,悄悄种下了一颗‘物理的小种子’。我就当个勤快的老园丁,看着有的种子开花结果,有的还在土里,但我知道,它们都在,指不定哪天就发芽了,帮我的学生们照亮路、跨过坎儿。这份看不见摸不着,但实实在在影响人的‘播种’,就是我34年最骄傲的活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第一中学物理教师姚润英感慨道。(巴勒根 李可)